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李毕业于本市一所高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求职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眼看身边的同学都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小李心里很是着急。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李听说这两年数控专业很是“吃香”,在外企流水线上做操作工,一个月的收入甚至比白领还高。小李心动了,他想自己脑子也  相似文献   

2.
回绝的理由     
寒江穆 《社区》2012,(29):63-63
同事小李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半年前.因为孩子小,他把父母接到城里,一来帮忙照顾孩子,二来可以尽尽孝心。可时间不长,小李就向我诉起苦来。倒不是因为生活上有什么磕绊.而是他父亲太爱“显摆”.经常向小区里刚认识的那些“老哥们儿”炫耀.说自己的儿子在某大机关工作.有什么事尽管找他,为此给小李“揽”了不少事儿。  相似文献   

3.
借钱风波     
梅雨 《社区》2003,(13)
我家对门住着一对小夫妻。丈夫小王是个电工,也许是工作不忙的缘由吧,他总能抽出些时间打打麻将,妻子小李是个护士,工作比较忙,有时忙得连饭都赶不回来做,好歹他们刚结婚不久,还没孩子。一天,我正在书房写稿子,“咚咚咚”有敲门声,我连忙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王。只见小王搓着手,结结巴巴地红着脸说:“梅姐,能借三百元钱给我吗?”我一愣,也不知他做什么用,就在一刹那间,我忽然想到小王有打麻将的恶习,而且小李也曾叮嘱过我,不要借钱给小王。“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我问。“是这样的,前天我和小李去逛商场,小李看中了一件皮衣,价格挺合理的,明…  相似文献   

4.
开心屋     
海儿 《山西老年》2012,(3):43-43
小李和他的同事小王都很瘦,问起缘由,小李说:“小时候听老师说山里有很多小朋友吃不饱,所以从此吃饭都要省下一半捐给山里小朋友,就没发育好。”  相似文献   

5.
田虹 《成才与就业》2009,(24):63-64
中专生小沈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她在学校附近的“格子铺”里租了一个格子,在所租的格子里寄卖自己在课余时间编织的手工艺品,一年下来,小沈积蓄了一些资金。其实,小沈心里一直有个创业梦想,就是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格子铺”。小沈毕业后,在家人的帮助下,顺利地开起了“格子铺”,摇身一变,从“格主”升级为“店主”。  相似文献   

6.
“啪啪啪……”一大早,邓伯就听到了一阵敲门声。“邓伯,我给您送油来了。”“准是街道上的小李。”邓伯一边想,一边忙着去开门。邓伯说的“小李”是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探访独居、孤寡老人这些看似芝麻绿豆大的事情,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刘宝锋 《社区》2013,(13):56-56
前几天,小李的闺蜜打来电话,刚一接通,那头便哭得一塌糊涂。尽管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朋友的哭声让小李很难受,她下意识地说道:“好啦好啦,都过去了,别难过了。”可对方哭得更厉害了。一番劝慰后,小李得知,朋友刚被男友甩了。小李安慰说:“多大点事啊,别哭了。再说,  相似文献   

8.
娱乐广场     
翻车了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买了一张报纸,做出读报的样子,但他把报纸拿倒了。“喂,先生。”一个过路人问他,“报上有什么新闻?”那人答道:“又出事了,你瞧,照片上的汽车统统都是轮子朝天。”误解老太太和她的猫一起在路上散步。突然,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急驰而来,把猫轧死了。小伙子连忙停下摩托车,对老太太说:“真抱歉,老大娘,我愿意赔你。”“那太好了,你捉老鼠的本事怎么样?”等下一趟小李的妻子是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一次散步回来,妻子进屋后,“哐啷”一声就把门关上了。小李在外面一边敲门一边喊:“喂,我还在外面…  相似文献   

9.
好人郭明义     
沈佳音 《社区》2011,(2):15-15
他未想过出名,但他的行为注定与众不同。受助者说他是“活菩萨”,同事们说他是“活雷锋”。更多不了解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不开窍的傻子”。他叫郭明义,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0.
土豪的爱情     
我一个土豪朋友,真的土,有钱,黑,品位可怕.在我们互相称呼“二货”的时候,他傻笑着说,大家喊我小李就好. 小李娶了个太太,她好像研究哲学,长相就比较超脱.她喜欢喝茶,亲手烧制陶碗,说话面带微笑. 后来两人去度蜜月,小李定了迪拜豪华游,被太太退了,太太说买个卧铺,我们去安徽.小李喜滋滋地告诉我,太太不会要包包不会要车子,不给她打电话她也不会吵,太完美了.  相似文献   

