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仆固怀恩的一则考辨唐澜仆固怀恩是唐朝后期的名将,两《唐书》曾为他立传,详细记述了他的一生,但其中都有一段错误,影响人们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新唐书·仆固怀恩传》载:“未几,加太子少师,增户五百,第一区,与一子五品官。”这段记载令人费解.件固怀恩在当...  相似文献   

2.
仆固怀恩(?—765年),铁勒族仆固部人.是唐朝金微都督府都督.怀恩“年未弱冠,即蒙上皇(唐玄宗)驱策”,历事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安思顺,“‘皆以善格斗,达诸蕃情,有统御材,委之心腹.”安史之乱中,他与郭子仪、李光弼同为唐政府军三大军事统帅之一,而且叛乱的最后平定,是在仆固怀恩的亲自统率、指挥下完成.  相似文献   

3.
仆固怀恩之乱,旧史多以为是因其与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等人的矛盾和冲突,其实这是乱后唐代宗强化中央集权的产物,是唐室君臣的军将、蕃将恐惧症的重要表现,而仆固怀恩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则注定了他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4.
西安新见唐大历三年(768)《监朔方军使杨献庭墓志》,志文以安史之乱前后西域形势及唐蕃关系变化为背景,记载志主先后监军安西、朔方,参与名将高仙芝、封常清破大小勃律、收播仙镇等役,监朔方军平定仆固怀恩之乱收复灵州,印证了其时吐蕃—西域—中原的胶着关系,也为联系中西交通起重要作用的"吐蕃—勃律道"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5.
晚唐作家袁郊所著《甘泽谣》,为唐人小说集的上乘之作。《甘泽谣》在写作上,有个显著的特点,即每篇均以历史人物与事件为背景依托,从而构架故事,展开叙述。但是,其中的舛误,屡见不鲜,治唐人小说者,当特别注意。论文对其中所涉及的七处舛误,一一进行了细致考辨。这七处舛误,一是《魏先生》中李密降唐后所授官职为光禄卿,非司农之官;二是《素娥》中窈娘为武承嗣姬人,非武三思姬人;三是《红线》中薛嵩非潞州节度使,而是相卫六州节度使;四是《红线》中,田承嗣侵相卫,非薛嵩生前,而在其卒后;五是《红线》中薛嵩之任昭义节度使,非继承薛仁贵等之"遗业",而来源于史朝义、仆固怀恩;六是《许云封》中称李白为学士,实际上李白只任过翰林供奉;七是《许云封》中称天宝改元,东封回驾,二事之时间相差十八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策》、《史》、《汉》中22个语词进行考释,其中有的是新说,有的是正误,有的是补证,有的是溯源  相似文献   

7.
罗兴中 《老友》2015,(3):58
《老友》专家门诊: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有的已经做了手术(包括植入人工晶状体),有的正准备做。但术后保(养)护却各有说法,有的说术后滴消炎眼药水1周即可,有的说要滴1个月以上。对佩戴太阳镜,有的说只要戴1个月,有的说要长期戴,还有的说要忌口,不能低头、看书、看电视等。请问:白内障术后到底应注意些什么,应怎样保  相似文献   

