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靳军 《经营管理者》2009,(15):355-356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快农村道路客运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农村客运确保“村村通客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城市中心”观念和制度设计所引发的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城乡均衡发展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解决市场经济深层问题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实际行动。农村客运作为农村社会重要的交往方式和生产方式,是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切入点,其事关农民出行权利的保障,对于完善道路运输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
张凯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69-269
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并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对推进唐山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重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314战略部署,促进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举措。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科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要点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会霞 《决策探索》2013,(18):39-41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后,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后,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城乡  相似文献   

6.
江洪 《决策》2012,(11):4-5
近年来,合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县域工业突破、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大工程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互动发展、区域联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进入城乡统筹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蓬勃壮大,肥西、肥东、长丰三县进入中部百强县,肥西县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十五”时期,綦江县委、县政府坚持“两翼共振、整体腾飞”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取得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多、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的可喜成绩。“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綦江县“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关键时期。面向“十一五”,必须更加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更加重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城乡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更加重视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团结和谐氛围;更加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形成推动綦江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平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推进城乡产业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城镇带乡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收到了“走准一颗子,激活满盘棋”的效果,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夏树 《决策》2009,(8):I0001-I0003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合肥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工业立市”的重要内容,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牵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财政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该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如此强劲、迅猛,是全市广大干群彻底解放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带来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进行了全面部署.安化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需要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理念来谋划发展,以新的举措来促进发展,实现富民强县.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城市有了特色,才能充满活力,彰显独特魅力。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找准城市发展建设定位方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推进城市化,以县城和重点镇为重点推进城镇化,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彰显城市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王丽峡 《经营管理者》2011,(3X):235-235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乡市场的协调发展。但目前,在城乡经济发展进入"城市主导型"阶段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先导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城乡市场差距有逐步扩大趋势,这种趋势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因此,发展农村市场,逐步缩小城乡市场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存在问题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工会组织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工会是保证事业单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形势下,更应该注意事业单位工会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增加工会队伍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工会队伍的建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会队伍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更好的为事业单位的广大职工提供服务。文章对于事业单位中工会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工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实现自身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应当也必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政府要通过科学的预算安排,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更加注重向“三农”倾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15.
周玲 《经营管理者》2014,(33):173-174
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各省市都非常重视城乡统筹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支柱产业协调发展,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南宁市具有独特的经济基础与区位条件,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本文在介绍了南宁市城乡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支柱产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 《管理与财富》2009,(9):104-105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措施,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力解决目前农村公共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广波 《咨询与决策》2011,(3):156-158,160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小城镇、大战略,城镇不断集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孝感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速、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互动共进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15-15
近日.四川省政府常务会审定了该省2010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安排重点。其中就有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盘活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更直接分享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39):22-23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但包含了新村建设的内容。山东、四川、重庆、江西等地近来开展的新村建设。旨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