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情》2024,(4):52-53
<正>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开展以来,青羊区全力保障普查所需的人财物,按照普查登记相关要求,分阶段安排普查任务,并结合基层情况,积极探索“普查+”工作方法。普查+试点主动反映基层普查情况和经验青羊区先后承担了五经普国家级专项试点、省级基本单位清理专项试点,并在市级五经普综合试点中承担解答任务,先后形成了工作报告、问题清单等试点成果,撰写了课题报告和思考研究。试点期间,先后接受了国务院五经普办调研组和省市多次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准备工作开展以来,四川各地强化普查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德阳市】“八大专项行动”备战“五经普”为落实“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工作要求,德阳市规划实施了“千人联千企”“转企升规”等“八大专项行动”,实行“项目+清单制”管理,为“五经普”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5月,春光依旧明媚,热情洋溢的夏天亦缓缓走来。在湖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国家综合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5月15日,湖南省政府成立了由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殿勋任组长,副省长周海兵任副组长,湖南省政府办公厅、省统计局、省委宣传部等36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成员单位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要求,我国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并首次将投入产出调查内容纳入经济普查统筹组织实施。统筹开展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原有投入产出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在调查组织实施、调查单位管理、调查表式、调查方式及报送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统筹开展两项调查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安南  余桂南 《四川省情》2023,(11):54-55
<正>前一阶段,通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策划和努力,四川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得到贯彻落实,数据处理软件研制等工作进展顺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以下简称“两员”)选聘与培训效果明显,普查工作责任逐级落实,单位清查工作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周荣斌 《四川省情》2023,(12):53-54
<正>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单位清查开展以来,成都市武侯区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克服单位难找的困难,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强化工作机制武侯区高度重视五经普工作,将五经普列入区委工作要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全区上下均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五经普领导小组并组建普查办公室,同时提出要建立“七应七尽”工作机制,即应培尽培、应找尽找、应登尽登、应归尽归、应优尽优、应联尽联、应调尽调,最大限度找全单位。构建自上而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对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全方位了解新时期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新变化、新特征具有深远意义。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全面、准确地搞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将为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利用大数据提升五经普数据质量1.使用大数据应坚持的基本方向。一是充分利用统计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工作开局稳、工作实,各地积极行动,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提前部署基本单位清理工作,加大督导力度,扎实推进“五经普”各项工作。【泸州市】“四个狠抓”推进基本单位清理专项行动基本单位清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泸州市以查清、查全、查准、查实地域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为目标,坚持“四个狠抓”,大力推进单位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林岚 《四川省情》2024,(1):57-58
<正>2024年1月1日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的普查登记工作将全面开启。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经济普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此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年为第五次。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在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省经普试点办、东莞经普办和东城区经普办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基本完成了原定的各项任务。试点工作从6月初开始筹备,到现在已历时2个半月。这两个半月中,我们完成了制定试点方案、成立试点机构、宣传动员、业务培训、清查摸底、个体户抽样详查、普查表填报、普查表审核等各阶段的工作。这次试点起到了锻炼队伍,发现问题,探索路子的作用,为完善我省经济普查方案和组织方式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将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东统计》2008,(3):6-8
山东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普查试点是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关键.是经济普查全过程的预演和彩排.这次综合试点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投入大;二是重视程度高;三是规模大,参与人员多.这次全省各市经普办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起参与试点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统计与咨询》2006,(6):4-5
自今年9月下旬召开全省农业普查工作会议以后,全省上下积极推进落实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总体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正式入户登记奠定了工作基础。一是开展了专项试点。继海林市进行了省级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和各地进行了试点以后,根据我省大农垦、大林业的特点,又分别进行了农垦系统、森工系统、农业生产单位清查摸底的专项试点工作,为全省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锻炼了基层普  相似文献   

13.
宋艺 《四川省情》2008,(6):34-34
6月24日下午,四川省统计局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暨统计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郝康理等局领导全部出席。遭受地震严重灾害的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统计调查系统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四川固定资产投资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强力推动下,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已成为拉动四川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最主要的动力。其中,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等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而今,在投资强有力的拉动下,全省呈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造成了重大损失,随着抗震救灾工作重心的转移,灾区的重建工作逐渐展开,灾后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为水泥建材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据成都、自贡、泸州、眉山、南充、甘孜、广元、绵阳、德阳等市(州)调查显示,当前四川水泥行业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经济普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单位清查是提高普查数据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为正式清查打基础、作准备,重庆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积极探索单位清查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全国单位清查试点方案,于2008年,一4月先后在五区县开展了单位清查试点工作.开拓思路、创新试点方式此次试点涉及区域广、调查对象多,行业跨度大、单位类型复杂、工作任务重.  相似文献   

17.
《贵州统计》2009,(1):56-56
为切实搞好遵义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宣传月”的宣传工作,市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召开了普查宣传专题会议,安排和部署全市经普十二月及登记期间的宣传工作。迄今为止,由市经普办制作空飘气球宣传标语24幅,分别悬挂在老城纪念广场、市委广场、市政府广场、中华路人民文化广场;在两城区公交车上制作经普标语(每条主要干道线路1-3条标语)开展宣传活动;委托市移动、电信和联通公司,开展手机群发短信200多万条;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统计》2009,(2):37-38
为提高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确保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进度,解决目前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2月17日至19日,地区经普办举办了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网络版)培训会议。  相似文献   

19.
李海 《四川统计》2013,(12):36-36,38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入户登记。国务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已先后下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川府发[2013]9号)。为进一步做好经济普查宣传工作,提高普查对象对此次普查的认知度与支持度,本刊特开设“四川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记录”专栏,以实时发布工作进展,展现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并解读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廖进 《四川省情》2014,(12):59-60
绵阳、德阳同属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分列四川第二、第三位,是四川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一直以来,绵阳、德阳茌竞争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了竞争,形成了相互追赶的经济发展格局。但由于两地行政区域构成、所处区位、人口数量和产业布局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结构、工业重心和经济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