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代诗歌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生活的形象记录,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爱国它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揭露了帝国主义者野蛮的侵略行径;二、刻画了清统治者的腐败和媚外卖国嘴脸;三、歌颂了人民群众、爱国将士的英勇而悲壮的反侵略斗争;四、抒发了忧愤、救亡图存的急切心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独立富强的热烈向往。爱国主义是建设强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精神支柱。近代诗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学习近代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学习近代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一定会收到更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末台湾同胞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侵略我国沿海各省,特别是把侵略我国的台湾作为重要目标。为了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它们用商品和大炮,从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打开古老和富饶的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立即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毛主席曾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多次侵略和挑衅,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的历史篇章。而1884—1885年台湾各族人民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尤其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试谈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朝鲜爱国者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在反对国内的封建统治和外来武装侵略的斗争中,尤其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祖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与中国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列宁说过:“一切民族压迫势必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列宁全集》23卷55页)。一九一○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之后,朝鲜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之士,前仆后继,不仅掀起了抗日武装斗争,同时还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使清朝反动统治阶级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充当帝国主义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工具,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蜕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促使中国人民更快觉醒起来。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有一位女革命战士英勇地为这场斗争献出了宝贵生命。并且,她的事迹还教育了后来许多人,使他们更迅速,更顽强地投入反对清王朝的斗争。她,就是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妇女反封建的英勇战士、诗人——秋瑾。  相似文献   

5.
在1840-60年的二十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清政府在这两次战争中由被迫应战到妥协投降,最后更与侵略者进行无耻的结合;和这相反,中国人民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英勇的斗争.二十年间,全国各地凡是侵略者足迹所到的地方,无不发生人民的反抗斗争,其中尤以广东沿海地区为突出.广东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面,在鸦片战争前它是中外政治关系和贸易来往的交接地,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则是全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最前线,因而,广东人民遭受到外来的侵略最为直接.资本主义侵略者那些穷兇极恶的暴行,可耻的鸦片贸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大型浮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门销烟”的壮丽场面。看到这幅浮雕,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鸦片战争,会怀念中国近代的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林则徐卓越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在民族危机加深、外敌入侵的重要关头,坚决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为捍卫国家主权、民族独立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可以说,林则徐以他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斗争实践,谱写了一支中  相似文献   

7.
论合作抗战的几个问题王文泉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经整整50年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结束。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国人民这次的反侵略斗争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并...  相似文献   

8.
1990年5月28至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联、省社科院、省史学会联合召开的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会议围绕着鸦片战争与爱国主义、鸦片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鸦片战争的历史启示四个主题展开了讨论。一、关于鸦片战争与爱国主义与会代表指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光荣历史。爱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爱国官兵抵抗外来侵略的英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早期论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反侵略刘德军一周思来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欺侮的惨痛历史,这首先表现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骤与方式上。大量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择肥而噬”,这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鸦片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爆发,正式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他们的思想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写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一八三八年。当时中国正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大炮为后盾,到中国掠夺原料,推销商品,尤其凶狠的是私贩毒品鸦片,妄图进一步吞噬中国。鸦片的大量流入,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祸。由于白银外流,造成银价上涨,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由于官兵吸食和贿赂成风,也使清王朝更加腐败。中国面临这场灾祸,引起了各个阶级的注意。劳动人民坚决要求禁烟。统治阶级内部分成两派: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守旧人物(包括中央和地方上的守旧官僚)。主张守旧,反对禁烟,以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首的开明人士,主张革新,严禁鸦片。这种禁烟和反禁烟的斗争,实际是儒法两家的一场革新与守旧,爱国与卖国的两条路线的大搏斗。道光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命脉,勉强同意了严禁派的主张,召林则徐到京讨论禁烟事宜。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令其赴广东查禁鸦片。龚自珍送给林则徐的这封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龚自珍在这封信中,向林则徐提出了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三种决定义是平稳银价,严禁鸦片,重兵防御。三种旁义是限制外货,限制外国人入境,整修军器。三种答难义是回击刁难者的无耻谰言。一种归墟义是期望林则徐这次南行,能使“中国十八行省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龚自珍提出的这些禁烟、御敌主张,是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他看到资本主义各国的猖狂侵略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祸,坚定地站在严禁派一边,积极主张禁烟、御敌,这是很可贵的。另外,在反侵略中,他主张对内重典刑,对外重武力。对食者、贩者、造者处以极刑;对破坏禁烟运动,力主对外投降的“儒生”,主张“杀一儆百”。这是多么激进的思想啊!正如林则徐在复信所说:这是“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在当时清王朝血腥统治下。龚自珍敢于冒死向林则徐献策,跟国内外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真不愧为一个伟大的爱国王义者。龚自珍这些禁烟、御敌的主张,与严禁派首领林则徐当时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得到林则徐的赞赏。林则徐在复信中说:“归墟一义,足坚我信”。这说明,龚自珍的这封信,使严禁派坚定信心,激发斗志,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龚自珍的这个反侵略思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不仅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禁烟和反侵略中的作用,反而把消除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人心定”即指此),作为这次禁烟运动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另外,在限制对外贸易上,又流露出农本主义思想。这是我们读《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80年的历史,说到底,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在这种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抗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派别,或是为了维持统治,或是为了争取生存,或是为了赢得政权,提出了一套套社会改革方案,描绘了一幅幅理  相似文献   

13.
150年前,林则徐揭开了中国近代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帷幕。为了进一步阐明林则徐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杰出贡献,寻求出他指导自己斗争实践的思想动因是必要的。本文拟就林则徐的反侵略思想进行一些探讨。一商品输出和武力干涉是西方资本主义侵华的两种主要手段。鸦片战争前,在西方的一般商品难以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下,殖民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是一幅英勇悲壮的历史画卷,是一曲响彻云霄的英雄赞歌! 历史的实践业已证明:“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爱国英杰,在保卫祖国的独立与安全的神圣战斗中,同仇敌忾,齐心反帝,功勋卓著、业绩辉煌!  相似文献   

15.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八十年,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黑暗年代,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社会剧烈动荡、斗争曲折复杂的年代。应着时代的召唤,作为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踏上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坎坷道路,爱国救亡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大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近代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爱国观表现出不同的内容,经历了从封建士大夫的爱国观到马列主义爱国观的演进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探索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凭借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基督教纷纷涌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传教活动.他们利用传教名义从事侵略活动,引起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掀起了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爆发在我国沿海地区,但在实际战争中,远离沿海的内地官兵大量地参与了这次战争。本文认为从投入总兵力的比例看陕甘官兵在这次战争中做出了较大贡献,他们的行为是爱国主义行为,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人民生活艰辛.无数仁人志士在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道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报刊在宣传政治思想上的重要性,他们因此自觉的将办报办刊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报刊宣传西方近代政治思潮,启蒙中国民众的政治思想,并寻找适合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理想"模式.在历次政治斗争中,政治家都通过报刊鼓动民众参与政治斗争,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通过报刊及时总结政治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是1840年英国政府为推行非法的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起点。不甘受辱的中国人民,自觉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研究近代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也是非常需要的。那时,面对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侵略战争,是爱国抗战,还是卖国投降,两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清朝政府中以湖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1)为首的抵抗派,坚持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