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思想以对存在的独特运思而展开,在这种对存在的追问中,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哲学———形而上学终结了。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终结,哲学不会结束。传统的哲学一直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任务,传统哲学的真理观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符合论”。追问存在与真理是海德格尔的双重任务,但海德格尔追问的方式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对真理的追问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真理"(alētheia)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命题真理,不是符合论的真理,而是存在之真理。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明智"(phronēsis)的分析表明,phronēsis以好的行为,以此在为对象,即以此在的存在为揭蔽的对象,因此,phronēsis是alētheia的最高表现。在这个意义上,真理就是无蔽或去蔽,其最源始的意义即是此在的展开状态,此在将自身从遮蔽状态中揭示出来。这种揭示就是对存在的时间性意义的揭示,它以操心为存在的基本结构。真理通过形式指示的方式保持其存在论性质,它是此在存在的前提,即存在境域,是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真理概念因此体现了海德格尔哲学的实践性质。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是一切真理论的基础,其后各派真理论思想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轴线。围绕这个轴线历史上出现了种种不同解释,推动了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真理、把握真理。但它们都是围绕认识与对象是不是符合、怎样符合等问题而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是真理符合论的当代形式,是历史上各种真理符合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真理符合论的历史与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合论”本质上属于一种用经验知觉的观点来看待真理的哲学。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共相论”的反驳 ,在哲学上确立了真理符合论最初的经验基础 ;近代经验论对主体的强调 ,把“符合论”的基础从客体的方面转向主体的方面 ,从而使之具有了浓重的不可知论意味 ;现代语言哲学继承了经验论哲学重视主体经验的传统 ,通过把经验对象界定为事实 ,成功地发展出一种可以在纯逻辑的层面上表达的真理符合论。由于语言哲学家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的特殊领域而加以绝对化的发挥 ,符合论也越来越远离经验论的原初立场 ,在深层上表现出返回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艺术作品通过创造美去把握真,其对真理的揭示和把握不同于科学。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性是真理的自行置入,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本文追根溯源,回顾艺术作品与真理问题的历史,再联系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本源论,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哲学中 ,真理问题属于认识论领域 ,因而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就始终是一切传统真理观的根本视界。海德格尔从存在论视野切入 ,力图探入真理的源始境域 :真理即去蔽 (aletheia)。通过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 ,本文认为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 ,不仅是对传统真理观之“真理”理念的去蔽 ,同时也为我们的“真理观”开启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流俗的真理观念将真理看作是永恒的、自在的、客观的,是知识与人类理智的特性.此外,真理还被视为是一种符合,而且总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被讨论的.海德格尔早在<存在与时间>中就解构了这类真理观念的自明性.因为符合意义上的真理的存在论基础一直未经阐明.真理的源始追问就是要把真理敞开给思.随着这一敞开,流俗的真理观念再也不能维持其自明的假象了.  相似文献   

8.
何谓真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哲学界对这一追问由来已久,也产生了各种理论背景下的真理观。当下真理观存在的重要形式——符合论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然而,符合论真理观却面临着"主客二分"、"事物为先"等困境。当符合论真理观面临质疑,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提出了他的真理观,即真理就是去蔽,是人("此在")使事物去蔽而显示其本来的意义,是人("此在")使事物成为其所是。海氏的真理观克服了符合论真理观中的众多困境,是具有超越性和批判性的。  相似文献   

9.
真理与实践     
本文简单回顾了近现代哲学中的逻辑经验主义、海德格尔在真理问题上的各种不同观点,最后又较详细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与实践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转向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至今仍有其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用现象学的方式来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即让事情自身显示出来。因此海德格尔将问题还原到艺术作品本身,寻找其本源即真理。海德格尔的真理是生成性的,艺术作品是真理的发生,真理是在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中产生,是人与物进入其无遮蔽状态,也是各自本性的显现,发生的真理海德格尔称之为林中空地,林中空地是黑暗与光明、遮蔽与显现生成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真理问题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就是以其20世纪30年代的著作《论真理的本质》为标志的.海德格尔从存在问题出发化解了传统的真理观中的难题.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基本观点是:物必须首先作为其自身被敞开(显现)出来,它才能在陈述活动中作为对象出现,而物正是在此在的自由存在中才作为自身显现出来的;而真理的解蔽和遮蔽是在自由存在中直接发生的.此在向来就是行走在解蔽与遮蔽、真理与非真理的道路上,因为作为此在的人向来就在自由之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诉讼中的真实,运用了归纳对比的方法,梳理了对诉讼真实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上的真理理论:符合论、融贯论、实用论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通过对几个关键问题不同观点的辨析,阐释了诉讼中的真实与哲学中的真理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诉讼中的真实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理论是我国诉讼真实论的理论指导;在诉讼中,出于发现真实、保障人权、程序正义、诉讼效率等多元价值的考虑,应当坚持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史,真理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核心话题之一。同时,许多哲学问题又与真理问题紧密相连。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语言转向以来,语言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逐渐建立起来。真理理论与意义理论及指称理论一起成为语言哲学的三大核心理论。文章阐述了符合论、融贯论、实用论三种真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相互关联以及当前西方哲学真理理论的发展方向,即创造论真理观的提出、语义及语用分析的转向、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的融合以及认知主体间关系的突显。  相似文献   

14.
艺术真理问题是西方诗学与哲学论争的中心问题。19世纪西方文化界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否认精神科学的真理要求。伽达默尔承继海德格尔的真理“言说”重提艺术的真理要求,并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深入阐发了艺术的本体论结构、艺术真理因表现活动而“在的扩充”、艺术真理与此在在世的问答逻辑等基础性问题,从而丰富了古典哲学范式下的艺术真理理论。  相似文献   

15.
作为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真理理论,符合论自形成之始就受到来自哲学与科学等领域的批评和责难。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提供的实验证据,近代哲学的怀疑主义思潮,以及语言学转向之后的概念框架相对性论证,都对真理符合论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质疑,从不同角度否定了命题与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否决了符合论的认识论前提。尽管真理符合论存在某些学理困境,反符合论者提出的责难也有一定合理性,但我们应当保留真理符合论的基本气质,它在一种新的关于世界的理解视域中能够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16.
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另辟蹊径对艺术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一、实践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思维态度,运用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改变了追问的路线--从"物到作品"返回到"作品到物";二、基于对其"存在的真理"之哲学主题的关怀,从"真理的本质"方面思考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在关于"作品与真理"和"真理与艺术"的讨论中,阐明了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对理解"存在的真理"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指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真理的本质属性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止。本文立足"符合论"视角,对客观性作了重新解读,认为客观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一致,从而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客观性以及许多学者们持有的科学性、过程性观点。并进一步阐明真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合论"的真理,从而得出结论:真理的本质属性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即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思想由对存在运思而展开。海氏的思想不仅是追问存在,同时也是追问真理。追问存在与追问真理是海氏的双重任务,因为存在与真理始终为伍。海氏前后期运思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真理观转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点是实践;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问题———真理问题实质上就是实践问题;海德格尔真理论与马克思实践观有着不少相通或互补之处;从整体而言,当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超越马克思哲学,而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无疑是在马克思开辟的生存论路向上的一大步前进,而决不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终结”和“超越”。  相似文献   

20.
真理追求本身意味着对认识的存疑,从怀疑开始,引出了认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问题。如柏拉图式的哲学家把普遍必然性认识视为权威性的认识;另一些哲学家列把目标锁定在真理的客观性上。这种对真理客观性的追问与哲学史上为认识立法的认识主题相一致。那么反过来,我们从这一认识主题来透析真理的客观性,则尤其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