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远美最初进入美国的公共视野,是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的2008年。那年,奥巴马兴奋地宣布,亚裔陈远美将担任白官公共联络室主任,负责白宫和民间的对话工作,并如此介绍她:“不仅有光荣的履历,还有为民众服务的精神。”此后,陈远美成为继白宫内阁秘书长卢沛宁后第二位出任白宫要职的华裔。  相似文献   

2.
世代华人靠着勤劳肯干和聪明智慧托起了美国半边天,最新的例证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和斯坦福大学华裔教授朱棣文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美国能源部长……  相似文献   

3.
人物     
《职业》2011,(25):73-73
骆家辉:仕途之路掀开新的篇章 美国第一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8月1日在华盛顿正式宣誓就职。他承诺“出使”中国后将致力于深化中美合作,为建立积极、合作和全面的中美关系而努力。今年3月9日,现年61岁的骆家辉被总统奥巴马提名为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接替4月底离职的前任大使洪博培。6月23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率先批准提名,7月27日参议院又一致表决通过提名,骆家辉顺利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月25日正式提名华裔民主党人骆家辉(Gary Locke)为商务部长,并在3月24日获得国会的认同。此举在于指望这位华盛顿州前州长能帮他重振美国经济,向全球推销美国产品.  相似文献   

5.
华裔女性孟昭文近日胜出第6联邦众议院选区选战,完成美东华人“首名华裔国会议员”的百年梦想。在潮水声般的掌声中,孟昭文携着丈夫桂源钟、儿子桂昌明和桂昌浩的手走进庆功宴会场,首先为因风灾失去家园的受害者默哀。孟昭文表示,在选举中学习得成功来自于谦卑,她感谢竞选团队一直让她相信自己,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刻以微笑面对。在吴振伟2011年8月辞去国会议员一职后,联邦众议院435个席位中,只有来自加州的赵美心一名华裔议员。孟昭文成为了第二名华裔女性议员。孟昭文表示,美国议会内的女性不多,她将更关注下一代和孩子的未来,并捍卫中产阶层。孟昭文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移民,父母均为来自台湾的商人。  相似文献   

6.
《金色年华》2013,(7):52-54
奥巴马连任出席总统就职晚宴时米歇尔一身红装,这是华裔设计师吴季刚的作品.四年前米歇尔也是穿着吴季刚设计的象牙白色单房雪纺纱晚礼服亮相总统就职晚宴的。能够连续两次被第一夫人相中是绝无仅有的殊荣,而后来者要超越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7.
《金色年华》2014,(5):60-61
3月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偕母亲和两个女儿顺利完成一周访华之旅,留下了很多故事,也留下一些未尽话题。其中,陪同米歇尔访华的第一夫人办公室主任陈远美,因其华裔背景而引人关注。这位在公众面前笑容可掬、体态丰腴的白宫女幕僚,和奥巴马夫妇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左膀右臂,她对米歇尔有怎样的影响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人物聚焦     
《职业》2011,(25)
骆家辉:仕途之路掀开新的篇章美国第一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8月1日在华盛顿正式宣誓就职。他承诺出使中国后将致力于深化中美合作,为建立积极、合作和全面的中美关系而努力。今年3月9日,现年61岁的骆家辉被总统奥巴马提名为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接替4月底离职的前任大使洪博培。6月23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魏全凤 《现代妇女》2010,(8):99-102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指20世纪60-70年代出生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刘绮芬、刘恺悌、张岚、伍美琴、邱静瑜、黄锦莲、拉丽莎·赖和何舜廉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她们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以及知识积淀,对华裔身份认同进行着独特的思考:刘绮芬的自我书写,刘恺悌的意识流幻想,张岚的追寻原乡,伍美琴的协商对话,邱静瑜的边缘宽容,黄锦莲的文化沟通,拉丽莎·赖的神话重写,何舜廉的童话重写,体现出身在边缘的华裔不断超越、升华的身份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一场"年终总结"式的新闻发布会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自己2013年的工作,离开白宫新闻室不久,就携家人乘坐空军一号专机飞往夏威夷,开始为期17天的圣诞假期。新闻发布会上,美联社记者朱莉·佩斯在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白宫遇到的种种危机之后,直率地问到:"这是您总统生涯中最糟糕的一年吗?"奥巴马先是用笑声掩饰自己的尴尬,继而回答,"当我回顾过去的一年时,无疑有很多令人失望之处","但是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进展"。虽然奥巴马拒绝承认自己经历了失败的一年,但绝大多数美国媒体和时政观察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在这一年里,奥巴马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施政成果,而且在一系列丑闻的打击之下,个人的政治资本迅速流失,更为严重的是,他在担任总统后第一次失去了美国民众的信任,2013年,无疑是奥巴马入主白宫后遭遇挫折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在选举中,奥巴马宣称“我们将改变这个国家,改变世界。”但在今天这个艰难时世,恐怕更多的不是他改变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他。对于美国和世界而言,奥巴马当选到底是一个历史性事件,还是奥巴马泡沫,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2.
陈帆 《炎黄世界》2010,(2):37-37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被誉为“高中诺贝尔奖”的“全美西门子科学竞赛”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在纽约大学宣布2009年度竞赛获奖名单,得奖者中逾半数为华裔。在个人组竞赛中,就读纽约长岛WardMelville高中的华裔学生江若夷以从分子层面研究癌症化疗药物抗药性原理的参赛项目获得一等奖,荣获10万元奖学金。来自加州的华裔学生叶霖以游戏理论出发研究竞争策略的参赛项目获得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数字     
7870亿 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17日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标志着奥巴马“新政”正式付诸实施。奥巴马表示,经济刺激计划将是重振美国经济的一个起点,将为美国经济实现持久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她是我的老板” 对奥巴马来说,从决定竞选总统那天起,他就清楚自己走上了一条注定充满刺激和喧嚣,但同时又会令人精神高度紧张和极度疲惫的艰辛之路。在面对选民时,奥巴马永远显得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这个时候的他,常被一种兴奋感所控制,因为他要去征服那些仰着脸聆听他演讲的人。  相似文献   

