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完全契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滥觞发展,对法学的契约理论的影响慢慢展现出来,古典的完全契约法理论与现代契约实践产生了背离。不完全契约的本质在于合意的不完全性,合意的不完全性必然会带来当事人对权利义务内容规定的不周延。现代契约法必须正视这种契约的不完全程度,从而在法律规则上构建可以容纳两者的制度,以保证不完全契约和完全契约一样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
宋代买卖契约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买卖契约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形式,早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已经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买卖对象的扩大,宋代御用物之外的一切财产,都成为买卖的标的物。尤其是主要生产资料的买卖,宋代法律不仅规定必须订立契约,而且买卖契约的订立程序,契纸制度,过税离业制度,契税制度,印押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化。宋代买卖契约制度的完善,反映了宋代商品交换关系的发达。  相似文献   

3.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这一特殊行为主体,在公司组建过程中,要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契约关系。这就产生了契约责任的确定问题。世界上两大法系国家公司对此均有规定。比较而言,我国公司法对此却缺乏明确而有力度的规定。本文通过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法律在此问题上的规定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契约自由原则是现代合同法乃至民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和司法审判活动首先应当保障契约自由,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对契约自由加以限制。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和效力性强制规定的合同,审判机关有权依职权直接认定合同无效。对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法律赋予当事人以撤销权来限制契约自由。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契约是诉讼契约的一种,是当事人双方在证据采纳和采信等方面达成的约束法官心证或者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合意.学界基于证据契约的效力而对自由心证产生的限制多持严格态度.笔者建议建立具有严格限制的证据契约制度.本文在对证据契约的内涵作出界定和正当性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正确适用证据契约制度所应贯彻的原则.文字粗浅,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夫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在婚前或者婚姻存续期间对夫妻忠诚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后果进行约定的协议。"夫妻忠诚协议"的签订基于司法领域的"契约自由"原则,是夫妻双方意思自治的表现,协议满足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且不违法律禁止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夫妻"忠诚协议"在性质上不属于不受法律调整的道德行为,它是对弱者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维护了公序良俗,是夫妻双方自愿订立的合同。  相似文献   

7.
契约正义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契约正义、契约自由、契约自由的限制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 ,论证了契约正义是契约自由的核心 ,人们崇尚契约自由是为了契约正义 ,人们限制契约自由 ,也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契约正义。结合我国立法关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的规定 ,本文得出结论 :我国新合同法将契约自由确定为法律原则并大力倡导 ,其根本原因也是为了确保契约正义在我国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对情事变更的论述主要是解决我国合同法是否应该规定以及如何规定的问题,作者认为只要准确定位制度的立法价值,如何规定就是一个立法技术的问题,与其设想将来的法条如何规定,不如在对制度重新澄清的基础上研究情事变更原则的价值。讨论情事变更原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要通过对情事变更原则的讨论来正确把握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的平衡。从“契约恪守”到情事变更原则是正义内涵的发展和转变的一种体现。在审视德国的交易基础障碍制度的前提下,梳理情事变更原则存在于我国合同法的可能性。而当明确了民法制度的价值理性后,如何规定就是民法制度的形式理性问题,法律技术上的处理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罗马市民法所存在的局限,罗马裁判官通过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给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形提供法律救济。自由裁量权的出现与诉讼程序改革以及公平诚信思想的引入密切相关,其行使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拟制诉讼和创立事实诉讼。通过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裁判官不仅创立了新的契约类型,同时为后世解决法律局限性问题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出土文献、大量契约文书、民间习惯和官方规定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契约中的担保制度产生早,法律的规定和民间习惯的约定俗成相结合,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并存,尤以人的担保独具特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契约担保体系,对保证契约制度的正常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重刑轻民"的传统,因此,在契约担保制度中,民间习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契约担保制度中的许多合理性因素对于完善我国现行担保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会计准则的契约不完备性,导致会计准则与公允表达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准则制定过程的非完全社会性.则会导致上述差异的激化,甚至产生法律诉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规定.但就我国而言,现有法律对会计准则法律地位的规定仍不够明确,为此,应当在相关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并规定其例外情形.从会计界自身角度来说,则应不断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以缩小会计准则与公允表达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行政和解不同于行政调解,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和解协议本身是一种行政行为,而和解协议本身应当是一种行政契约或行政合同。因之,行政和解并没有违反“公权力不可处分”和依法行政的原则,也不违反现有的法律规定。在行政诉讼中,构建行政和解制度并没有理论和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3.
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一个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14.
格式条款自问世以来就被定罪为“契约杀手” ,认为其违反了合同自由原则 ,应加以严格的法律控制。本文通过对格式条款的法理分析 ,认为格式条款正是在契约自由的旗帜下发展起来的 ,其仍以合意为基础。并基于此 ,通过理论分析及针对《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提出我国应采取的法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罗马契约法实行严格的法定主义原则,要求契约必须符合数目有限的几种法定形式,对于不具有合法形式的契约不承认其法律效力。为了克服法律本身的僵化性,罗马人创造性将合法的形式运用于它所没有包含的交易领域,使众多不具有合法形式的交易得到了法律保障。这种法律拟制的方式,有利于克服法律的局限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中基本的经济关系和交往方式为契约、信用交往,其以平等、自由、信任为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主体交往中,政府部门作为经济主体以及国有垄断企业、自然垄断企业以及寡头垄断企业在契约交往中,不遵守契约中的平等原则以及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地位是重要原因。重视和加强社会契约和信用建设,应对契约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予以改善,政府和垄断企业应做好平等履行契约和守信的模范,加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契约信用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17.
事实契约说认为,基于社会接触之场合、团体关系之场合、社会给付义务之场合,契约关系得因事实行为而成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虽然规定承包人在施工合同无效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时,得参照施工合同约定向发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但该条文在法律教义学上的请求权基础却并非事实契约法律关系,而应是不当得利。"参照合同约定"更确切地说,仅仅是当下一种较为合理的不当得利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促销赠物的法律性质问题,主要有契约说和单独行为说两种观点,契约说将促销赠物定位为附条件的赠与合同,有利于交易安全和维护商家与顾客双方的合法权益,契约说又存在两种分歧,一是认为促销赠物合同为诺成合同,一是认为是实践合同,综观《合同法》第十一章之规定,促销赠物合同为诺成合同更符合立法原意,为此,作为赠与人的商家,在发出购物赠物要约后,一旦顾客购买了符合商家要求的商品,合同即成立,商家必须承担按合同约定给付赠物的义务以及对赠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而受赠人无任何合同义务,同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商家享有撤销权。  相似文献   

19.
论预约合同     
预约是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之契约,是当事人对未来交易的大致规划。理论上我国承认这个概念,但是对预约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缺乏明确、详尽的规定。立法的不完善导致了人们对于预约合同的界定、理论基础、制度价值以及违反预约合同的责任性质等诸多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得预约合同纠纷的处理成为司法工作的难点。基于此,分析预约合同涉及的有关问题,以期推进预约合同制度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完全契约与产权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配置的重要性来自契约的不完备性。当契约不完全时 ,谁有权对契约中未规定的情况做出决策 ,即“剩余控制权”或产权的配置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企业一体化过程中产权的重新配置与合并后企业的投资激励和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