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对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之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动态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对高等院校职能的转变展开论述,提出了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科研与产业化服务四个方面探讨了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等院校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城的市政规划,既融合了阿兹特克印第安人的广场规划,又吸收了欧洲"理想城市"理念,是多元文化下的产物。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城的市政建设,以注重公共工程的基础性、拓展城市的商业与文化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等为重要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讲,墨西哥城的市政规划理念体现了"协调发展观",促进了墨西哥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伟大的风景画家柯罗的绘画感悟入手,以感受自然风景、感受人文风景和直观感受与分析三个方面阐述了感受在风景写生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理性分析对于写生绘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视为规划的基本策略之一,提出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战略性引导:从规划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尝试建立统一、完善、多层面的国家空间景观规划体系;技术层面则针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基础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并将研究成果探索性地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的相关实践,以期实现“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5.
从当代景观规划、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的景观环境对旅游者的多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构建了"景观场"的概念体系,并深入分析其内在的特点及其三种状态,从而引导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生态性设计。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旅游开发区闫家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对象,在满族文化的现代表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析了景观规划中通过场地分析、功能分区、地域文化提取、非物质文化活动再现、建筑景观设计等步骤表达满族文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宣布东欧12国为欧盟正式成员.这样,欧盟实现了第5次扩大,一个大的欧洲即将产生.欧盟各项法律与政策的逐渐统一,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其中,对文化多样性与平等性的维护与发展,不仅为欧盟的东扩开拓了理念与概念空间,而且为未来"大欧洲"社会的形成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大欧洲"文化的理念、概念与实践三个方面对未来欧洲社会的前景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力图从理论上进行一定的文化建构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下湖南新农村的景观规划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乡村景观规划是未来我国乡村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景观设计学的理论指导"两型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维护草根信仰体系,推进新农村村庄景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下的乡村河流景观问题,地理设计理论的引入对其规划思维与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地理设计的理念下,乡村河流景观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关键是维持人类活动、自然环境景观和社会环境景观交错构成的动态结构协调发展;将地理设计的方法论运用于乡村河流景观规划全过程,有利于降低尺度效应和规划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将地理设计的大数据、GIS等相关技术运用于乡村河流景观规划,有助于提高规划策略的科学性,为实现有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共享价值创造理念强调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把满足社会需求纳入核心活动,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出经济价值,而由低收入群体构成的金字塔底层(BOP)市场则为实践该理念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基于6个在中国农村市场运营的企业案例,本文探讨了企业如何同时获得经济回报并创造出社会价值的策略与途径。结果表明,由于BOP市场存在价值链缺失与制度空洞等障碍,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组织、机构与个体的跨部门合作网络才能克服,最终通过提升本地能力与促进市场连接两种途径实现共享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醇王府花园是现存北京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研究醇王府花园的植物景观,对其园林景观保护和恢复工作及对现代园林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总结了醇王府花园的现状,分析了醇王府花园历史植物景观特点,并对其保护和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时期。先秦时期的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园林形式对后世园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先秦园林大多已不存在,研究先秦园林的概况,应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人手。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诗经》《楚辞》《山海经》等文学作品的深入挖掘,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3.
江南古典园林中,大到浩淼无边的江河湖海,小到涓滴细流,都是造园匠师们不肯放过的水景塑造对象。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有了园林的构筑,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也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为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尤其体现了园林是人化的自然这一意境美,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有景有情。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中的材料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空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景观效果.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一直是设计师们十分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园林空间的存在意义、组成要素和处理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及古典园林对于园林中空间的利用与创造,并提出对于园林空间处理中材料运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上聚源农业观光园药用植物园及其周围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园林艺术,阐述了药用植物园的规划宗旨和原则。并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一环五带"的规划结构,由此将药用植物园划分为8个景区。同时深入探讨各个景区的规划选址、景观设计和种植规划,突出药用植物园集文化、科研、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视觉特性对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多项设计为例,论述了视觉特性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影响,介绍了如何从人的视觉感官出发,运用多样的园林造景手法,因地制宜,协调设计,营造以人为本的舒适景观环境。文章阐明了出色地发挥植物视觉特性,注重利用植物观赏特性中与人直观感受最相关的体量、质地、色彩视觉特性对构成丰富的园林景观空间的作用。文章提出了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影响植物视觉特性的因素,通过植物合理配置,尽可能设计最具动态艺术的园林空间,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创造出更丰富的园林空间感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受到禅宗及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哲学基础上与极简主义园林相契合。通过对宋代文人园林、现存皇家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庭院植物景观的分析,并与现代极简主义园林植物的应用形式进行对比,提出了古典园林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中所蕴含的极简主义思想,为极简主义园林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园林木材在景观营造中的艺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木材的优良特性和人们对自然、淳朴设计的向往使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园林木材因特有的结构特性、环境效益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备受瞩目.本文从园林木材自身的艺术特征入手,从美学的角度展开园林木材在景观营造中的艺术运用的讨论,通过分析探索园林木材在实际运用中功能与艺术结合的原则.在了解木材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木材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设计时应在考虑功能的同时注意与整体协调的形态处理,综合考虑功能、材料特性和美的形式几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牡丹和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对我国赏花传统的形成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通过考证古今文献,分别从牡丹和芍药对我国赏花传统的贡献、二者所具有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牡丹和芍药对我国风景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园林小环境设计与自然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是大环境中的小环境 ,它不能脱离大环境而存在 ,但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是人工化了的自然 ,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大环境的概括提炼和优化。自然风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发挥它对触觉、视觉、听觉、嗅觉所起的积极作用 ,同时还要有效抑制不时、过强、过冷的自然风对园林和人体的负面作用 ,使园林真正成为“优化了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