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起了斯诺     
文刃 《老友》2006,(10)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斯诺。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熟知的名字,特别是我们这些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无不知道他多次来过中国,而且几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并与之长谈。  相似文献   

2.
1949年8月到1953年10月,我担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和秘书工作,其间耳濡目染,伟大、平凡的人民领袖毛泽东的一些生活小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王斋 《社区》2003,(24):41-41
毛泽东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战争年代,以他的身体状况和特殊经历,83岁已是高寿,这其中医疗保健起了关键作用。长期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了毛泽东当年一些生活习惯以及保健之道。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总结我党之光辉的战斗历程时,曾经说过:“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如今,当我们欢庆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周年之际,回顾过去之历史,恰如周恩来曾经说过的是多灾多难,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5.
金鞍  刘咏 《今日南国》2005,(23):120-127
1940年6月1日吃晚饭时,毛泽东对陈嘉庚说:“陈先生请多包涵,我毛泽东没有钱,菜是自己种的,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特意送来的。”。  相似文献   

6.
工典 《今日南国》2014,(9):22-22
毛泽东为何能为统帅 毛泽东自己说过:“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5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J/、JH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相似文献   

7.
我将毛泽东诗词确定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课题 ,是在上世纪 80年代之初。此前 ,我对毛泽东生前亲自校订定稿的 42首诗词 ,作了相当认真、深入的阅读与钻研 ,对研究这些诗词的文章、论述、笺释 ,也尽可能找来读了。我确实认识到 ,毛泽东诗词内蕴异常丰富深刻 ,艺术成就非常之高。柳亚子推崇毛泽东为我国千古第一词人 ,论定《沁园春·雪》为我国千古第一词作 ,郭沫若咏赞毛泽东“经纶外 ,诗词余事 ,泰山北斗” ,都是言之符实的 ,是不可移易之论。中国诗词 ,有悠久的历史 ,有过极其辉煌的发展时期 ,逮及近、现代 ,虽未断流 ,但那景况确也明显地日渐…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六年冬天,著名女作家丁玲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同志赋《临江仙》词一首相赠。其后,丁玲又经常与毛泽东同志接触,毛泽东同志对她及其作品有过许多评论,还给她和欧阳山写了一封信,丁玲在谈到这封倌时说:“毛主席过去读过我的文章,并且同我谈论过。后来,他又读过我的文章,也同我谈论过。他对我的文章有过评语。虽然都是平常谈话,但我却把这些当成是从一位最高明的人,一个知音那里来的悦耳之音,常常铭记在心的。”(《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毛泽东同志评论丁玲作品的内容,丁玲在一些文章中提到过。我们把毛泽东同志对丁玲的有关评论加以综合考察,不仅可以看出他对革命作家的亲切关怀,而且可以看出他在评论人物方面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9.
细说苹果     
文武 《社区》2014,(27):50-50
我们知道,苹果含丰富的糖类,主要是蔗糖、还原糖以及蛋白质、脂肪、磷、铁、钾等物质,并含有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单宁酸、果胶、纤维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是世界四大水果(苹果、葡萄、柑橘和香蕉)之冠。但您是否知道,不同色泽及品种的苹果因含各种成分的高低不同,其保健功效也是有所差异的。  相似文献   

10.
黄亚东 《老友》2015,(4):68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已退休14年。读书看报是我的一贯爱好,我自费订了各种报刊,但最吸引我的还是《老友》,其原因是:一、《老友》开设的栏目多,所刊载的文章都与时俱进,对老年生活很有指导作用。如2013年3月《养生保健·保健问答》中《对老年性耳聋需要知道些什么》一文对我帮助很大。2014年7月,我耳朵突然嗡嗡作响。我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     
<正>理论上的"主体意识",通常表达为作为主语的"我"、"我们",但其中有自觉不自觉之分。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就是每当说到"我"、"我们"的时候,都知道或力求知道"自己究竟是谁?面对着怎样的对象和条件?有什么样的能力和需要?什么是必须担当的权利和责任?"等等,从而知道自己能够和应该怎样去做。这才是完整的、充分自觉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宗新 《老友》2009,(5):41-41
伟人毛泽东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自从有了孙儿鑫博,我才知道了当爷爷是个啥滋味。啥滋味?当然是千滋百味了。不过,"主味儿"有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讲过,人贵有自知之明。实践也说明,自己要知道自己,这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会经常遇到、要著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人生的一个大课题。一个人要自己知道自己,我认为最起码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认识自己,常有人这样说,“我知道自己能吃几两饭”,意思是说,他对自己的情况一清二楚,有自知之明。其实,要真正明白自己,不是一件小事:只有自己明白了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做到自信、自尊、自爱、自强;只有自己明白了自己,才能使自己始终微笑著面对生活,体会到生活充实而沉重…  相似文献   

14.
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培养人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在此,我仅先谈谈重新学习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关于人的培养问题的一些体会。我们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一向重视培养人、培养干部的问题,他在这方面有很多论述是很正确、很深刻的。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学习,更加需要善于学习。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开头就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59页)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所以毛泽东同志把它的论述认识论的著作,干脆叫《实践论》。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大特点,一是阶级性,二是实践性。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时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实践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曾是一位普通的中小学教员。毛泽东与卫士李银乔漫谈时说:“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呵!”①这是肺腑之言。1921年12月,毛泽东亲笔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情况调查表》中记载着他曾立志以教育学作为“终身欲研究之学术”,以教育事业作为终身之事业。  相似文献   

17.
刘日新 《中华魂》2008,(10):29-29
青年毛泽东在1917年署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第十八集中,对这篇文章的发表和当时毛泽东同窗们的高兴,有记载的镜头。大家知道,《新青年》是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等创办的传播革命思想的进步刊物。当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在文章中指出"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  相似文献   

18.
一代伟人毛泽东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对毛泽东同志永远怀着深深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摘自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二月初的一天,我们走进北京一条普通小巷的一座院落,朱拜望老一辈领导...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金融事业日渐兴旺发达,乃至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人们不应忘记中共第一家国家银行,以及第一个从事金融工作的领导人——毛泽东之弟毛泽民(字润莲)。1932年1月某天,时任闽粤赣军区经济部部长的毛泽民来到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走进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住宅。便问:“大哥,听说中央要我组建苏区银行是吗?“毛泽东笑着说:“润莲,你乐意从事这项新的工作?“毛泽民面有难色地说:“大哥,一无所有办银行,我有那个能耐吗?““我看你是能够胜任这副重担的。“毛泽东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也不容易,苏区几百万军民的家,柴米油盐酱醋茶,枪炮弹药梭镖叉,担子不轻啊!“他又深情地望了弟弟一眼说:“如果正式决定了,你打算怎么办?““那还用说,服从组织安排观!“毛泽民知道大哥对他的信任,临别时说:“反正你帮我出主意就是。“兄弟相视一笑,握手而别。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我们毛泽东文艺思想讨论会现在就要告一个段落了,是告个段落,而不是会议的结束。对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认真研究的会议,在我们省还是第一次召开。所以我说这次会议是个开端,而且是个良好的开端。我相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学术讨论将从这里进一步地展开,切切实实地研究。在这次会上,思想的解放,发扬学术上的民主,以及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