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上好作文指导课,更重要的是要上好讲评课。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作文指导,轻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学生不知道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各为什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评价,领略不到成功的愉悦感,同时,对作文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落实和弥补。这样激发不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下面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 增强写作信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起作文来,总感到无话可写,或茫无头绪,往往只是写上三言两语完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在指导时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以为习作指导课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应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增强习作信心。  相似文献   

3.
学生写作兴趣的形成往往取决于课堂作文指导的"有趣",亦即教师以引导的趣味艺术,提供写作情境和写作客体的兴味激发以及写作欲的强刺激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厌倦心理(对长期来作文指导不得法的反得以感)消和释畏。惧心理(怕写不好作文,评不到好成绩)才能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既是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写作教学策略的原则指导。如何实施写作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如何打消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如何开创学生写作新空间,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鉴赏同学作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都是作文讲评课中教师要考虑的问题。立足以上的思索,现就我在作文讲评课中的做法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目前,作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下水作文都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好方法。下水作文是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它既体现了与学生同甘共苦的人文关怀,又在写作上有了典范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教师与学生同时同地同话题作文时.仍然是教师写着教师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学生写着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仍然是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而教师指导学生最应达到的目标是:怎样把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用在所规定的话题和文体中。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实践了一种下水作文的方法,示范性极强,有说服力——以学生的作文为素材,有针对性地写下水作文。下面就其中一篇话题作文的写作作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教学实践当中,我发现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一个让我感到困惑的现象:教材里的作文指导讲究真实、自然,但也有些单一。按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也很难写得精彩;而课外的中学生作文选则显得丰富多彩,学生也爱看。于是我一直在想:教材里的作文指导和课外中学生作文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我发现,原来是作文选里的中学生作文用上了各种艺术手法(或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教学中,我们曾为学生无“米”下锅而犯愁,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我们又为学生有“米”,却不知道怎么下锅而着急。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激活孩子们的个性化感悟,引导他们抒发个性化的情感?笔者就这个问题介绍几种作文讲评课的课型。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只要教师一提起作文,教室里就是一阵叹息声,不少的学生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笔,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就是空洞无物。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习作,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掘作文的源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文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烛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笔者在创新写作教学研究的实践中进行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讲课同作文指导课一样重要,相比于写前指导,作后讲评要更有细心、更有耐心。评讲不仅是针对每个学生习作水平的指导,更是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发现后的反馈,是个性化极强的教学。上好作文评讲课,批改作文时就要做好这么几项工作:1.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批改记录。记录的内容很多:可以是遣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据此,我们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建立习作档案,采用“档案式”作文评价方式开展作文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受作文习惯的制约.受家长、老师、社会等各方面作文指导显性与隐性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走入模式化的机架中。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儿童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重重“绳索”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让学生在习作中展示多姿多彩、充满个性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觉得作文难指导,不愿教,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不愿学。“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句顺口溜从五十年代一直唱到现在。近十几年来,教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这种状况本应有所改变,但是事实却令人十分遗憾。这使笔者感到深深的困惑,同时,也为作文教学的前途充满忧虑。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关文章笔者看过不少.但都觉得很零碎,没有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采用启发性、合作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如何使语文的作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作文的评语着手,细致入微、潜移默化地来吸引学生对写作课的注意力。具体的做法是实行作文评语的"五个一点儿"。  相似文献   

17.
评语是作文教学里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点燃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恰如其分的评价,常常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指点迷津,明确改进方向,使得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批改学生作文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学生作文,写好作文评语。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表,词语贫乏,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言之无物,读来无味。现行语文课程改革中,特别注重作文知识的积累,重视作文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实践,要求学生拥有丰富多彩而健康的写作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写作过程一般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阶段。如何解决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其根本策略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即指导学生有效积累,有效实践,有效参与评改。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一些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文指导简单化、模式化,学生写作激情普遍不高,甚至有厌写、怕写情绪,学生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缺乏精雕细琢,写作水平很难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感情要真挚,注意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独立的写作意识。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