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劳动争议仲裁院是该市首家挂牌成立的县级劳动争议仲裁院。2009年7月挂牌成立以来,该院夯实仲裁基础,优化办案程序,创新调解方法,提高办案效率。一年多来,该院共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16起,其中化解突发性群体劳动纠纷27起,跨省处置集体劳动争议3起,调解结案率达60%以上。累计为劳动者维护工资权益89.3万元,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2.
严把制度关,规范办案程序 制度是确保办案质量的后盾.德阳市坚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现对仲裁活动各流程和环节的有效监督控制. 一是行风评议制度,在结案后最大程度的收集案件当事人对案件办理质量的意见反馈,全面反映仲裁工作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办案人员自觉提升办案质量;二是裁决书审签制度,确立了裁决疑难、集体案件的评审规则以及裁决文书"两审两签"的签发规则,全面保障争议案件裁决质量;三是限时结案考核办法,将案件的限时结案率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有效解决了案件超期结案的问题;四是标准庭审流程,将法定的庭审程序全部归纳汇总,并加入仲裁员在庭审各个环节的宣告性用语和引导性用语,在全市统一适用,有效提升了全市仲裁庭审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江为提高劳动仲裁办案效率,确保办案更加公正,浙江省东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加快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案件追踪分析讨论,提高了办案质量,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从2014年1月起,东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引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为依托,将劳动仲裁案件从申请、开庭、合议和裁决到结案等流程均录入在线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案件的检索与统计效率,加大政务  相似文献   

4.
近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随后,为适应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新要求,人社部修订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加强仲裁机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规范各一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程序,提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文书质量和办案水平,省厅组织对原用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文书及相关法律用语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并结合办案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6.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领域现暂无全国统一性证据规则,既不利于仲裁活动便捷性与灵活性特点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办案实践,本文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证据规则的建立和运用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7.
一、武侯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实践 武侯区着眼"互联网+调解仲裁",推进以庭审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争议处置效能. (一)完善"三套系统"配备 仲裁办案系统.将办案过程细划为60余个功能模块,覆盖仲裁法定程序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案件办理的流程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短波     
青白江区大力提升仲裁办案质量成都市青白江区通过全面启动运行仲裁办案信息系统,实现了受理案件全程跟踪监督,形成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受理案件均通过仲裁办案信息系统运行处理,并将数据实时上传,仲裁系统办案率达100%。坚持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灵活运用矛盾冷却法、利益分析法等多种调解方法,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满意效果。与区人民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并在仲裁院设立巡回法庭,不定期开展劳动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7日公布并施行的《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规则》在很多方面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了细化规定,对仲裁实务操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引领作用。但同时要承认,《办案规则》如能引进《民事诉讼法》中比较成熟的一些规定,将更加有利于仲裁案件的程序处理,有利于劳动关系中双方权益的维护,便利民众申请仲裁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办案规则》中立案条件及部分程序问题作出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把加强仲裁人员能力建设作为劳动仲裁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中运用三结合工作法不断提高仲裁员的案件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办案效率和群众满意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广安市广安区人社局针对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的新形势,枧仲裁质量为生命,认真对待每件案件。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受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好评。该局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坚持严格仲裁程序及“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并采取“个察跟踪、微观管理”的工作模式.将仲裁审理工作重心前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郫县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根本目标,加强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成立了"郫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开通了劳动争议维权"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效率,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县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要推动仲裁效能的提升,既要注重硬件,也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仲裁文化是完善仲裁机构建设、增强仲裁信心、提高运行效率、提升队伍素质、健全运行机制的需要,要结合仲裁工作特点,合理推进仲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近几年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的大幅度上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庭审程序和方式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就江苏省的情况来看,部分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不准,庭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影响了仲裁权威和社会公信力,引发上诉和信访,既浪费了当事人的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也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如何在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优化庭审流程和方式,建立高效公平的仲裁庭审机制,实现仲裁程序的便捷、高  相似文献   

15.
祝玉林 《中国劳动》2006,(11):23-24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的内涵是什么,学界对此并无明确定义.实践中通常的理解是把行政职能从办案职能中分离出来,补充足够的专职办案人员,提供独立的办案场所并保障分离后的仲裁机构有专门的经费来源.那么,实体化后的仲裁机构究竟是什么性质,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从立法层面上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赵晓燕 《中国劳动》2006,(11):51-52
为了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行使仲裁权利,实现劳动争议案件快立案、快办案、快结案,体现公平、效率,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办法》、《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简易程序》《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实施便民劳动仲裁意见》。山东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在案前调解、立案、审理和仲裁文书的制作与送达等全过程中实施1…  相似文献   

17.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影响到劳动争议权利受侵害一方胜诉权的实现,事关劳动关系的构筑和稳定.因此,识别仲裁时效是不变期间或可变期间显得格外重要,即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否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延长是计算仲裁时效期间的一个关键问题.原劳动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劳部发[1993]276号)(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第30条明确规定了仲裁时效可适用时效中止的情形.但对仲裁时效是否可适用时效中断,<劳动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无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小鞠 《劳动世界》2017,(22):28-29
近日,人社部修订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以下分别简称《办案规则》《组织规则》).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修订两个规则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第一条为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以下简称争议),规范仲裁办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和纠正劳动仲裁员违反规定办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3月22日发布实施《广东省劳动仲裁员办案监督规定》(粤劳仲[2004]3号),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实施范围。劳动仲裁员(含兼职仲裁员)办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本规定。劳动仲裁机构直接参与案件程序和处理的其他工作人员,依照本规定执行。二、建立完善监督公告制度。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监督公告制度,将仲裁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和照片在公开场所公示。三、实施监督的原则。对劳动仲裁员实行监督,应当遵循以事实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