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冬日的太阳特别受青睐。这天是星期天,我上街购物,偶然路过老城区共和西路时,只见老新华书店对面临街的台阶上一溜坐满二三十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很显然,老人们是被这暖洋洋的太阳吸引到一块的。看到老人们坐落街头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如果我们社区里多一些广场、绿地、公园或室内活动场所,老人们也不至于坐在街头晒太阳了。  相似文献   

2.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徐明贞  杨毓勇 《社区》2005,(14):30-30
社区陈连科今年70多岁,有脑血栓后遗症。1996年退休回到社区生活后,他称自己是“嫁给了社区”,两天不去看看、坐坐,就像少了点东西一样。和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陈老刚转入社区时,心里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但是,社区为退休老人创造的温馨环境,让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济南创建文明城市,大热的天,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拿着铲子走上街头义务清除“野广告”。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之后,老人立即来到社区,带头捐款200元。社区开展文艺活动,老人腿脚不便,就坐着敲鼓。此外,陈老每天晚上坚持到家属院里巡逻,有一天下雪,陈老穿好衣服正准备出门,儿子说…  相似文献   

4.
张登峰 《社区》2013,(3):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  相似文献   

5.
惠卿 《社区》2012,(13):28-28
安徽某市一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有居民家庭5000多户,其中退休人员1500多人。由于辖区远离市区,居民们每天要到市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报刊,需要转几路车,交通十分不便,社区里的退休人员更是期盼居委会能办个活动室,以满足老人们阅读报刊的需求。 某日的一天上午,社区里的几位老人正在居委会门口附近下棋,忽然被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喊进了社区,说是有特别任务。老人们进去一看,原来居委会真的腾出一间大房子,供老人们打牌、下棋等活动用。房间里灯光明亮、桌椅齐全,这让老人们异常欣喜。可是老人们的快乐享受,只有很短暂的三天时间。之后,这间活动室就闭门谢客、仍恢复原先办公的模样了。老人们事后得知,  相似文献   

6.
彭书会 《社区》2012,(7):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俞利娟 《社区》2012,(13):35-35
最初,对于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我的想法很简单——做好本职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但是主任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一次,我与主任和同事一起走访社区,和十几位居民促膝谈心。我们给每人发了一张意见表,让居民们写下希望社区可以改善的地方。几位老人来找我,因为老人们眼睛花了、手颤了,所以请我帮他们写。我问老人们对社区改善有什么要求。有位老人说希望能把路修一下,这样下雨天路就不会太难走了。有位老人说,  相似文献   

8.
吴娟  冯舒明 《社区》2010,(16):34-34
春天气候宜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南码头社区敬老院、社区第二敬老院共同组织了老人春游活动。在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防暴二支队队员的爱心护送下,老人们到位于青浦区的大型仿古建筑群大观园景区游览。一路上春景迷人,老人们欢歌笑语。  相似文献   

9.
张登峰 《社区》2013,(4):52-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上的呵护,心灵温暖了,精神也愉悦了。  相似文献   

10.
贾云  蔡鞠 《社区》2013,(1):25-25
江苏省苏州市竹辉社区共有独居空巢老人百余人,前段时间,竹辉社区内连发两起独居老人在家中不慎摔伤的意外事件,引起了竹辉社区工作者及楼嫂们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社区》2005,(20)
社区的体贴,无法替代子女给老人的关爱我们是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北干二苑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我们社区有位年过八旬的董老太。由于儿子媳妇忙于工作,没有与她住在一起,我们就承揽了老人的一切家务,数年如一日。董老太说起社区干部每每激动不已,话虽如此,但老人眼神中的孤单和落寞,能被我们读懂。今天的老人基本生存需求大多已不成问题。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慰藉,在这一点上,社区做得再体贴,也终究代替不了儿女在老人心中的位置。笔者认为家庭对老人的关爱,主要应该来自于儿女们。诚然,儿女们都很忙,现代人的压力确实不小,但是这不能作为儿…  相似文献   

12.
黄志强 《社区》2008,(13):30-30
最近,让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金塘社区老人们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老新村改造后建起了一个约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不仅如此,这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的管理大权还交给了老人们。这让经常到活动室活动的老人们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社区》2005,(10):3-3
别让公益活动变了味近些时,有个别健康咨询中心主动到社区居委会联系,为辖区老人组织“健康一日游”。最初承诺是免费去旅游,一听说是免费,社区居委会当然愿意“少花钱、多办事”。可是“健康一日游”后来却变了味,在活动中,这些所谓的健康咨询中心向老人们强行推销药品,骗老人买药。活动结束后,该中心的联系人也销声匿迹了。老人们投诉无门,社区只能背下这个“黑锅”。诚然,在社区资金、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商业单位伸出援助之手,协助居委会开展公益性活动,值得赞许。但是社区居委会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负起审查的责任。在筹备此类活动之初,…  相似文献   

14.
街居园地     
《社区》2007,(22)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老人节10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组织老人们开展外出游览、登山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使老人们度过了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老人节。当日早晨7时,该街道组织社区、村近200名老人集中在栖霞山脚下,  相似文献   

15.
李保 《社区》2014,(25):43-43
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建设街道的沿河社区,尽管破旧的房屋被火车站服装商贸圈摩天大楼紧紧包围,社区里也没有漂亮的花园,但朴素整洁、秩序井然的社区里时常传出老人们欢乐的笑声。因为在这个简陋的社区里,487名老人有一个共同的儿子一沿河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曾江华。8年来的真诚付出,让他成为了社区487名老人心中的“崽伢仔”。  相似文献   

16.
沈逸君 《社区》2012,(5):25
我工作的这个社区以拆迁居民为主,同时又具有老龄化特色,在这个社区里,老人不认字,似乎是一个被默认的事实。去年夏天,社区小组长在开展文明城市问卷调查工作的时候,获得了这样一个令我们颇感意外的信息:老人想学认字。当时,小组长们把问卷和宣传资料一一发放入户,很多老人不认字,小组长便要耐心且周而复始地进行解释,这时,有老人开始提议:让社区干部开个班教我们识些字吧。  相似文献   

17.
社区中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充实了单身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法填补他们情感生活的空虚,也无法满足他们生活上的需求。如何让这些老人过上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静安区的老年交友沙龙成就了很多单身老人美满的晚年婚姻。静安的老人们都觉得,自己的需求能够随时得到满足,身边有各种符合自己需求的组织在帮助自己,自己生活的社区是和谐的,而和谐就是大家都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当中各得其所、得到尊重和生活愉快。而成就老年交友沙龙的就是被人称为老娘舅的柏万青。  相似文献   

18.
黄原  胡绍铮 《社区》2013,(4):38
今年93岁的杨大挺是一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敬老院居住了11年的老人。和我们对敬老院的老人习惯上的认识不同,杨爷爷总是乐呵呵地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加敬老院的各种兴趣小组,还常常为院里献计献策。在敬老院的各种活动中,杨爷爷总能用最贴切的话语道出老人们的心声,大家都称他  相似文献   

19.
钟书 《社区》2005,(23):44-46
文中的主人公王国征让我们转告社区的干部们:假如在你们管辖的社区里有“红姑娘班”这样的老人,请你们替我好好地善待她(他)们。她(他)们的过去实在不易,我欠她(他)们的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20.
龙仲英 《社区》2012,(28):25-25
2011年8月的一天,社区刚刚施行为80—89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为了让适龄的老人们尽快领到钱,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上级部门要求社区包户的工作人员在一周内必须联系到老人.并把津贴发放到本人。社区的老年居民多.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每天除了入户就是打电话.联系老人及子女尽快来社区领高龄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