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近几年,随着“读思练”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归纳出“读思结合、演练升华”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徐元弟 《科学咨询》2007,(10):26-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本人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多年,深入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几乎是谈话、讨论、问答式的阅读教学形式;有的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是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还阅读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促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必须构建小学语文自主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革除传统阅读学习中的“他主”性弊端,强调阅读教学的“自主”性特征。这一“自主”包括阅读内容自主、阅读方法自主、理解内容自主、交流内容自主以及教师评价随学生自主等方面。下面就阅读课自主互动教学谈谈实践体会。一、阅读内容自主阅读内容自主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去传统课程强化大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切实打造有效课堂,也是众多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批注”作为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早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文章探讨的是能否把“批注式阅读”这种方法运用到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帮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使他们的批注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切创造始于思维的改造,因此"强化并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明确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应当初步掌握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予以交流的能力,以吸取优秀的文化,提升其思想文化素质,最终实现自身精神的发展。小学高段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对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语用”教学,是极为有必要的。鉴于此,文章将对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进行思考,以提出有效对策,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阅读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的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就是本人结合自身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朗读指导、有效提问、科学评价及读写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个“总是”,一个“一二三”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大。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还可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课文,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王大安 《科学咨询》2008,(12):27-27
一切创造始于思维的改造,因此"强化并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明确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鉴于此,我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文本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立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的优化,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是一般学生最后的语文基础训练与学习的阶段,高中语文基础的好坏,阅读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学生的高考,而且影响学生未来与文字有关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已实行高中新课改的省市,其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中超文本阅读有许多精辟论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方法、策略,拓展思维空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以阅读为基础,听说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阅读来促进。关于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同学急功近利,他们一头扎进应试教学的大海,在阅读教材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憋足了劲儿找训练“能力点”,结果呢,阅读教材被肢解得“千疮百孔”,而阅读教学自然显得支离破碎。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吕叔湘先生说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首先需要大量的阅读。“一学期读它80—100万字不多。”…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教学无疑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目前小学语文创新型阅读教学的现状还不尽人意,有效性还需要提高。1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现状从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阅读教学的创造性还很不够。学生学习上思维欠活跃,课堂提问少,提问的思路狭窄,而且学生的答问重复也多。教师教法呆板,常以一种教学模式去套教材,很少举一反三。教师过于受教学参考书的束缚,考试答案极其死板,动辄对学生的灵活答法扣分。再就是  相似文献   

16.
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优化语文阅读实践教学,一定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突出针对性,必须确立恰当的阅读实践目标,有机地渗入德育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优化、创新阅读教学结构,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全面地推进强练、致能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不仅包括课内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读书的习惯,收藏并与学生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五大模块--听、说、读、写、思,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沟通其他模块的基石,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课题《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及其培养措施研究》的研究中,总结出了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六步教学法”,其实就是中段阅读教学中相互影响的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有效地串联起了一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六步教学法”,小学阅读教学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什么是探究性阅读呢?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