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能源领域的政策规划薄弱,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缺乏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真正做到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才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本文从能源安全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借鉴西方能源安全战略实践,从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等角度,对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内在机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开发区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我国开发区事业的建设还被称为“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圣婴”.然而,伴随发展,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也日益严峻,尤其是管委会法律地位问题现已成为困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积极寻找突破管委会法律地位困境的解决对策,不仅在推进开发区管委会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保障开发区事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而且,在健全我国立法体系,实现法制的协调统一和规范行政授权过程及完善行政主体理论方面同样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3.
袁光亮 《职业时空》2009,5(1):149-151
虽然零散的社会工作法律规定在我国长期存在,但由于缺乏统一而完整的法律,社会工作法律的涵义和体系并不清晰。为此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社会工作法律的涵义,并从调整对象、组成部分和法律渊源三个角度较为清晰地勾勒了我国的社会工作法律体系。同时,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集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务模拟三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开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法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能源运输通道,在我国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由于区域外大国的介入、周边国家对南海能源的争夺以及海上油气开采技术限制等诸多因素,南海的能源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复杂多变的南海局势,我国必须增强能源安全紧迫感,加快南海能源开发,积极制定南海能源安全的战略对策,才能保障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能源合作一直是欧盟与海合会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首先,欧盟与海合会之间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的互补性,以及各自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构成了双方能源合作的动机;其次,欧盟与海合会之间建立的能源合作模式,则充分展现了权力平衡、制度建设、议题设置和认同强化在双方能源合作领域中的功能性作用;最后,欧盟与海合会能源战略重点的调整和转移,还展现了双方未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东地区蕴藏的石油资源品质好、埋藏浅、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在国际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地位,美国的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对中东地区的政策。本文分析了自20世纪初以来,伴随美国在国际体系中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中东地区能源战略的变迁。最后分析了美国中东能源战略的特点及其未来的走向,认为美国中东能源战略与美国的地缘战略、谋求霸权、军事行动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多维理论视域中的能源政治与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际能源政治及其安全的各派理论观点虽视角各异,但其相互间实际上是互为交叉和影响,并日益呈现出共同特征.随着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在能源领域的相互依存日渐加强,既竞争又协调成为国际能源政治的主流.由此各方越来越重视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及其国际机制的建设,主张通过国际合作与协调来实现能源安全,将维护能源安全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的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地区的儿少保护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健全,再到精进的过程;在实务中逐渐形成儿少保护的三级预防体系和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总结台湾地区的儿少保护体系,其呈现的特点有:行政当局主导,民间协力;全民参与,多元通报;依托社工,专业服务;倚重量表,专业决策;家庭为中心,注重预防.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儿少保护工作经验,进一步发展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完善服务输送体系,以及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儿童侵害举报机制.  相似文献   

9.
法律体系是衡量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巴林作为中东民族国家建构体系中地缘、社会与文明实体的重要一环,尽管面积不大,人口较少,但其法律体系却在海湾地区具有历史悠久、体系完备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巴林法律体系历经四个时期:教法学家主导下的伊斯兰法时期、酋长管理下的部族法时期、英国控制下的混合法时期以及世俗和伊斯兰共生下的二元法时期.巴林法律体系的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理论形态与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政策体系,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机制创新,重点围绕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企业活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技术空间扩散机制和科技统筹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文化凸现、企业主体明确、市场导向突出、转化机制顺畅、扩散服务优化的技术创新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