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 ,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及与此相关的概念时常在经济学文献中被提及 ,但在许多文章中或者语焉不详 ,或者存在一定的误解。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外部性的涵义 ,并对与网络外部性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形成机理做详细的论述 ,为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网络外部性在电信价格管制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业务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本文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对价格的影响,讨论将网络外部性内部化的最优和次优方法.结合拉姆塞(Ramsey)定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电信价格管制应该考虑网络外部性.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下的网络外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经济产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外部性”。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根据网络外部性起源与表现,对衡量外部性的非线性形式可用于网络外部性的度量,表达形式在正网络外部性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界对网络的广泛研究,我们越来越了解网络外部性。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因此有必要再次深入研究网络外部性对厂商行为的影响,以获取网络时代的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交易中介,体现出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那么,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否存在双边市场的显著特征“网络外部性”呢?本文选取了国内代表性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负的自网络外部性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同时显著存在,验证了P2P平台的“双边市场”属性.据此,文章指出,P2P网络借贷平台应以双边市场理论为指导,注重平台的价格总水平和优化价格结构,充分发挥交叉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作用,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同时完善征信机制,提升平台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有效规避自网络外部性的负反馈作用,促进平台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外部性作为影响平台运营的关键要素受到理论与实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平台网络外部性的分类,可以揭示网络外部性的产生机理及其作用过程,从而对其诱导机制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平台的直接网络外部性与交叉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是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同时存在于平台中的,且并非正网络外部性就一定能为平台带来收益,平台收益还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平台运营企业若能采取有效的诱导机制,就.-j-~g产生很强的网络外部性,进而在产业中占据主导优势,最终实现效用或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经济存在两种规模经济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外部性),此基础上划分了互联网经济中的两种网络(Network)平台性网络和信息专用性网络,它们都具有网络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为获取网络时代的市场规律,从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规模效应、用户镇定、网络间的竞争及网络产品的兼容和标准化5个方面深入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厂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网络外部性理论进行分析,对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以及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简述,在Katz、Shapiro等学者对网络外部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引入效用函数,并着重以移动通信技术的选择为例,以效用函数为核心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从消费者、运营商、政府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最终近似得出移动通信技术选择的可行性区域,旨在为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维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网络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产品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深远的变革 ,价值在这场变革中发生了转移 ,从节点转向连接 ,从形式转向内容。如何把握这场变革 ,已成为各方研究的热点。网络外部性正是伴随着这场变革产生的 ,而且也必将随着变革的深入而逐渐影响我们在各个领域的处事态度、方法。本文将通过对网络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来诠释这场变革 ;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网络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来提供应对变革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边市场理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网络团购平台特点,可以推导出适合网络团购平台的定价模型,讨论交叉网络外部性、差异化程度、卖方信誉及平台搜索匹配度对网络团购平台定价的影响。结论表明,平台需要对网络外部性较强、信誉较高且差异化程度较小的一方收取较低的交易费甚至免费,相反则抽取较高佣金,同时提高平台的搜索匹配概率将对企业利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团购平台需通过不断提高差异化程度和卖方信誉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用户并达成更多交易量,从而使团购企业真正获得盈利。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武陵山片区交通网络节点上发育出6个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张家界旅游集聚区、怀化旅游集聚区、凤凰-吉首-永顺旅游集聚区、恩施旅游集聚区、黔江-武隆旅游集聚区、铜仁旅游集聚区。从机理和路径解释:首先,区域交通发展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作为源区域因子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产生影响,导致了初始的旅游产业集聚;然后,时空距离和感知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到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中的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以及空间成本,深层次改善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未来,要依托交通集散枢纽,建设立体化、层次化的交通网络,以及统一的无障碍交通导向政策,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武陵山片区交通网络节点上发育出6个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张家界旅游集聚区、怀化旅游集聚区、凤凰-吉首-永顺旅游集聚区、恩施旅游集聚区、黔江-武隆旅游集聚区、铜仁旅游集聚区。从机理和路径解释:首先,区域交通发展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作为源区域因子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产生影响,导致了初始的旅游产业集聚;然后,时空距离和感知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到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中的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以及空间成本,深层次改善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未来,要依托交通集散枢纽,建设立体化、层次化的交通网络,以及统一的无障碍交通导向政策,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网络产业中双边市场的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进展,它提供了一个考察企业行为的新视角。在回顾网络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双边市场理论的起源、特征及分类,综述了双边市场企业的价格策略和最新进展的代表性文献。最后对双边市场中反垄断问题的文献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部性与垄断厂商多产品多期销售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多产品,垄断厂商如何制定合理的多期销售定价策略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是定价策略研究中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垄断厂商两期销售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多产品的定价策略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外部性越强的产品,厂商越需要降低首期销售产品的价格,提高第二期产品的价格。两类产品分期销售整体利润最大化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均低于垄断厂商单独追求每一类产品销售利润最大化情形下的价格。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地理及行业自身、创新、社会等网络视角对物流集群研究进行梳理,综述不同网络形态下物流集群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局限性。经济地理及行业自身网络局限于传统经济地理区位选择,物流集群策略较为孤立;创新网络能够从创新驱动维度与要素的角度标定物流集群创新网络结构模型,但缺乏量化设计;社会网络关注于宏观产业集群结构模式,忽视社会关系网络可变状态下的物流集群。最后从网络协同、量化设计等角度提出了多网络视角下的物流集群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吕娟  张燕 《旅游论坛》2020,13(1):57-68
文章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7-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1)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联系度明显提高,但是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量相差悬殊;(2)旅游经济网络由疏到密,网络空间结构由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不均衡分布格局走向相对均衡的分布格局;(3)网络密度显著上升,核心节点的中间中心度下降,表明旅游经济联系更加通畅,整体朝着均衡方向发展;(4)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以广州和南宁为核心向周围辐射;(5)地理空间距离、旅游流、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区域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旅游经济网络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虚拟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不仅破坏了传统商业模式的交易平衡,也形成了一些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商业模式。基于网络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双边市场平台、服务集成平台和网络社区平台的市场特征、商业模式创新及竞争策略。用户之间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双边市场平台以倾斜式定价策略提高交易量;服务集成平台则需要将相关的信息服务以一种创新的方式组合,以满足客户特定的经营需求;而网络社区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和商业信息传播平台,其价值创造来自于社区成员及其参与所带来的交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