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韦森 《河北学刊》2007,27(1):82-88
本文对近代一些思想家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复杂社会原因的探索做了多学科的综合文献回顾。从而发现,依据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市场扩展理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等古典学者认为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分工和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桑巴特、韦伯和熊彼特则把近代西方世界的快速经济增长归结为企业家的追求和企业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史学家诺思认为近代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产权制度和现代经济组织;政治学家保尔·肯尼迪则把这一历史现象归结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多元化和历史机缘;而华勒斯坦等历史学家则从非决定论的理论视角讨论了近代欧洲兴起的天时地利。综观西方学术诸家对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解说可以发现,尽管在这个复杂的问题上存在诸多歧见,但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以及支撑法律制度工作的现代民族国家和宪政民主政治的生成是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基本原因之一,这一点乃是诸家的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2.
韦森 《河北学刊》2007,27(2):152-156
本文对近代一些思想家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复杂社会原因的探索做了多学科的综合文献回顾。从而发现,依据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市场扩展理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等古典学者认为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分工和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桑巴特、韦伯和熊彼特则把近代西方世界的快速经济增长归结为企业家的追求和企业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史学家诺思认为近代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产权制度和现代经济组织;政治学家保尔.肯尼迪则把这一历史现象归结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多元化和历史机缘;而华勒斯坦等历史学家则从非决定论的理论视角讨论了近代欧洲兴起的天时地利。综观西方学术诸家对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解说可以发现,尽管在这个复杂的问题上存在诸多歧见,但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以及支撑法律制度工作的现代民族国家和宪政民主政治的生成是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基本原因之一,这一点乃是诸家的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3.
韦森 《东岳论丛》2006,27(4):5-21,52
本文从“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相互作用和关联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首先提出,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接着,沿着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的分析理路,文章讨论了斯密动力形成的社会条件,并进而从财产的法律制度在资产形成和市场运行中作用机制的分析视角,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机制形成的制度环境问题。如果从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自发生成和不断扩展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就会发现,“布罗代尔钟罩”原来是那些阻碍“斯密动力”形成和发挥的社会安排和社会机制。因此,打破阻碍和约束“斯密动力”形成和发挥的种种“布罗代尔钟罩”,应该是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主要指向和动因。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难题”作为科学史界的著名难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通过对产权尤其是私有产权进行分析,把西方世界的兴起归结为有效产权结构的建立和实施。由于近代中西方产权形成过程的差异,产权保护观念和机制的不同,使产权不清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有效产权结构下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诺斯的产权分析框架给我们解释“李约瑟难题”即近代西方兴起近代中国衰落的事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全球化的神话与矛盾人类社会是带着不安和希望进入新千年的。近二三十年间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 ,即在生产不断发展 ,科技加速进步 ,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首先 ,这种变化给人们改善生存条件带来了新的机…  相似文献   

6.
互联的关系型合约、内生的制度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约形式和制度是市场范围和分工程度的函数在市场范围有限、分工程度低的经济中,人们之间的互动会更多地采取自我实施的“互联的关系型合约”的形式;在市场范围和分工程度都比较高的经济中,人们之间的互动会更多采取依赖第三方实施的“正式合约”的形式。因此,社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是不可移植的。在经济发展初期和分工不发达的阶段,过早地引入正式的制度,或者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分工发达的阶段,还主要依赖关系型合约,都达不到最优的制度安排。这个框架既可以解释东亚模式早期的成功,也可以解释后期的危机和转型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互联的关系合约没有根本改变,引入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未必会有效。扩大市场的范围从而深化劳动分工,打破市场的互联性和关系合约存在的基础,中国才能建立起有效的依赖显性合约的正式制度安排,中国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论晚清女子教育对我国现代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女子教育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建立具有多方面的贡献.晚清女子教育补充和完善了现代教育学制,扩展和丰富了现代教育的教学内容,启迪和深化了女子教育思想.表明了重视女子教育、建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女子教育体系、确立女子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机制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脱离传统"渐进一激进"的讨论模式,从分工演进的视角来解读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本文认为,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是分工与交易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即不断地以分工深化来推动交易发展,不断地以包括国内交换和国际交换在内的交易扩展来提升专业化深度和分工广度.中国30年改革的重点是改变社会对专业化分工的协调方式;而开放则是一个解除对分工发展的市场规模约束的过程,以及解除限制专业化发展的技术约束的一条途径.30年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发展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解除对分工和交易发展的束缚、实现分工与交易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个中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市场化起始于非公有产权的形成和个体化、非公有化经济活动的兴起。