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交易是森林碳汇服务市场的重要部分。然而,已有研究表明,由于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的特殊性,其交易成本可能非常巨大而使交易难以进行。该文在对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的构成、特征和大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市场规模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降低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营林企业森林碳汇生产经营的特征,尝试设计包含碳汇量子预算、碳汇支出子预算和碳汇收益子预算等三大子预算的森林碳汇预算体系,并通过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营林企业的碳汇造林项目来说,森林碳汇预算体系应以预测碳汇量、含CCER申请活动和造林活动在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上进行碳汇减排量交易等活动为基础,设计碳汇量子预算、碳汇支出子预算和碳汇收益子预算等三个子预算,并以此控制森林碳汇成本,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此外,森林碳汇预算应嵌入到传统全面预算体系中,并与现金预算、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共同构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碳汇预算对企业森林碳汇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的低碳转型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森林碳汇市场作为解决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补偿的有效机制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初步建立。揭示了森林碳汇产权的界定是森林碳汇市场交易的前提和市场有效运作的制度基础,进而以发展中国家和附件Ⅰ国家为森林碳汇的供求分析框架,以资源配置有效性为视角,构建了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构建与完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效益的有效供给取决于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实现.森林碳汇贸易通过市场交易,充分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商品化,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基于森林碳汇贸易的公益性、公开性、风险性以及交易客体的“可转让性”,必须通过完善标准合同、建立碳交易所、设立碳汇林保险以及建立合理的林权制度来保障森林碳汇贸易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双碳”背景下,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为探究森林碳汇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搜索,并分别选取与森林碳汇主题相关的文献12 216篇、456篇进行分析。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森林碳汇研究产出成果最多的国家、机构、作者及期刊进行数量化统计分析,采用可视化方法确定了森林碳汇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热点和研究前沿。结果表明,美国目前是对森林碳汇研究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近年来的研究势头较好,且国际影响力也有所提升;目前全球对森林碳汇的研究多集中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相关领域,经济学科方面研究较少;中国森林碳汇领域的研究趋势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衰退、爆发4个阶段。未来,中国学界可进一步推动森林碳汇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挖掘森林碳汇的潜力与空间效应,建立健全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6.
发展森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市场化是森林碳汇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建设是森林碳汇得以发展的保障,生态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制度的建设对云南民族文化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森林碳汇制度的建设必须与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视角下森林碳汇法律保障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在国际法的框架之下,国内法如何对森林碳汇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即国内法在应对森林碳汇方面如何做出具体的法律制度选择,是我国森林法制建设中的迫切问题。森林碳汇的法律制度选择应当体现森林生态学的规律,从森林培育的角度,法律制度的选择包括植树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退耕还林制度;从森林保护的角度,法律制度的选择包括森林防火制度、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人为毁林的预防和惩处制度;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角度,法律制度的选择包括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森林碳汇交易制度、森林采伐制度、森林保险制度和森林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获得签发及正在实施的森林碳汇项目主要有三种类型:CDM碳汇造林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以及其它碳汇造林项目。当前影响中国碳林碳汇发展的主要因素:国际法的国内适用问题,国内林权制度改革的冲突。中国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完善的主要内容:行政许可及行政监督权力的立法完善,立法促进国内碳汇的发展与国际碳市场的衔接与交易流通。  相似文献   

9.
增加森林碳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浙江、江西和福建3省11个县为例,根据对31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户对森林碳汇认知及碳汇林经营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均接受营林培训次数、林地质量、农户经营态度和地区差异等变量对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碳汇可以用于交易的前提下,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为政府推行农户碳汇林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森林碳汇交易模式的构建——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碳交易体系日渐壮大的带动之下,中国政府也加快了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步伐。作为碳交易项目的一种,碳汇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改善林业融资环境,更能够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分析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并指出碳汇交易市场的构建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准入标准化原则与交易信息透明原则,并不断完善市场要素。同时,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及融资机制的共同调节下,建立多项市场保障制度,使碳汇交易市场从制度、经济、生态及文化四方面充分得到保障,从而使整个碳汇市场高效、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特点及运行效果。以森林碳汇作为唯一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供应源,提高了森林维护收益的可预见性,增强了造林效果。以此为鉴,提出我国应培育以森林碳汇作为唯一供应源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以工业反哺林业的生态反哺机制,建设全社会普遍参与、高度统一、协调一致并相互融通的碳排放交易系统。  相似文献   

12.
森林旅游客源市场和游客消费行为特征,是确定森林旅游目标市场定位,优化森林旅游发展要素配置和旅游产品规划布局,制定森林旅游发展战略和对策的重要依据。以郴州市森林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携程网、马蜂窝旅游网、新浪博客、百度旅游等国内主流游记抓取相关游记和点评,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对郴州森林旅游市场特点、客源市场、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及对郴州森林旅游形象感知评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郴州森林旅游市场具有游客对森林景区关注度高、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和自驾游游客多、暑期旺季特征明显等突出特点,且存在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产品供给不足、景区口碑有待提升、服务及设施有待优化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坚持保护优先,优化森林旅游产品供给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度假与森林康养发展,加强市场营销和特色品牌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分析碳汇政策能够为政策的制订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构建CGE模型的前提需要构建基于林业部门的社会核算矩阵(SAM)。SAM中的林业产出和投入各账户、林产品供给和需求各账户,以及隐含的相对价格可以用来模拟碳汇政策对林业的影响。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并结合其他统计数据,编制了基于林业部门的2007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该表的特点是对涉及林业的账户进行了核算,对统计年鉴中没有的数据进行了合理的估算。编制的SAM为CGE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商品林市场融资困难,渠道匮乏。该文结合项目融资特点和商品林基本特征,提出项目融资是解决商品林融资问题的有效渠道。由于商品林生产经营的特殊性,运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商品林项目筹融资时,不仅需要承担项目融资方式的一般风险,而且需要面对该类项目的特有风险。文章讨论了商品林通过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市场融资的可能性,进而对该类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