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信仰培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使道德信仰培育顺利进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培育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理念启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基本方法基础;坚持实践性,是道德信仰实践性表质的要求;尊重主体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决定因素;抓住联系发展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彭焕彬  文剑辉 《理论界》2007,1(5):146-147
知、情、意、行是德育的基本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传统德育过程认为道德认知教育是基础,道德情感培育是目的和手段,道德意志的锻炼是关键,道德行为的形成是培养目标。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在道德人格认知方面必须强调道德理想和道德责任;在道德人格情感方面必须强调人格信仰对提升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在道德人格行为形成方面必须注重把道德要求制度化及努力建立奉献与回报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月 《南方论刊》2014,(12):49-50
法律信仰是主体对社会法的一种神圣的体验和情感,它指引着主体的法律行为模式。法学高等教育培育的是整个法律的守卫者和传承者,一般将之统称为法律职业人。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不但对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的践行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其他非专业法律人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评判。因此,在法学教育中要正确认识法律信仰的价值,强化法律信仰的培育目标,并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以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4.
法律教育中的德育既是法律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又是培育法律人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法律教育中的德育不仅支撑了整个法律教育体系,而且是凝聚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其最高目标是培育法律人的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律人树立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法律不被信仰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我国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主要缘于以道德手段为主的社会调控模式,削弱了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赖感,"刑"与"法"概念的混淆降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亲切感等。从根本上认清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对于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道德养成教育是指教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养成。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应以生命为根基,教师道德养成教育的四方面内容都凸显着生命性。如今,在生命视域下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出现了异化:生命道德认知意识淡薄;生命道德情感的冷落;生命道德信仰的偏失;生命道德意志的丧失。为此,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应从生命视角培养教师"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生命道德素养,完善教师生命!  相似文献   

7.
教师道德养成教育是指教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养成.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应以生命为根基,教师道德养成教育的四方面内容都凸显着生命性.如今,在生命视域下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出现了异化:生命道德认知意识淡薄;生命道德情感的冷落;生命道德信仰的偏失;生命道德意志的丧失.为此,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应从生命视角培养教师“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生命道德素养,完善教师生命!  相似文献   

8.
道德能力是个体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情境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在道德能力的生成过程中,自我意识是前提,社会关系是载体,社会实践是保障.培育个体道德能力必须促进道德认知发展,培养道德信仰,提高情境感知能力和丰富道德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道德在现实和理论上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其作出明确的划分是相当困难的。法理学家们为此作出种种努力,但都不尽如人意。从理论上区分法律与道德的关键在于将道德二分为信仰性道德和规范性道德,并把道德限定在私人信仰的领域,把规范性道德逐步纳入法律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育舆论面临的文化选择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舆论关注的范围更加宽泛,容易导致年轻一代文化信仰的迷失;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年轻一代人性的多元化发展;教育舆论以其独特的信息环境,造成了年轻一代道德界限的淡化;同时教育舆论受各种媒介的冲击,提高媒介素养已势在必行.教育舆论应以全方位巩固年轻一代的文化信仰系统为目标,为年轻一代的人性的完整发展寻找方向,引导年轻一代实现道德自觉,培育年轻一代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1.
法律和道德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源于道德又规范道德,道德合于法律又高于法律;法律是道德发生作用的保障,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目前的中国应以“道德的法律化”为主,“法律的道德化”为辅。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的道德培育和法律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意识的道德培育应使集体主义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为此须重释集体主义内涵,把集体主义分为“贴近现实生活”的一般层次和“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导向层次,用普遍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公民进行激发和引导。公民意识的法律塑造以转变公民传统观念为目的,以塑造公民的法律信仰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宪法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弘弘 《社会科学》2001,2(3):41-45
宪法信仰是法律信仰中至高境界的一种 ,只有对产生法律的母法抱有神圣的宗教般的情怀 ,才会信仰宪法 ,并将之奉为行为的准则。宪法信仰包括信仰宪法的情感 ,信仰宪法的态度以及信仰宪法的行为。其中情感因素放在首位 ,因为信仰情感是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精神体验 ,是基于感觉、知觉或基于生命的本能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信仰态度是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信服尊重和奉行程度的主观表现。它是信仰中的关键因素和中间环节 ,人们的信仰态度则主要源于信仰情感 ,而直接影响其信仰行为。信仰行为是信仰主体在信仰观念指导下的活动 ,是信仰情感和…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的中国式难题——兼与沈永胜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语境下,基督教文化的信仰体系为法律的正当性提供依据,宗教的去魅化又促进了理性法的生成,这使法律信仰从对超验价值的神圣感演化为对实证规则的理性确信。作为意义体系的法律,法律信仰具有神圣的超验维度,作为规则系统的法律,法律信仰是对法律确定性的理性确信。从法律文化的研究进路反观法律信仰的中国语境,让我们发现了法律信仰的中国式难题,信仰体系的缺失无法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建立人们对法律的超验情感,中国法律文化中对权力型权威的崇信可能造成法律信仰中的权威异化,权变伦理无法确立人们对法律的理性确信,弘扬法律信用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15.
公民法信仰的形成受制因素很多,但公民公德建设对于法信仰的形成具有根本意义.法律与道德具有内在的价值统一性,法律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目的,必须获得道德支持.我国虽然有德教至上的历史,但缺少公德形成的传统,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成熟的公共生活领域.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倡导人格平等公民意识,通过道德自律和制度约束提高公民公德意识,从而促进法信仰的最终形成,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先秦法家的道德思想将重建社会理想秩序的希望寄托在国君身上;深知“信”的作用,把“信”作为治国的基础;已经感受到人民的力量;为了高尚的目的,有时可以不择手段等特点。从现在来看,我们不宜过度美化他们的成就;中国政治家对中国法律的忠诚不仅应是其最重要的政治品德,也是其基本的道德操守;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道德、风俗的培育;必须以正确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为最高政治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精神意蕴就是社会成员内在性的法律信仰。我国要实现法治化 ,首先必须树立个人乃至全社会普遍的法治信仰。而现代法律教育是培育整个社会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崔露什 《河北学刊》2014,(2):243-245
仪式是信仰的表达形式,先天具有以"互渗律"为基础的人类想象和情感体验。人们通过感性体验将传统、习俗、宗教、道德、信仰等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获得对信仰的感性理解及坚定的内在根基。然而,以"分裂"、"祛魅"为特征的现代性问题的出现,却使得仪式从传统、宗教、道德、信仰等内涵中脱离出来,逐渐蜕化为仅具有审美功能的空泛形式,从而造成人们对"信仰"及"美"的狭义化解读。  相似文献   

19.
秦文 《理论界》2010,(12):62-65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往往与宗教、道德、习惯等相互交织,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丰富的民族特色与特定的文化内涵。礼的尊崇与达摩信仰融汇了中国和印度对于法律的态度、信念、心理与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印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表现出与西方迥异的风格与特质。基于经济文化、政治结构、风俗习惯等因素,中印传统法律文化呈现出诸多共通而又相异之处。对两国传统法律文化之异同进行比较,既为回顾法律文化传统、展望法治发展前景,又希冀以印度为镜,透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继受与革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有的学校出现了青年学生校园霸凌、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用法律、道德、信仰约束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