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我国当代小说正向着多品种的方向发展着。小说的多品种必然要求小说的多形态,多角度、多手法。大约从八十年代起。在我国小说坛上出现的多形态、多角度的创作潮流中,也潜涌着一股古老而又常新的写动物小说的涓涓细流。就笔者接触到的:一九八○年年底,女作家宗璞写了以狗为主人公的《鲁鲁》;一九八二年,戴晴写了以猫为主人公的《雪球》;一九八三年,她又分别以狗、小白鼠、蜘蛛为主人公写了《最后一个椭圆及其它》一组四篇小说,孙少山写了以牛为主人公  相似文献   

2.
私小说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在中国当代文坛,陈染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私小说强调自我暴露和自我书写的特点。作为女性作家,其小说《无处告别》《破开》《私人生活》等多部作品都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深度书写,并涉及到同性情感这一边缘性的敏感私密的话题。陈染在作品中试图打破性别界限,从爱情本身出发,并力图消解加之于爱情上的外在因素,以一种超性别意识赋予了同性情感以合理性。陈染以同性恋小说拓宽了私小说的题材,也奠定了陈染在私小说创作领域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成长小说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无论是新手还是知名作家,对此都有所涉猎。本文以余华的两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长主题并与西方成长小说的主题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余华对成长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清代小说家佟世思以其亲见亲闻之故事,撰成笔记小说集《耳书》。小说内容以志怪、志人为主,篇幅短小,多果报情节,劝惩意识显明。这与佟世思的小说观有直接关系。佟世思既承认小说的虚构性,又主张小说"非同臆说",同时更强调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佟世思的小说及其小说理论不但为辽宁小说史的书写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中国古代小说及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伍尔夫是20世纪初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意识流小说试验中塑造了多位女性艺术家形象,这些女性艺术家形象普遍反映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面临着父权文化的压制和艺术接受障碍的问题,伍尔夫在其小说文论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试图为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寻找出路。她笔下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在其小说人物形象中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以丰富的层次呈现真实情感的女性世界,是连接其小说实践与小说理论的纽带之一,从其入手必然可以为伍尔夫小说与文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欧洲文学发展历史中,巴尔扎克是一位划时代的卓越作家。他对小说结构艺术的贡献,同样也是划时代的。他的长篇小说为欧洲小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结构模式,突破了以往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足迹游动为简单线索的结构,形成多故事、多情节、相互联系、互相交织的复杂结构,从而使长篇小说能够表现更为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后以文革为写作题材的小说层出不穷,这些小说多展现了文革时期的苦难。可是这种苦难叙述多让人感觉难以名状的悲哀,却很少给人信心的鼓舞。由于历史和文化的种种原因,这类作品很难具有形而上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文学史上,以游记为题材的小说并不算少,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讽刺对象的社会讽刺小说也多得很。但是,以游记形式出现的社会讽刺小说却屈指可数,特别是二三百年前这类小说更是微乎其微。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这两部以游记形式出现,针砭当时社会时弊的长篇小说,在英、中两国文学史上都有着它们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跃文的小说是一个丰富的存在,过去学界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批评,多关注其冷峻的现实批判一面,而忽略了叙事的温暖。这种温暖以人性探索为指归,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王跃文的不同小说中,或表现对传统知识分子人格与人文精神的坚守,或表现人情与人性的美好,温暖是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伊始,"十七年"时期确立的小说理论规范受到冲击,王蒙、高行健等人的小说理论,从小说观念、小说构成要素等方面体现出新的内容;而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不断变化,西方小说理论的译介,直接推动了新时期小说理论的裂变,小说人物理论、情节理论、主题理论、语言理论多个领域,都有新的创建。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叙事学的影响,形成了以小说形式为本体的小说理论,出现了小说叙事本体论、小说语言本体论、小说符号本体论等理论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最新理论动向——关于形式的意义的思考被介绍到国内,西方学者对叙事学的"纯形式"的反思和中国学者对于叙事形式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影响到了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小说修辞学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此外,新时期以来,在小说体式理论方面,形成了丰富的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体式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典范,自问世以来广受文人喜爱,并由此繁衍出一系列“世说体”小说作品.这类小说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世说体”小说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体例结构分门别类;小说人物基本真实,内容以轶闻琐事、妙言短语为主;小说叙事语言精练形象,言约旨丰.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对后世许多种文体的影响都很大。这些文体包括:谴责小说,侠义小说,传奇小说,史类小说,赋体小说,寓言小说等。从《战国策》的内容和写作手法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战国策》的一些篇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小说因素,对于后世小说的丰富和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们对畅销小说与长销小说之间的差异问题一直没能做很好的廓清 ,因而始终存在着对于畅销小说的不公正理解。事实上 ,现今诸多已成经典的长销小说 ,在历史上也是畅销小说。而且 ,畅销小说在今天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也让我们看到了其成为长销小说的实力及可能。现在的难题不是如何才能创作出长销小说 ,而是如何才能创作出畅销小说  相似文献   

14.
唐前古小说中,存在着一个以长生求仙为主题的小说系统,构成此系统的小说前后历经方士小说和道士小说两个发展阶段。作为此小说系统中最常见的人物之一,汉武帝的形象在两汉到六朝的小说本文中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演变。此文学形象的演变既形象诠释了方仙道向神仙道教演进的规律,亦集中反映出方士小说与道士小说之间的嬗递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苏曼殊对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情僧”苏曼殊是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的创始者和推动者之一 ,他翻译和再创作的小说《惨世界》在中国侠义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的爱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成熟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他的身世、他的侠义小说、他的爱情小说、他与其他作家的交往 ,论述他与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之间的渊源及对中国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具有多重功能 ,而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又具有对小说功能进行评价的责任。因此 ,中国小说评点派诸家对古代小说的功能问题多有议论 ,且不乏真知灼见。这里 ,仅就小说的史鉴功能和劝戒功能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起源于对一个时代的控诉与批判,它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中逐渐积聚廷展,并在寻根小说中得以突显和强化,直至升腾于"后现代性"的先锋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新写实小说的高峰顶尖.它的生成与发展与我国当代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密切相连,其否定意识形态也始终在不断地变化,但"建构性"的否定意识小说却基于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和社会文化启蒙,倡导思想解放,改造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而明显区别于后现代主义特色.它在突破和超越17年小说的基础上,既上接"五四"文学革命传统,又广引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技法,从而开创了我国小说创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美国小说叙事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晦涩、难懂为显著特点, 原因在于后现代文学为了表明其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态度,作品在主题、语言和叙事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文学,甚至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学.本文就后现代美国文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助于对后现代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2 0世纪的 2 0年代至 40年代 ,长篇武侠小说兴盛一时 ,形成了我国 2 0世纪武侠小说的第一次浪潮。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有的以史实为基础 ,揉进野史轶闻再经艺术加工 ;有的书中人物纯属虚构 ,但历史背景还是较为真实的 ;有的写法荒诞 ,但想象极为丰富。 2 0世纪的 5 0年代至 70年代 ,长篇武侠小说在港台海外掀起了第二次浪潮。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一是继承发展了章回体的某些优点 ,借鉴了欧美文笔 ;二是小说中的人物都追求一种独立的人格 ;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学世界中有了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当属于广义的世情小说范畴 ,其发展流变大体经历了孕育形成期、成熟与高峰期、转变与丰收期三个阶段。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对现代讽刺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研讨其发展流变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