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是市场扩展 ,即市场作用领域的不断扩张和计划作用领域的不断收缩 ;二是市场深化 ,即经济组织变革和分工发展以及技术进步 ;三是产权变革 ,即非公有产权的迅速成长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重要结果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活动多样化以及基础性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因此 ,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给人民以自由选择和自由决策的权利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要尊重经济活动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述评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关于专业化分工和报酬递增研究思路的演变脉络,指出以专业化分工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于现实经济更具有解释力。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视角分析了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本文认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网络的扩展。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交易网络的扩展,各种交易费用迅速增加,为了减少交易费用,增加报酬递增,协调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集群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反之,集群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网络的扩展。最后,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受限于传统经济理论分工水平假定、生产与消费分离的分析思路,从分工视角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影响深入不足.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基于信息技术经济性质的分析,构建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内生的分工模型,分析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影响,结论表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来源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网络效应,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产生,并进入到有效率的迂回分工结构中促使分工扩展和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交织构成新型分工网络和经济组织结构,产生报酬递增的良性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东亚经济已有雄厚经济规模、良性增长机制、科技实力和发展趋势以及觉醒的亚洲意识诸方面,论述了东亚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东亚经济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画面,还是完整描述立宪运动带给国人的复杂感受、勾勒知识分子感悟立宪的心路历程等方面,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均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制度框架下产权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对于科技创新的速率和效果的决定性影响,产权法律保护和意识形态观念支持对于提高创新者的私人收益、消解知识产品利用的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以及促进近代西方国家的兴起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理论和进路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政治形势以及中国产业分工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分工与协调的视角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对进一步扩大中国有效市场规模、提高分工专业化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中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差异较大,需要破除“唯GDP论”,构建和完善地方之间分工合作的激励机制,以财税分享制度为抓手,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上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之间的差异化分工协作以及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的市场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张羲珍 《兰州学刊》2012,(7):158-163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农村发展是一个以分工为核心、经济组织演化为线索的制度变迁过程"的研究假说,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是包含人均真实收入增长的过程,而且也是被经济组织驱动并以此为特征的过程。具体来说,农村发展与经济组织强化、分工深化是统一的。农村发展是经济组织强化和分工深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强化和分工深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足以引起农村持续发展。而组织强化与分工深化需要管理协调和交易费用降低,显然这又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金融创新与深化,世界经济出现了金融化趋势,经济金融化取代了传统的经济货币化。进入90年代,金融创新的浪潮正席卷世界各国,金融衍生品猛烈地冲击着传统银行业务和金融制度。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1.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金融创新是在利润逐使下不断发生的金融改革。改革的背景:一是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主要工业强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70年代后,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①西方经济“国债化”,使各国资本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金融创新打下了基础。②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进并带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跨国银行的兴起。日益强大的国外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呼唤着  相似文献   

18.
500年来,西方实力首次处于相对衰落时期。近30年来,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了资本、技术、商品和人员的自由流通。产业的全球分工、制造业的外包和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给西方经济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欧美制造业普遍衰落。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为原则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推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新型国家利用比较优势,以低劳动成本和重商主义举措,吸收外资,消化外国技术,迅速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展开竞争。国际关系体系内部的力量平衡随之发生变化。美国不再拥有维持其全球性政治军事霸权的压倒性经济实力。中国的崛起动摇着现存国际关系体系的结构。当代欧美资本主义陷入新的危机之中。欧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进一步衰落,社会福利制度带来巨大的债务危机,这些都必然促使当代资本主义寻求变革。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科技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新常态视角入手,借鉴当代欧美国家高校科技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和特点,结合互动创新理论,分析高校科技与当地经济在实际对接过程中大学、企业和政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科技要以服务发展当地经济为主,高校科技与当地经济的合作要从资源、人才的互补式合作转为双赢的创新发展合作模式,形成激励机制,并从制度、组织和环境三方面提出新常态下高校科技与当地经济发展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是西方社会科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近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表明 ,经济学和政治学必须综合为统一的社会行为理论 ,才能有效地说明和解释市场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