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近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对于“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识”’、“‘认知’与‘认识’是什么样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对于澄清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给人以较大的启发。笔者也想就以上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见解,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各位同仁。 要搞清楚“认知”与“认识”的关系,首先须搞清楚“认知”与“再认”的关系。在我国心理学研究进程中,“认知”与“再认”曾经是同义词,但随着西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基本上已经不再把“认知”和“再认”看作是同义词。“认知”和“再认…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企业过去经济效益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化协作与联合不够发展,有许多企业都是“全能厂”,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因此,对现有企业按专业化协作、联合的要求,进行整顿、改组,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强调专业化,并不是说分工越细越好,而要着眼于经济效益。专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联合化。没有联合,专业化生产仍然是分散的生产,形不成强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分工发展的一定水平上,联合化可能成为最迫切的任务。列宁也指出:“‘联合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最完备、最严格和最详细的会计制度,而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细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看出其对改革的基本判断是:在目前及。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改革攻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这些‘重大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方向是什么?面对诸多改革领域和复杂矛盾,我们要实现的突破是什么?改革毕竟是手段,从‘十一五’这一转折性的历史时期起,改革要达到的新的目的又是什么?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保证改革攻坚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民族理论?民族理论就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学说。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以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一定的民族中生活,包括现代工人阶级也是如此。正如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的:“工人阶级如果不是‘在民族范围内构成起来’,如果不是‘民族的’(‘虽然这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就不能巩固、成长和形成”。①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既有经济基础,也有上层建筑方面,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问题。对于民  相似文献   

5.
林风 《南方论刊》2001,4(1):34-36,33
在论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时候,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探索这个问题的是列宁。他先后使用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等概念”。有的学者则认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说明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成熟程度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企管文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斯认为,企业越大,产量越高、劳动力越专越好的传统思想,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他说:“大企业、大公司的确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但它们从事的大都是不注重市场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和‘僵硬型’的生产。称其为‘粗放型’生产,是因为它们只强调产量而不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冶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生产实践中发明了一套冶炼鼓风工具叫做槖籥。槖和籥究竟是什么样子,怎样使用?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解释总是含糊不清。近人的著述也多有误解。杨宽《战国史》说:“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象槖,就称为‘槖’。  相似文献   

8.
财富观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财富、财富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对待财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一切经济思想包括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墨子的财富观对全面了解墨子的经济思想,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亦有其古为今用的意义。本文拟就墨子财富规及其微观、宏观生产原则进行初步的探析,以企对墨子经济思想更科学的把握。一、墨子的财富观“墨翟从未对他所使用的‘财’、‘富’等概念作过明确的解释。”①但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墨子是以主观欲求的角度来判定财富的。在墨子看来,“有用”即财富。在《墨子》书中提到“用”的地…  相似文献   

9.
比如:说‘這個人年輕。’就意味着他没有練達到老成的地步。比如:說‘年輕輕儿的。’就意味着他年紀不大。在咱們嘴裏說‘年輕’跟‘青年’總覺得是有區別的。如果把‘青年’寫成‘輕年’,那自然是錯了,因此把‘年輕’寫成‘年青’,也是錯字。按:‘輕’是表分量的,常跟‘重’成對語。‘青’是表顔色的,常跟‘紫’‘黄’成對語。‘青’是黎明天的顏色,所以說它是‘東方色’。春草青青,所以又說它是‘春天色’。  相似文献   

10.
论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沈继宗一关于肯定和否定的辩证法,在一些流行的高等学校哲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①这段话抄自一本高等学校文科共同...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木原则。”正确处理吃饭和建设即生活和生产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得到稳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把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处理得好,我们的经济发展就快;什么时候忽视了这两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都带’,而非‘只有’”警句的遭遇以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审察人。把握人和表现人,这是鲁迅所坚持的一条十分明确的原则。然而,我们若要全面、准确地了解、认识鲁迅对什么是文学中的“人”的意见和看法,除了应牢牢盯住他所认定的“人”具有阶级属性的许多话语之外,万万不能忽视,他还有这样的见解和主张:“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①(着重点为引者所加)‘都带’而非‘只有”’,说得多么好啊!这寥寥六个字,不仅充分体…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是整个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因而也是商业发展的基础,沒有农业也就沒有商业。从历史上看,首先是由于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后才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如果人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只够他們自己必不可少的消费,那就不可能有商品交換的产生,不可能有工商业的分工和发展。馬克思在談到資本主义农业时指出:“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农业仍然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商业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期以来,在农村经济领域,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虽然世界上早有先例,但对我国来说还是个新事物。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作用何在?国外是怎样搞的?我国应如何建立?都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农业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部门一样,是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纵观历史上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由手工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它的形成是以“左”的理论指导为基础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特别是由于一九五七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的影响,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措施当成‘资本主义’,结果就使经济体制上过度集中统一的问题不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发展得越来越突出。”什么是‘左’的理论指导?什么是僵化体制模式?我认为,“左”的理论指导就是产品经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必然导致农村经济的非农业化。农村社会分工的一般过程是: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渐地分离出来,广义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各业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且其产品大部分进入流通。这种性质的社会分工,在纵向形成各种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和经济体系,在横向上各部门通过商品交换,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农村的社会分工,是由低程度向高程度逐步发展的。其直接而明显的结果是:农村中单纯从事种养业人口的比重逐步地下降,工、商、交、建、服等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农村中新的独立的产业部门。 我国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农村的社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商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其功能的体现、发挥的程度等都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程度,关系到我国众多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我国商品市场的建设程度,又决定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健康顺利地循环与周转。商品市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这种重要性,现在正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商品市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商品的生产与经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是商品运动的两种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商品统一的运动。在商品运动过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要完成跨世纪发展的任务,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和机遇,各级领导干部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养成高尚的人格,对于完成肩负的历史重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就人格的涵义,领导干部人格的特点以及如何养成高尚的人格,提出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一)人格及其在不同制度下的特质。什么是人格?根据张岱年先生考证,“‘人格’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它是日本学者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古代中国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①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人格思想,但也很少见到他们对这些词作出明确的规定,所见到的是他们对人格…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内,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讲政治。他说:“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要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这一点对高级干部尤为重要。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不警惕不斗争行吗?”①这段话告诉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就必须坚持反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战略。“西化”、“分化’”战略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继续。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曾对以渗…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布局就是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包括农业生产在地区上的分工和地区內部农业各部門的綜合发展。农业生产在地区上的明确分工,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經济发展的結果。在前資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經济占統治地位,因此,只是出现了农业生产地区分工的一些雛型。到了資本主义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加深了,商品經济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国民經济各部門的生产专門化相继出现,正如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