15.
3月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偕母亲和两个女儿顺利完成一周访华之旅,留下了很多故事,也留下一些未尽话题。其中,陪同米歇尔访华的第一夫人办公室主任陈远美,因其华裔背景而引人关注。这位在公众面前笑容可掬的白宫女幕僚,和奥巴马夫妇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左膀右臂,她对米歇尔有怎样的影响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家茶座》2009,(1):158-159
多维新闻网刊载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冰的文章《新国家主义与西方变革》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全世界似乎都在狂热,但低估了奥巴马领导美国乃至西方变革的潜能。实际上,西方的变革已酝酿多时,奥巴马的当选则为之付诸行动打开了锁。  相似文献   

17.
到2010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已经一周年,然而却是比较尴尬的一周年。因为这位曾被寄予“希望”与“改革”厚望的总统并没有在经济复苏、医疗改革、关塔那摩监狱、反恐战争等问题上取得民众心中预期的理想效果,民意支持率已经直线跌破60%,奥巴马也只好无奈地给自己打了一个“B+”的分数。  相似文献   

18.
利比亚危机让世人见证了奥巴马主义的逐步成型,实用主义色彩浓重的奥巴马主义的出现,使美国的盟国对美国能否在未来长期捍卫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质疑.按照奥巴马主义的逻辑来制定东亚战略,是未来美国东亚战略演变的关键性趋势之一对此,有必要通过对当前美国东亚政策的分析,一探在东亚的奥巴马主义的究竟.  相似文献   

19.
对于奥巴马能否维护环保主义者的最大愿望——出台联邦气候变化条例——环保主义者阵营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也因此奥巴马与环保团体的关系正如履薄冰。而在过去一年里发生的几件事,包括奥巴马未能促使参议院通过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和交易法案和及其对环保者一向反对的采油和核能计划的支持等,更使得环保阵营中支持与反对奥巴马的两派的关系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20.
《金色年华》2013,(4):42-45
邓文迪是中国制造“最成功的出口品”。她把自己从一个中国的简朴生活地,发射到当今世界最富有、最有权力的家族企业中。在30岁之前,她便完成了这次大跃进。现在,邓文迪正在进行第二次大跃进——从默多克太太的全职主妇生活中走出来,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她和另外一位马来西亚华裔弗洛伦斯·斯隆组建了一个小电影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