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当加强对学术写作不良失范的扼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写作不良失范是学术写作中有意违反学术规范并试图从中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其种种表现败坏着学风文风 ,影响学术期刊的声誉。学术期刊是传播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主流媒体 ,同时承担着学术质量把关的重任 ,应当从学术道德建设、完善学术写作规范、加强编辑学术意识以及开展学术批评与制裁诸方面对学术写作不良失范行为坚决予以扼制  相似文献   

2.
明代考据学者对明代空疏学风的学术批判,具有求实求真之考据精神;并且他们在求实考据之学术研究中强调博学与博证;以通经明理为目标,大都极重小学的研究与考证;注重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学术规范建设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明代考据学不是明代学术思潮的主流.但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明代考据学在学术史上承前启后,推动了传统考据学的发展.成为传统考据学走向鼎盛的枢纽.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学术界反复呼吁的学术批评,去岁以来终于有了若干实绩。一些报刊上批评与反批评的文章多了起来。可以预见,学术批评与世纪末的反思心理相呼应,将使’98的学术批评呈现热闹景象。学术批评复兴的背景,我想不外两个:一是十余年来学术界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人心态浮躁,治学有欠谨严,留下了一些“学术垃圾”或“文化垃圾”,若不予以批评,必将贻误后学。二是国泰民安,法制日趋健全,基于学术讨论的批评不再有被乱扣“帽子”之虞,所以一些正直的学者对“垃圾”起而攻之,声音由弱而强,阵容由小而大,终于有了不少胜绩。…  相似文献   

4.
伍铁平教授的《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是继伍先生的我国语言学第一部学术评论集《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和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学辨伪集《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之后,我国的又一部有关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的代表性著作。该书针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语言腐败现象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对于一些学风不正现象进行了义正辞言的批评。书中体现出的呼唤学术民主、捍卫学术正义之精神及难能可贵的学风与文风,对于语言文字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风建设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探讨和创新,学风建设的主体一专业教师能在其中发挥其他途径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导师履行学风建设职责的考评,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能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学术需要批评,但批评应遵循规范。何南林先生的文章对美国学者莫大伟(David Moser)博士进行了无端的攻击和谩骂,表现了非常不好的学风与文风。本文摆事实、讲道理,批评了何先生的错误言论,并呼唤真正的学术批评。  相似文献   

7.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5):F0002-F000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南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8.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2):F0002-F000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9.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0.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28(2):F0002-F000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28(3):F0002-F000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支持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和互相争鸣,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大学首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曾对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研究作过概略的评述。现在,我仅就上次学术讨论会以来,我校蒙古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以便交流学术,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共求发展,并请诸位批评指教。 1987年,在我校首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中外学者对我校蒙古学研究工作给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学风腐败的现象和学风腐败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有关责任,并论述了编辑工作的主要原理、内容以及编辑批评学在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了编辑工作在扭转不良学风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编辑在加强学风建设以及编辑工作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蒋寅同志在刊于《文艺理论研究》( 99、2 )的《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一文的第三部分“文学史学的成果检阅”一节中 ,对王锺陵先生的《文学史新方法论》作了“批评”。本文是王锺陵先生为此而写给他的一封信。此信虽重在对有关“批评”部分自身存在的概念混乱、逻辑不通、自相矛盾、自相抵触之处 ,加以剖示。然而 ,在这一剖示中 ,也对诸如原生态与遗留态的关系 ,理论建构的主客观关系 ,真实性与合理性的关系等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 ,作出了新的阐述 ,对于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错误意见作出了澄清 ;此外 ,还对九十年代以来 ,大陆文学研究界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讨论会的一些实况作出了说明。因此本文显然具有理论的和学术史的价值。另外 ,本文还批评了在一些青年学人中存在的一种浮躁学风 ,这也有其现实意义。即使是单纯对概念混乱、逻辑不通、自相矛盾、自相抵触之处作出的剖示 ,实际上乃是对如何将学术文章写得严谨周密的、结合了实例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王锺陵先生写完《就〈鸟瞰〉一文的部分内容复蒋寅同志书》 ,本着治学为人光明磊落的精神 ,首先就将此信寄给了蒋寅同志。一个多月后 ,王锺陵先生收到了蒋寅同志的回信 ,王锺陵先生就此回信又写了一信给蒋寅同志。王锺陵先生在信中对于应如何正确从事文学评论 ,如何展开学术争鸣 ,对于一个学者应具有何种素质 ,都结合实例作出了深刻而又较为全面的阐述 ,这对于纠正学界 ,特别是少数年轻学人中存在的不良学风 ,有其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学术文章应如何写得严密、规范 ,又进一步结合实例作了阐述。此外 ,本文还对如何认识神话 -原型批评、新批评等一些理论问题 ,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唐代史学批评显示出多种样式和不同的风格,有唐太宗对十八家晋史那样激烈的批评,也有刘知幾《史通》那样系统而全面的批评,还有散见于杂史、笔记中的批评。杂史、笔记中的史学批评,包含着作者们的史学意识与史学批评意识,以至于鲜明的追求信史的目标。其批评的对象,有关于史家言行、史书价值方面者,是谓史学批评之常态;也有关于学术门类、史学流变、学风转换者,则显示出史学批评的深入和特点。综而观之,唐代杂史、笔记中的史学批评呈现出极为活跃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学术批评,较多的是对于抄袭、剽窃的批评,而思想性批评较少,即使有一些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学术批评可分两种,一种是技术性批评,另一种是思想性批评。思想批评可以使学术探讨深入,可以使理论不断地趋于完善,显然思想性批评对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有更重要、更深刻性的作用,是需要竭力提倡的。因为社会体制的原因,导致学术泡沫化,这是对学术事业发展的一种极大的危害。事实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危害,那就是对思想的重复或咀嚼。思想性批评可以对第二种危害起一定的治疗作用,拓宽学术的视野,推动学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本期发表的《与友人论学书》,是张岂之教授同几位学人探讨学术问题的四封通信。通信中谈及的学术问题主要有: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同宋明理学的关系;同理学相关的关学的产生、主要人物、著作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关于编写《中国思想史史料学》的一些设想;关于学风及其他问题。关于学风问题,作者认为:在教育中如  相似文献   

20.
《古史辨》不但是一部理性考辨古史的文集 ,而且也是一部自觉批评史学的文集。《古史辨》不但开创了一种科学考辨古史的运动 ,而且开创了一种自由批评史学的风气。《古史辨》乃是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人文学术界最有影响 ,并且最为成功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它集自由的学术讨论与理性的学术批评于一体 ,许多方面都对文、史、哲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