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关于完善证人证言立法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俭 《东岳论丛》2001,22(4):116-119
各国的民事诉讼立法或民事证据法 ,都把证人证言作为证据的一种。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 ,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种证据取得、质证、认定各方面存在操作的难度 ,以致基本不予采信 ,以致证人证言这种重要的证据种类未能在民事诉讼中发挥出其本应有的作用。针对我国现有立法存在的问题 ,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证人一律是自然人 ,取消单位作证人主体 ;二、在证人作证制度中 ,我国也应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拒绝作证制度 ;三、完善关于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范 ;四、明确证人的保护和保障问题 ;五、规范证人证言的质证程序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人证言是一种证据。但由于将证人证言作为证据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对证人证言及证人证据属性的重新分析和定位很有必要。 通过对证人证言与证据定义之间的比较、其证据属性与证据必有属性之间的比较以及其表现形式与其他证据种类的表现形式的比较,对证人证言不具有作为证据应有的证据属性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论述,最后得出证人才是证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包括证人资格、证人作证形式和程序、证人证言的采信标准以及证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内容,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由于立法观念的相对滞后以及立法技术的不成熟,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了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民事审判的效果,因此,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在借鉴国外立法与司法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诉讼,以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为内容,而适用法律须以有一定的事实存在为前提,事实的存在须以证据证明之,在证据方法中,就事实证明而言,最为直接最为具体和详细者即为人的证据方法。人的证据方法不仅包括证人陈述(证人证言),还包括当事人陈述、专家证人意见陈述、职务证据等。诉讼中应强调行为证人当证陈述;专家证人应涵盖我国的鉴定结论制度,专家证人必须出庭接受询问,专家证人不出庭其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没有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已严重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此 ,本文从证人、司法实践、立法现状三个角度分析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证人拒不出庭作证问题的若干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深入,污点证人问题已成为困扰司法实践并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文章着重探讨了污点证人制度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并为建立我国污点证人制度提出了立法构想,以期对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完善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是现代法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法制制度 ,而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相关规定。面对关于设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激烈论争 ,通过考察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 ,不难发现 ,只有设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 ,才能完善我国证据法律制度 ,加强对证人人权的充分保护 ,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拒证权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赋予证人一定条件下的拒证权是现代刑事诉讼立法的潮流,也是人权保障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在这方面立法欠缺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证人拒证的立法例,设立证人拒证权制度的法律理念,并为建立我国刑事证人拒证权制度提出了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证人证言证明力规则建构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证言作为具有较大主观性的一种法定证据,其证明力大小取决于诸多因素。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规则的建构一直是理论和实践普遍关注的话题。从研究影响证人证言证明力的因素着手,分析我国证人证言证明力规则存在的问题,探寻我国证人证言证明力规则的建构进路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杨永 《理论界》2009,(12):62-63
刑事诉讼证据中的排除传闻规则是为了确保证人证词的可靠性。当诉讼一方在审判中引用证人在庭外的证言作为证据,来证明所提及或指称的事实属实时,这些证言会遭到排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证人没有出庭所作出的书面证言原则上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证人出庭,确保被告人可以在庭上提出质问,使证言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3.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五四爱国主义在继承传统士大夫济世拯民、爱国报国精神的同时,更赋之以全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君主权威的依附人格,代之以生机勃勃、个性独立自主的民主气息;它饱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又充满着源于开放意识的信心与乐观;它不是盲目的“忠君报国”,而是立足于“科学”、“民主”之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三人为抵押人出发,抵押人凭借专有抗辩权不仅可以对抗抵押权人的抵押权,而且可以暂时或永久地摆脱担保责任的束缚,保全自己的财产利益.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抵押人专有抗辩权的规定十分模糊,应从担保法原理及相关法律规范出发,对抵押人之专有抗辩权进行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