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教育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教育报刊社社长高治军先生的第二部诗集《沐春踏歌行》全书分5辑,收录了他一年多来创作的200余篇诗词新作。诗集内容题材广泛,涉及工作生活、学习思考、兴趣爱好、旅游记行等诸多方面。既有写景诗,如《春行》、《山色》、《雁鸣湖》等,也有咏物篇,如《钧瓷》、《赠玉》、《胡杨》等;既有《布达拉宫》、《瞻王昭君墓》、《花州书院感诗》等行游四方对名胜古迹的凭吊,也有《赞神六升空》、《天路通歌》等对新闻时事的吟诵。《采桑子·秋收乐》、《减字木兰花·中秋月》等词写出了有关时令、节气的情绪,《送…  相似文献   

2.
湖北人民出版社近年推出《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包括《诗经》、《楚辞》《老子》、《庄子》和《中庸》《史记》、《说文解字》等的《破解》(将出《山海经》、《周易》等数种),旨在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上古典籍进行现代性诠释。在海内外有一定反响,重印近万,争议也颇多。有记者采访了《系列》撰稿人和主持人之一的萧兵,就现代文化考据学与电子计算机的“互动”及其边界条件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性别战争"这一文学母题为关注重心和串联线索,对《雷雨》、《围城》、《寒夜》、《无字》、《青春之歌》、《爱,是不能忘记的》等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以及《等待》、《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世界文学名篇,进行了点面结合的比较和梳理、诠释和演绎。  相似文献   

4.
据初步整理,《一切经音义》引用了《诗》各类文献,包括经、传、注等,共计约740条,实际引用《诗》经文计约338条.其引《诗》名称较杂,主要有:《诗》《毛诗》《韩诗》《诗传》《毛诗传》《韩诗外传》等.其所引“《诗》”“《毛诗》”内容多为“正文”,而“《韩诗》”等多为“训释语”等.通过对《一切经音义》所引《诗》与今本《诗》的异同比较,可以揭櫫《一切经音义》引《诗》的概貌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诗本义》中,欧阳修创造性地运用了以人情说诗的方法,通过人情、人事、物理等对诗歌特别是所谓“淫奔之辞”作出大胆而合理的解释,对传统而权威的《毛传》、《郑笺》等说法作了批驳,求得了《诗经》中一些诗歌的本义,对《诗经》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相培  王玮 《新少年》2013,(4):22-23
韩国儿童文学作家李相培,对妖怪题材的故事情有独钟,出版过《妖怪爸爸》、《去上学的小妖怪》、《妖怪三侍郎》、《哈哈,我是妖怪》等多部以可爱的妖怪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此外,作者还创作了《阿里郎》、《变成星星的草筐》、《泪花》、《花儿的蝴蝶梦》等多部童话。《爱上读书的妖怪》是一部情趣盎然的作品,作者选择了极其独特的视角,在没有刻意强调  相似文献   

7.
唐宋两代的书学教育,不仅开设《论语》《孟子》《孝经》等课程教化学生的思想,还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开设了《说文》《字林》《尔雅》《广雅》等文字学课程。这对当今书法本科教学的文字学课程设置提供了启示,书法专业本科生的文字学课程应主要包括古文字的识辨、草书的演变与草法、"六书"与书写的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自清初以来,以文章之学评注《庄子》的著作纷纷涌现,造成了庄学的新局面,其中以林云铭《庄子因》、宣颖《南华经解》、胡文英《庄子独见》、陆树芝《庄子雪》等最为杰出。可惜学界有关《庄子独见》的专门研究尚不多,关于胡文英的生平事迹亦不甚了解。论文对胡文英的传记文献试加梳理,同时对其《庄子独见》等书的著述宗旨略作推论。  相似文献   

9.
郸城一高晨曦文学社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走过了11年的风雨历程。11年来,晨曦文学社全体社员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写作的热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以社刊《晨曦》为主阵地,积极开展文学写作、研讨、交流等活动,文学创作成绩斐然。社刊《晨曦》彩色印刷,每月一期,对开四版,现已出版到第82期,发表的作品已有100余篇被《中学生》《语文报》《作文报》《百花园》《德育报》《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作文评点报》《大河报》《青年导报》《山东大学报》《中南大学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等全国各级各类报刊转载,  相似文献   

