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舟山群岛的主要方言是吴语。近半个世纪来,舟山方言词汇与熟语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旧词语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同时出现向共同语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语言尤其词汇的变化发展,最终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与天津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语法方面则基本是一致的。文章拟就天津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变调等方面的差异作一比较和说明,以总结其中的规律,便于讲天津话和有天津方言语言环境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3.
在方言中影响可懂度的主要因素是方言词汇。语义丰富,结构复杂的吉林方言词汇,记录着吉林地域文化的种种事实,是吉林地域文化最具内涵的文本。既要保护地方方言,又要使普及普通话的进程能够顺利进行,做到两者兼顾,就要找出方言的特点,比较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所在。本文从现代汉语角度分析吉林方言词汇的结构特点,并且探究其与普通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水城汉语方言同北方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但作为地方方言,仍有不少自己的特点.水城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对照,声韵、声调等有差异本文在语音方面找出水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在词汇方面偏重于不同普通话的特殊部分,通过对水城汉族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比较,可以了解水城汉语方言是普通话在水城的地方变体.调查水城方言对汉语史的研究,对在水城地区推广普通话,对方言志的编篡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用编码度理论和汉外、汉语普方古综合比较的研究模式,讨论汉语的基本颜色词.上古汉语比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基本颜色编码度低,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及方言与方言之间基本颜色编码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是汉语颜色词的历史传承、变异和认知发展而导致的词汇创新造成的.上古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在"紫"与"褐"的发生顺序上是一致,但与基本颜色词理论的普遍发生顺序不一致.基本颜色词理论认为"褐"在"紫"前出现,而汉语正相反.  相似文献   

6.
朝阳方言是隶属于朝峰片的一个方言小片,地处北京官话区和东北官话区的过渡地带,与普通话有着很强的一致性,但是随着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大力实行,朝阳方言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朝阳方言词汇是朝阳方言中非常有特色、有价值的一部分内容,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可以更好地将朝阳方言词汇的特点凸显出来,从而也为保留方言做出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7.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研究者一般注重语音、词汇的方普对比分析,认为河北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与普通话存在着较大差鼻。事实上不仅语音、词汇如此,在语法方面河北各方言与普通话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河北定州方言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等方面的原因,在构词法、某些虚词的使用等方面呈现出浓重的方言语法特色,本文试对定州方言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8.
吉林方言属于东北方言范畴。吉林方言的语音已形成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吉林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吉林方言词汇的调查与研究,可进行吉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的比较,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方法,从而推动吉林人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进程;同时也探究吉林方言与地方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对吉林的地方历史和地方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宁波方言是吴方言的一种次方言,但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颇有特色。文章从宁波方言与普通话比较、与其他吴方言比较以及与古汉语比较三个角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宁波方言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10.
“打狼”释义范庆华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也就是说“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①自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后,大量的北方话词语被普通话吸收,并作为基本的词汇单位,运用于普通话中。但北方话中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生动词语,活跃在...  相似文献   

11.
永新话述补结构的形式和意义都很丰富。6类述补结构具体列出了普通话所没有的补语形式和意义,以展示永新话语法的局部特点。在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到部分实词在述补结构中作补语时的虚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打"字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对普通话中的"打"和西南方言中的"打"进行比较分析。"打"是现代汉语中词义最复杂的单音词之一。通过普通话中的"打"和西南方言中"打"字的比较,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对汉语泛义动词"打"字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13.
潮汕方言是我国保留古音古词古义等最多的方言之一。由于它与普通话差别很大,难学难懂,进而影响到外地移民的文化认同和心理归属感。在潮汕地区,潮汕方言居于绝对的强势地位,这也是影响潮汕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方言从总体上看,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迄今,潮汕方言相对于普通话在潮汕地区的绝对强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滞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上淡化潮汕方言,实施文化包容和文化多元,这也是潮汕海洋文化应有的品性。  相似文献   

14.
吉林方言中形容词的特殊格式及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并非吸收了全部的北方方言,吉林方言与普通话方言相比,在词汇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仅就其吉林方言中形容词而言,其构成形式不同,往往显示出普通话无法表现的特有的语义色彩及语法功用。  相似文献   

15.
陇东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叠音现象,叠音不仅是构词法,也是构形法,是新词衍生途径,叠音词的运用,有助于增强语言的旋律美。研究和分析这些叠音现象,与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进行比照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和探究陇东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湖南沅江话中语缀“几”和“子”的词汇意义虚化,能产性强,大多构成名词性词语,其构词情况不同于普通话词缀“儿”和“子”。相比而言,沅江话中的“几”和“子”的构词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了河北元氏方言的动态助词,分析了元氏方言里一些与普通话用法不同的动态助词,主要有了、来、开等,指出了它们在元氏方言中的基本用法及语法特点。该文主要从所表达的意义、在句中位置、所搭配的词语来分析这些动态助词的用法,还涉及一些用句式来表示动作状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方位后缀有20个、普通话里有而洛阳方言中没有的方位后缀有4个、洛阳方言与普通话都有的方位后缀有7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时间后缀有7个、洛阳话和普通话里都有的时间后缀有6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总体上讲,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在方位和时间后缀的使用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差别大于共性。  相似文献   

19.
方言的调查研究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普方古字音对照查询系统"以《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所录汉字为基准,建立了ACCESS数据库,并利用ASP语言设计了查询界面和查询结果显示界面。利用本系统,可以选择拼音、汉字、反切、韵摄、等呼、古声、古韵、古调、方声、方韵、方调、普声、普韵、普调等参数,通过网络进行任意或组合查询,使普、方、古之间的对比研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20.
比较19世纪传教士编写的厦门方言语料和现代厦门方言可以看出,一百多年来,厦门方言常用基本词变化不大;一般词汇则约有半数发生了变化:或成为历史词汇,或精简合并,或义项改变。厦门方言词汇的各种变化,体现了词汇系统的内部竞争及其规律,也是厦门的社会生活各方面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