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收益理论为基础,对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非传统收益进行了分析.拟建立的中印自由贸易区可使中国和印度除了获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传统收益外,还能获得获取政治收益、发信号、增强谈判能力、提供"保险"、建立协调机制以及改善国家安全等非传统收益.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以积极的姿态改善两国关系,力挽狂谰地推动双方多领域的合作,步入了"重新发现对方"的阶段.随之,经贸关系得到了可喜的发展.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将有助于提升双边贸易的总量和规模;中印区域经济合作利于实现经济上的互补,加快相互投资的步伐,开创"共赢"的局面;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印两国发展更加稳定的政治关系有着不可量化的作用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是人口和资源禀赋条件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在两国诸多的竞争领域中,服务业的竞争备受关注.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量上具有优势,但印度在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上的优势使其竞争力超过了中国.中印服务贸易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印度的歧视性制度和政策、两国文化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等制约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合作发展;迅速发展的双边贸易、渐趋密切的政治联系、优势互补和避免竞争损失的理性选择构成两国服务贸易的有利条件.两国应加强多边联合对话、加强两国服务贸易政策和制度制定的合作、构建互信互认机制、促进文化交流等,推进双方服务贸易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不足的矛盾,而澳大利亚有着丰富的资源,中澳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较强,为了进一步发展中澳两国的经贸关系,两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2005年4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第一轮谈判,到2010年7月中澳双方进行了15次谈判,历经曲折坎坷,至今仍在进行。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中等强国经济规模远远小于中国,因此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可以利用的筹码并不多。本文将主要分析澳大利亚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演变以及在澳大利亚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蒙建交已经顺利走过60年的历程,通过60年的友好发展,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巾蒙两国已经建立起政治互信、经济互补、文化互动、外交互通的良好合作格局。两国不仅在政府层面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而且从民间角度在不同领域展开了大量的合作,睦邻友好关系有目共睹。双方经贸合作取得长足进展,合作领域涉及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经济援助和多边合作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澳文化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澳两国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异国文化增加了解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与外国文化的比较中对中国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并对中国文化进行一定的审视与反思。本文着重从中澳文化观念差异 ,中澳人思维方式差异和引起差异的原因所在这三个方面 ,对中澳文化差异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美贸易中的文化壁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敏 《天府新论》2007,(Z1):225-226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方式和产物。每一种文化都隐含着不同的社会利益,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等特征。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影响国际贸易活动。从思维方式、语言、价值观念三方面对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要进一步促进中美贸易的发展,必须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环境,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组织;制定贸易策略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培养出具有文化意识和知识的跨文化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杨捷 《兰州学刊》2007,(12):165-167
文章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德国统一后的对华政策与两国贸易的关系,从史实出发结合现实,分析了两国以"贸易"为核心的国家间关系.进而论证了影响两国贸易关系的积极和消极因素,集中反映了中德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由贸易区机遇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危机全球蔓延,西方主要贸易伙伴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我国的自由贸易区伙伴有望成为我国新的出口市场和新的投资目的地.抓住自由贸易区机遇在当下的政策解读,就是在制度供给上应尽快改善与自由贸易区协议不相符的政策环境,清理与自由贸易区协议不相符或相抵触的相关法规政策,尽快将我国根据自由贸易区协议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转化为国内法规.此外,根据自由贸易区协议,鼓励我国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对自由贸易区国家的投资,让更多的我国产品进入自由贸易区国家,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由贸易区协议带来的贸易和投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优势与互补性看中俄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与两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2006年,中俄国家年启动,两国领导人提出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增长到600-8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进一步挖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发挥两国间比较优势.通过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教等工具对两国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两国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中俄贸易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1.
从“清谈误国”到文化研究——魏晋清谈研究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清谈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化现象,历来研究不绝。古代的清谈研究多注重政治批评,近代以来始转向文化研究,并在清谈起源、清谈分期及流派、清谈内容、清谈之形式问题及清谈的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热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是我国进入新时期所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权益保护缺失。失地农民及其权益保护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复杂问题,必须以树立国民待遇理念为先导,通过优化制度安排,完善法律体系,落实相关政策,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学从19世纪兴起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然而围绕着比较文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争论却从未间断。虽然世界各国的相关理论家都励精图治,但这些争论仍未得到统一。原因是比较文学研究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学理上的局限性和缺陷,也就是说,都错把手段当目的,没有抓住比较文学的真正要义所在——比较的目的和意义的学理研究。理论体系的学理缺陷导致了比较文学始终与“贫困”相伴。只有弥补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理缺陷,也就是找到其应有的目的和意义,才能让比较文学研究脱离“贫困”。  相似文献   

14.
就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供需现状,通过深入村庄农户、田间地头,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召开座谈会6次,对青岛市11个镇、30个村、235人进行了调查访谈,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2份。调查表明,青岛市农业劳动者年龄群体偏大,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对基本农业生产技术认知程度差;传统种植方式更受到农民的关注;农民更注重与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根据调查分析,提出了针对农民需求,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引导、推动机制和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强农民多方位的参与,使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参与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真理标准的讨论为端正中国的学术航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在真理标准讨论的基础上,一系列被颠倒的理论被重新颠倒过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工作者正是在这场讨论的鼓舞下,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科学成就,拓宽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探索了许多新的问题,并获得一大批成果。真理标准讨论与3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是相互映照、相互发明的。  相似文献   

16.
博客的低成本、高互联性成为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理想工具。运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形成了一条知识价值链。知识从输入端进入,经过一系列加工、传递,最后从输出端输出,其间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巨大增值。分析并优化这条价值链可以帮助各类学校提高知识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并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文章运用知识价值链理论,分析了运用校园博客进行知识管理的活动,对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认为强调目标意识、不定期激活知识和绘制知识地图可以优化知识价值链,从而产生更大的精神和物质效益。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审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又是其中最具有问题性的论题之一。本文简要梳理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史,分析了该理论兴起的原因,并说明了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和建设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元代河南籍散曲家共10人,现存散曲作品247首。10位曲作家中,王恽、薛昂夫、滕斌等人的作品更显文采,姚燧、钟嗣成等人的作品更见本色。王恽、姚燧、薛昂夫、钟嗣成四家传世作品较多,在散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可称名家。其余诸家传世作品虽不多,但亦有可观。  相似文献   

19.
作者阐述了阿卡族的族源、迁徙过程、人口及分布,分析了阿卡族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东北大开发,辽宁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从国家政策方面探讨了辽宁的机遇,并指出辽宁大开发的条件和优势,从更新观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面临的挑战并指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