8.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仆固部作为隋唐时期活动于漠北地区的九姓铁勒强部之一,主要活动于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北部一带,其活动中心位处土拉河由南向东转弯地,即土拉河以东和以北的河套地带。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之一的仆固部,与唐关系错综复杂,时归时叛。仆固部的向背,直接关乎到唐朝势力在漠北的消长。认真梳理仆固部与唐朝的关系,对于全面认识仆固部之兴衰、唐代漠北之局势、唐代羁縻政策之成败得失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写薛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这十首中第九首是《蒲东寺怀古》,第十首是《梅花观怀古》.作者创作这一情节,意义何在?有的说:这“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于是纷纷猜测:有的说这是法船(徐凤仪猜《赤壁怀古》);有的说那是喇叭(周春猜《交趾怀古》);有的猜测《蒲东寺怀古》是骰子(周春);有的猜测《梅花观怀古》是纨扇(王希廉).有的说:“十首绝句,其实就是《红楼梦》的‘录鬼簿’,是已死和将死的大观园女儿的哀歌.——这就是真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是我国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但是,它和《孔雀东南飞》一样,也有一个产生的时代问题为历代学者所争议:有的主魏、晋,有的主齐、梁,有的主隋唐;有的主名曹植(宋人魏泰云:“世传为曹子建作”,见《临汉隐居诗话》)有的主名韦元甫(宋人黄庭坚《题乐府木兰诗后》说:“唐朔方节度使韦元甫得于民间”。);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以来,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就不断地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抨击。有的说,《资本论》第三卷的生产价格论与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矛盾”;有的说马克思的转形程序有“错误”;有的说总价值与总生产价格相等、总剩余价值与总利润相等是“无法同时实现的”。近90年来掀起了好几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7,(9)
我在广州接受潜能培训时,老师出了一个题目:《爱的表达方式》,要求我们每人说一种,但不能重复。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可以用宽容来表达;有的说用鲜花和语言来表达;有的说痛苦一个人承受,快乐两个人分享,这就是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易传》中有三十个“子曰”,对“子曰”以下的文字,古今学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它们是孔子对《周易》爻辞的解说;有的较谨慎,认为它们保存了孔子关于《周易》的遗教,反映了孔子理解《周易》的倾向。这样,如何看待《易传》中“子曰”以下的文字,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易传》中“孔子易说”思想实质的探讨,说明它与孔子思想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体系,不应视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可信材料或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这部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先秦著名典籍,历来的研究不太充分,且传统的研究停留于校勘、辑佚、考辨、注释等方面。直到近十年来,《战国策》研究才在前人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更向深广度推进,而呈现可喜的新局面。一、《战国策》的性质《战国策》由于本身内容的复杂,历代学者对它的认识就存在较大歧义。有的将它归入史部杂史类,有的将它划归子部纵横家类,有的说它实是刘向“一家之学”。近年来,学者们对其书的性质更有新说,这主要有:1.史书兼子书说。如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下引同一人之同一著作或文章不复…  相似文献   

16.
《野草》所收的23篇作品和《题辞》,是鲁迅1924年至1926年陆续在《语丝》周刊上发表的。1927年4月经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列为作者所主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发行。鲁迅写作《野草》时,正值“五四”退潮时期,深感苦闷彷徨,如同作者在《<自选集>自序》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的情感历程。在这样的心态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在  相似文献   

17.
星期天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老师说题目是《我的妈妈》。一 听这题目,同学们可热闹了,个个喜形于色,都忍不住对前后桌 的同学说起自己的妈妈。有的说她妈妈勤劳,有的说他妈妈节 约,有的说她妈妈关心自己……只有我傻愣在那里。说来实在不 好意思,我妈妈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懒妈妈。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的《长恨歌》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而《长恨歌》中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历来受到人们的种种猜测和质疑,更有历代的作家学者对其作出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说是为尊者讳,有的解释说是为了"集中文字于主题",有的解释说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等等。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时间越往现代社会推移,解释者越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这句诗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野草》无疑是鲁迅极度苦闷和徬徨时期的作品。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时便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他还在题与《野草》写于同一时期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说文》540部,“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明代梅膺祚《字汇》在《说文》540部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214部,才是检字法性质的部首。这种把说文部首与检字法部首对立起来的看法,未必妥当。实则许氏所精心创制的540部,既是说解文字的文字学部首,也是供读者查检用的检字法部首。一、《说文》部首的设立《说文》将所收的9353个字,按小篆的形体构造,把具有共同表意部分(王力称之为“意符”)的字归为一类,共分540类。每类字就以这些“共有的表意部分”作为代表字,叫做部首。《说文》部首有的是独体字,也有许多是合体字,这些部首字以一定的形体,表示一定的意义,成为各部字的基本构件,在字形和字义两个方面统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