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有关矛盾共性和个性关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全面性观点等唯物辩证法思想,活现了小平同志“讲两句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照辩证法办事”的理论原则和生动实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老一辈革命家科学运用辩证法艺术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马克思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科学理论的掌握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的划界问题,认为:不能把马克思的作为价值掌握方式的哲学辩证法解释成所谓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即科学的宇宙观、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认识论、科学的逻辑学、辩证法的现代科学形态。马克思的哲学辩证法只能是对实践及现存进行人道批判和革命的“否定性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就是看它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动力。唯物辩证法是由描述事物的总特征,揭示事物内在关系的三大规律以及五对范畴三个部分构成。国内一些唯物辩证法教材只对后两部分进行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揭示,唯独对辩证法总特征的理论部分,仅仅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无矛盾描述。笔者认为这有背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本文专就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矛盾性即普遍联系与相对独立,永恒发展与相对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科学的揭示  相似文献   

4.
对矛盾特殊性问题的论述,是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继承人类优秀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成果。本文欲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外哲学史上关于辩证法的有关论述,探讨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少书上和文章里都引用恩格斯的话这么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或“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认为,这些说法未触及到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因而作为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定义是不确切的。列宁说得很清楚:“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又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恩集西欧二千多年来辩证法历史发展的精华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加以扬弃而创立的。恩格期在《反杜林论》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恩选集》第3卷,第51页)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费尔巴哈论》等著作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灿烂光辉。第一次制订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在马克思以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在他那里,辩证法的规律是作为思维规律硬加在自然界和历史上面的。因此辩证法所研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批判的全面分析中,不能得出关于马克思以来的辩证法不应当是最普遍的客观知识,形而上学终结后的哲学应向特殊文化方向发展的结论。文中分析了许多现代和当代科学的成果,在唯物辩证法理论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概括,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得到体现的情况及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未来发展,应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条件,系统概括新的科学知识;扩展和深化对特殊辩证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朴素辩证法大师,朴素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总结,探索其中的对立统一思想,对我们科学评价和批判继承这笔遗产,推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的杰作王端林恩格斯说过,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只有借助辩证法才有可能。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里,处处充满了辩证法,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坚持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列...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围绕对立统一规律展开的。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发展了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对矛盾特殊性的系统分析发展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把辩证法当作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应用上的贡献,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符合辩证法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其中以矛盾分析方法,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最为突出。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十分丰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理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正> 列宁在阅读黑格尔《逻辑学》时所写的《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是否包含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否构成了辩证法的完整体系?对此,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它是列宁批判地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丰硕成果,它科学地表述了辩证法的基础、原则、规律与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设想。为什么说《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设想呢? 我认为,首先要从这十六条要素形成的过程来理解。列宁构思和表述《辩证法的要素》,看来有一个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不断深入、逐步完善的过程。列宁之所以着手写辩证法的要素,与黑格尔没有将辩证法的环节讲清楚有直接关系。黑格尔是这样说的:“这个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判断的环节,通过它,那开始的普遍的东西从自身规定为自己的他物,它应该叫做辩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流行观点认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根本对立,但人们从未探讨这一对立的深层认识论意义。实际上,这一对立不过是人类认识两种理路的区别,即哲学与科学两种研究路径的分化。"辩证法"具有逻辑思维的内在本质,这种本质并不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改变,因而把"辩证法"区分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并不具有本质意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也是把哲学辩证法应用于科学研究,但这种应用也不改变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的本质在于"反思"而不在于"反映",辩证法本身即具有"颠倒"性质,由此才为科学发展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是周恩来辩证法思想的根本点,周恩来出色地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较早地解决并论述了真理标准问题,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而独特的论述,实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性原则的高度统一。周恩来的辩证方法中关于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和尊重容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辩证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查研究是贯彻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的立场是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既是指导革命的理论,又是指导建设的理论。革命要讲辩证法,建设也要遵循辩证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体说来,邓小平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特征体现如下:第一,这种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以唯物主义为基础,这是邓小平同志辩证法思想的首要特征。78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 (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和主观逻辑 (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的统一 ,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和一门具体科学 (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 ,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得法,可以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得到比别人要大的效果;反之,不得法,要花较多的时间,比较大的力气,而得到的效果却不大。是否得法,就看方法是否科学。唯物辩证法是搞好一切工作的科学方法,我们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得靠辩证法。辩证法归根到底是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从既对立又统一中去观察事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自产生和形成以来,就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多方面的攻击和批判。远的不说,只要就近指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就足够了。他们不惜花大量篇幅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国内,金观涛可算是照抄西方哲学家而公开否定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典型。对他们的种种论点加以全面澄清,不是本文的任务,本文要着重指出的是:唯物辩证法是理性的深层思考与睿智的表征,而绝不是“理性的毁灭”。为了说清楚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还是首先看看唯物辩证法的批判家们是怎样论述问题的,提出了哪些主要论据。胡克写道:“辩证法的一切规律的基本前提是:相信矛盾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和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这一物质世界之科学概括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传统体系,其实质是一个矛盾辩证法体系,它强调矛盾分析,即分析一综合法,忽略了系统综合,即综合一分析法,这无疑是一个缺陷。当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探讨系统辩证法的若干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唯物辩证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就系统的联系和发展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实践辩证法"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辩证法的研究要在有分析地吸取国内外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于克服现有研究的明显缺陷,自觉运用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努力实现对当代实践与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大跨度综合,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合理形态与当代形态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的理论框架.这种研究,对于直接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对于强化唯物辩证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辩证法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深藏于唯心主义体系之中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毋庸讳言,马克思早年曾热烈地追求过黑格尔哲学,但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之后,马克思不仅超越了黑格尔,而且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改造,创立了即包含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又从整体上高于黑格尔辩证法的科学思想体系——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