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内部治理组织的民主化建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而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组织广泛存在着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与约束组织机制等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组织的民主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改革高校内部治理组织的民主监督机制;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规范权力运行,从而加速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组织民主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
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冲突及化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冲突—整合"解释性框架对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互动策略进行分析,发现权力主体之间的冲突体现为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力的冲突、权力主体与权力作用客体的冲突、制度权力与非制度权力的冲突。而现行治理方式主要体现为发展性整合,具体以民主协商、权威互补、利益关联等途径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发挥冲突的正向作用、厘清自治与行政的关系、将非制度权力主体纳入现有治理体系中来、重视非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共治理强调公共权力部门、营利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之间建立合作导向的协商机制,这要求它们在化解城市拆迁冲突的文化价值方面达成观念上的共识,这也是民间力量推动城市拆迁制度变革的努力方向。制度建构与维持的精神根源是文化信念,因此,尽管拆迁冲突的直接诱因是制度不善导致利益分配不公,但其社会心理因素却是城市拆迁缺乏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对民生的文化价值伦理的关注;当前,城市拆迁冲突的制度化治理也同样存在文化价值障碍。如此,拆迁冲突情境介入者(拆迁人、被拆迁人和地方公共权力部门)的文化价值更新和社会的文化价值重建对于拆迁冲突的公共治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只有建立在深刻认识中国现实文化价值的特质及其与现代民主文化价值差别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于中国合作治理城市拆迁冲突的根本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是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的甚至是冲突的。为了协调他们的利益,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应依据各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的利益相关程度以及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和能力,按照非均衡分散分布的原则,在各利益相关者内部配置剩余控制权。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剩余控制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大学组织利益结构的反映,构成了大学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殊的产权结构使其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社员民主控制与管理层专业化经营的冲突、“平权式”治理结构与少数人控制的冲突、劳动控制资本与成员利益诉求异质性的冲突。这些冲突实质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守成与创新的冲突。如何权衡合作社发展过程的守成与创新是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冲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移植与内生互动的创新过程。目前,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主要困境是大学外部治理中的政府化官僚化倾向和大学运行监督机制的缺位。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则存在交易成本高、共同治理弱、利益相关者在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权力缺失等问题。中国大学治理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出路是实现大学治理理念、要素边界、制度机制、机构平台等之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7.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的法定体制。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要正确把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存在和地位。当前大学治理的内部权力结构呈现学术权力弱化、学校上层集权、权力属性混淆的明显特征。按照《规划纲要》和高校党建科学化的要求,基于大学治理的现状,统筹高校党建创新和管理创新,从学校与学院两个层面组织权力重构,一是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以党委为核心的上层治理结构";二是突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冲突防范及治理迎来新的变革与创新契机.创新环境污染防范及治理路径的核心在于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克服在环境治理中政府管理碎片化、企业参与利益化和社会力量参与缺失带来的协同治理缺陷.构建环境污染冲突合作共治的网络结构和行动体系,创新政府网格化管理、企业规范化行为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推动组织协同、资源整合与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冲突防范及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伴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发展而产生的邻避冲突协商治理模式为走出当前邻避冲突治理困境提供了可能。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湖南湘潭九华垃圾焚烧厂事件治理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保信息公开、采用多样的协商方式、发挥社会精英的引导作用和体制内社会组织功能等是基本经验;公众知识背景、政府与公众的协商意识和能力以及民间非政府组织参与作用等存在问题;应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强化协商意识和协商能力、完善协商制度、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发挥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邻避冲突协商治理。  相似文献   

10.
大学治理效能决定了大学治理向现代化递进的成色,其有效性需要在权力—权利的双边互动关系中呈现。中国大学治理呈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的趋势,且治理成效显著。在权力逻辑中,由于大学权力精英治理事实与民主参与价值之间的疏离,需要廓清各行动者权力的边界。在权利逻辑中,大学治理要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权利,将这一旨趣确立为界定与规范大学治理的核心机制。基于此种认识,大学治理必须坚持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以利益相关者权利确立大学治理的根基、以法治凝聚大学治理的共识、以集体行动创造大学治理动力、以质量文化提供大学治理支撑,由此确立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基点,提升大学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