11.
案例:小沈,某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还获得了高级口译证书。毕业后,他一直在一家物流企业工作,三年后升为主管,每天的工作就是审核下属提交的货运单子,然后签字、盖章,交公司负责人。如无其他特殊情况,每天的实际工作时间并不长,压力也不算大,但年收入超过8万元。在别人看来,小沈的工作轻松,收入也不低,让人羡慕。出乎意料的是,升职后不久,小沈选择跳槽去了另一家企业的物流部门。在新公司,小沈的工作比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访问了一个名叫李里的年轻人,他自学成才,被四川师范大学破格聘用为教师,开堂讲授“国学”课程。令人啧啧称奇的,并不仅仅是他自十四岁在一次化妆舞会上试穿长衫后一直未脱,更是这位“长衫先生”节假日辅导市民研读《论语》为首的“四书”,反应十分热烈。镜头过处,黑压压一片埋头笔记的人群。  相似文献   

13.
孙炯 《成才与就业》2014,(20):25-25
正案例:小李学的是设计专业,求职之路还算比较通畅,未毕业就找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广告公司实习,毕业后顺利留用,从事图片编辑工作。这家公司业务繁忙,经常会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对比付出,小李觉得薪资并不高。于是他上网查询了加班费的相关规定,发现自己所得确实不符合有关规定。小李询问公司人事,得到的回复却让他傻了眼。原来,这家公司注册有A、B两张营业执照,当初他签订了两份合同,一份是A公司的全日制劳动合  相似文献   

14.
从学校毕业后,小李进入国内一家知名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刚工作没几天,周围的一两个同事就经常好心“劝说”他:“试用期过后,公司就不会用你啦!以前新进来的人都这样,你还是赶紧跳槽吧!”类似的话听多了,小李不禁有些惶恐。工作一  相似文献   

15.
同学老李今年六十有五,退休在家四五年了,今年春节过后,忽自远方归来。我问起他这次回乡可否多住几日?他不禁深为感慨地说:“回来就不走了。去年我就在家乡附近一个矿区给人家打了一年工。”我听后带有几分埋怨地说:“那你为啥一次也没来过?就连个信息也没有?”他语气沉重地说:  相似文献   

16.
一次,深入到一位离休于企业的老干部家中,询问“两费”落实情况时,这位老同志从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倒出一堆长达三年未报的一万多元的药条子。我不由愣住,问道:“厂里没报销,咋不向上反映。”老同志讲明情况后说:“饿死不告状。”听后,感慨万端。 老干部是何等高尚。他不是不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并非不懂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因他深知,近两年所在企业不景气,保离休费单位 已尽了努力,在企业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去亲切地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妈,我才30岁呀,怎么就说退休?”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犯了错误,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18.
小李和小王元旦举行婚礼。这天,他们收到了乡团委书记的贺信。信中说:“值此新婚佳期,我赠送一件贺礼——谜语一则,愿你们作出圆满的答案。”这则谜语是:“十句话儿记心头,找到一半不发愁。牛儿站在上地上,月儿被云遮住头,但愿子女不分家,幸福美满  相似文献   

19.
城市幽默     
子言 《社区》2002,(14):59-59
不见五指 一次语文老师和我们讨论怎样描述天冷,他本意想说:天冷得伸不出手,可是话一出嘴就变成:“天冷得伸手……” 大家一齐接着说:“……不见五指!” 爆炸 我们高中化学老师问男同学:“氨气遇到火会不会爆炸?”他怯答“会”,老师大喝一声:“那你还敢在厕所抽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主要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它的价值之争,这次在我国始于1986年,集中表现在同年12月召开的“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上,并汇编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论文集》特辑(以下简称《特辑》)。 《笔记》意义之重大是无疑的,问题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评价。国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兴起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研究热,是从美国人劳伦斯·克拉德在1972年编辑出版马克思这些笔记就开始了,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晚年重新捡起了青年时代所关怀的问题:对自然状态的人和文明条件下的人的批判。可是他早期的方案是从哲学人类学(人本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的,而后期的著作是从有关人的现代意义的科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可见他出版这些笔记,目的是要把马克思晚年思想和早期人道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成为“前后一贯”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