10.
前贤对《汉书》的点校、注释等的研究成果丰硕,然仍有可说之处。现从标点、校勘、注释等方面就《汉书》之《传》部分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1.
关于康乾盛世的出现,论者多强调是康、雍、乾三帝正确治国之策的作用,但实际上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有三:在明、清交替之际的长期动乱之后,人心思治是康乾盛世出现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历史为康雍乾盛世的出现准备好了必要的条件;康雍乾三代帝王正确的治国思想和方针政策是盛世出现的必要因素。康乾盛世的出现是明末清初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与康、雍、乾三帝实行的正确治国方策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康雍乾三朝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清代统治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正值世界舞台上欧洲诸强开始崛起的时代。即便当时的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中西文明依然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交流和碰撞,而当时西方人眼中的康雍乾三帝形象,则是考察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雍乾二朝间,尤其是自雍正五年"开洋"、乾隆元年取消"加一征收"的恶税,中国当年对外开放所呈现的态势有不少可圈可点的精彩内容。然而,十三行中两种中外贸易理念的斗争,在皇帝、封疆大吏与行商中,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并最终导致从梯度推进向"一口通商"的逆转。寻求这方面研究的突破,对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无疑有着借鉴作用与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乾隆朝上谕档》是乾隆一朝上谕副本的汇集,其中保存了数量众多的吏治方面的文献,为深入研究乾隆帝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原始史料。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是乾隆帝总结康、雍两朝的吏治得失慎重提出的,具体表现为恩威并施,执两用中,这一策略在维护清朝统治的稳固和帝王的权威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财政亏空及其清查,贯穿有清一代,而且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在三个时期最为突出:一是康熙中后期,这一时期对亏空的清查,主要是对藩库钱粮的及时盘查,对地方藩库亏空的如实、及时上报,以及对亏空钱粮的追赔和弥补措施。二是雍正朝的清查亏空,主要是设立会考府,清查户部的亏空,以及清查地方藩库的银两亏空和清查各地仓库的粮食亏空。并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如规定弥补亏空的年限,颁布清查亏空的奖惩则例,明确亏空官员的处罚,区分挪移与侵欺的界限,以及用耗羡归公的方法弥补无着亏空等。三是乾隆年间对亏空的清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清查亏空的奖惩则例多有修改补充;另一方面,对雍正年间赔补亏空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纠偏。  相似文献   

16.
财政亏空及其清查,贯穿有清一代,而且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在三个时期最为突出:一是康熙中后期,这一时期对亏空的清查,主要是对藩库钱粮的及时盘查,对地方藩库亏空的如实、及时上报,以及对亏空钱粮的追赔和弥补措施.二是雍正朝的清查亏空,主要是设立会考府,清查户部的亏空,以及清查地方藩库的银两亏空和清查各地仓库的粮食亏空.并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如规定弥补亏空的年限,颁布清查亏空的奖惩则例,明确亏空官员的处罚,区分挪移与侵欺的界限,以及用耗羡归公的方法弥补无着亏空等.三是乾隆年间对亏空的清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清查亏空的奖惩则例多有修改补充;另一方面,对雍正年间赔补亏空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纠偏.  相似文献   

17.
清朝在确立全国的统治后,先后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修订《会典》,构筑了贯穿二百余年间的完备发达的行政法管理体系。《会典》及其《则例》的多次修订,使国家各级、各部门权力的行使有法必依、有章可循,在使国家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也使传统社会的依法行政达到了新的高度民主。  相似文献   

18.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4家词作74首,以备续编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19.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代赈"是清代重要的赈济措施,始于康熙朝,发展于雍正朝,繁荣及完善于乾隆朝。乾隆朝工赈制度规定,官府承担修筑民堤民埝费的一半,佣工者可参加工赈,提高工赈人员的佣金,工赈工程须有一定的规格、范围及规模。主要采取兴修及疏浚水利、修筑城墙及水陆通道、衙署、监狱、仓库、庙宇、学堂及军事工程等措施。工赈的实施增强了灾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及自救意识,发挥了救灾及增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双重功效,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雍正、乾隆时期汛塘制度在云南的发展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雍正、乾隆时期对兵防的二次调整,云南的汛塘制度有了较大变化:分布于汛塘的绿营兵成为整个绿营兵的主要部分,汛塘、汛塘兵丁都由清初的以云南腹里发达地区为分布中心,向着腹里发达地区、腹里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均衡分布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乾隆三十五年后以边疆地区为分布重心的态势。这一变化,标志着清王朝对云南的统治已深入到了边疆和山区,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尤其是边疆和山区的经济开发、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