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谢觉哉来到苏区,为毛泽东做秘书工作。有一次,毛泽东要他写两张通知,他开始认为自己弄笔杆子多年,写通知有何难。于是,按照往常的写法,很快就把通知写好了。不料毛泽东看后,把他写的都删改掉了,一个字也没留下。他很纳闷。毛泽东和蔼地望了他一阵,只说了三个字:“你学吧。”谢老从这句话里得到启示:过去虽然写了不少,但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的,现在要给工人农民看,对象变了,文风也得变。工人农民中不少人还不识字,给他们写的通知,一定要念起来听得懂。从此,他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文风,终于写出了许多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文采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正> 把公文写得生动活泼,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毛泽东同志关于文件要写得生动活泼,不仅表现在他的理论上,更表现在他的文件写作实践中,在毛泽东同志起草的文件中,比喻、借代、对照、设问、排比、层递、引用、讽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段,都运用得那么精巧、严谨、高超,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是一代伟人,还是文章大家。他用一句话概括了好文件的标准,"使人读得下去,读过后很舒服。"公文的最高境界,莫过如此。毛泽东还用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理论,指导我们如何写好公文。自己动手自己动手写公文是领导干部理所当然的工作,也是其领导才干的体现。毛泽东不但把亲自动手写公文的要求下发全党严格推行,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亲自起草了大量的公文,如通知、指示、命令、电报,等等,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  相似文献   

4.
<正>简短是当代公文写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及必然趋势,公文写作应力求简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反对党八股》)还指出:"要‘精兵简政’。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  相似文献   

5.
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袖,毛泽东高度重视公文在指导革命、推动建设中的作用。他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公文。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1964年,他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严厉指出:"有的人,自己不写东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是当代历史伟人,他的伟大源于历史,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毛泽东根植于这块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上,他的人格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华民族性格的滋养。作为一个伟大而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既是一个气度恢宏、睿智深邃,在斗争的狂涛巨浪中谈笑自若的政治家,也是一个运筹帷幄,料事如神,指挥千  相似文献   

7.
眼下又到了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有同志顺理成章,照搬照抄去年的年终总结、或依葫芦画瓢;有同志发挥出创造性思维,以自己以往的年终总结为基调,再参考旁人的年终总结,一番去粗取精,"剪刀加浆糊",也算是可以坦然地对组织有个交待了;有同志妄自尊大,高调"唱红"、淡定"打黑",对做出的成绩大书特书,却避而不谈缺点与不足;有同志妄自菲薄,于年终总结中再三自我批评,似乎一年下来就只是一直在努力,丝毫没有亮点与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作文要有详实的内容,内容空洞是习作的"大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篇作文写得具体呢?我认为克服作文内容空洞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一个"细"字;加上教师的具体示范;把所看、所想、所感、所悟的有真实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张军 《领导科学》2007,(2):38-39
给领导写讲话稿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无法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何把领导讲话稿写得精彩,让领导满意,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结合我写讲话稿、读讲话稿的一些经验教训,我认为,写好领导讲话稿要培养四种感觉。一、要有领导感当演员要演一个他所不熟悉的角色时,往往要体验一段生活才能找到角色的感觉。写领导讲话稿也一样,要想写好一篇领导讲话稿,就必须找到领导的感觉。一是要有领导的高度。领导的理论素养往往比较高,我们要想有领导的高度,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同志终身酷爱读书。在他的一生中,读的时间最长遍数最多、读得最熟的一本书是马克思、恩格斯著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到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间是1920年,毛泽东时年27岁。这本书他一生反复读过多次,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他几乎都能背下来。正是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成了毛泽东同志选择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次,彭真同志对我说:"我爱读诗,但不写诗。诗为心声,是感情的宣泄;诗又是艺术,要写好,没有功底不行。不能说我没有心声、没有感情,只是没有下过功夫,写不好。"他说这话,是中肯的。我曾目睹他读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时的专注与兴奋。他还与我共赏过瞿秋白的诗,并对我逐首讲解诗中的含意和秋白当时的心情,颇有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至于他说不写诗词,并不确切。至少我见过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善于评论历史人物,古为今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他还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不可沽名学霸王”。 当时,毛泽东在北平。有次他观看梅兰芳演的《霸王别姬》。回来路上,对  相似文献   

13.
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条规定:"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  相似文献   

14.
罗忠贤 《秘书之友》2007,(11):17-20
著名学者胡适对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说:“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胡适治学严谨,他对毛泽东文章的褒奖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大师的真知灼见。最近我重读了四卷本《毛泽东选集》,更觉得胡适所言不虚。毛泽东在学问上的精深功力、透彻悟性以及天才般的文学修养,不仅使他的著述浸透着一种拿得起、放得开、  相似文献   

15.
正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把领导干部有效地开展工作比喻为"弹钢琴",并提出"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会‘弹钢琴’"。他强调,"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弹钢琴",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  相似文献   

17.
<正>按惯例,凡年终岁末,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总结今年,筹划明年。如何把一年一度的老总结写出新花样,是对办公室人员写作能力、工作作风的考验和检验。一、工作总结的定义及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给总结的作用和意义下过精辟的定义,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还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但指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参谋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军用公文写作能力已成为一项基本技能。参谋是首长的耳目,是军事工作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业务要求是新"六会六能",综合要求可以概括为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蹲下去能帮带、走出去能协调,这其中的"写"就是一项基本功,作为参谋,经常同军用公文打交道,很有必要掌握军  相似文献   

19.
被捕时十分冷静姚文元是在被通知到怀仁堂开会时被捕的。那是1976年10月6日下午3点钟的时候,机要秘书郭木文将一份紧急通知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根据华国锋同志的建议,兹定于10月6日晚8时在怀仁堂二楼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主要议程:一、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二、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保护措施。因部分文献需要改动,请姚文元同志列席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汪东兴(签字)1976年10月6日就连老奸巨猾的张春桥看到这样的通知都未引起疑心,而姚文元看后却有些犹豫,觉得此事有些“出格”。他认为“…  相似文献   

20.
经营品德     
<正> 一位中国母亲到日本去看望儿子,住在儿子的寓所里。有一段时间,儿子出差在外,母亲天天收到一份通知,因为看不懂 日文,心里很焦急。儿子回来后,她把一叠通知单交给儿子,问他上面写着什么。儿子查看过所有的通知单后,笑着告诉母亲 这是自来水厂寄来的,上面写着:“尊敬的用户,我们发现您在这个月的用水量激增,可能是水管漏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