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盐粮交换在西藏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在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或在平叛改革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种交换形式一直存在,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西藏经济状况,盐粮交换是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此作一概述,供有关方面参考。一、落后的西藏社会经济西藏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缓慢,平叛前还处在封建农奴制度时期。封建农奴制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贯彻中央一九八○年对西藏工作的指示以来,经过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纠正“左”的错误,调动了广大职工和农牧民群众政治和生产的积极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西藏现阶段的农牧业生产基本是自给半自给性的,商品生产不发达,商品率不高,满足不了工业特别是轻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料需要。西藏农业确有不少的不利因  相似文献   

3.
一、从金本位到银本位自西藏高原出现原始农业,就开始了传统的农牧交换。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产生了充当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藏文文字中有一种现象为我们寻找这种等价物提供了线索。在藏文中,“nor”既当“牛”讲,又是“钱”、“财产”、“财富”之意。与“nor”结成的词组有“nor gang”为牛的总称;“nor can”为富人;“nor bdag”  相似文献   

4.
西藏拉萨河畔的俊巴渔村在七十余年中经历生计变迁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捕捞为主、皮具制作为辅,生计边界明晰";第二阶段为"捕捞、皮具制作、农牧混合的多元生计";第三阶段为"旅游产业、运输业与多种经营共存".政治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是生计变迁的前提和基础;渔村交换网络贯穿生计变迁始终.多元生产方式的链接与主体选择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区域分工视角中的西藏产业发展和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自2003年始演化为具有发达经济体标识的"三二一"即J型产业结构。文章根据区域分工理论,从区域局部经济视角分析了该演化,认为西藏与我国其他省区的区域分工程度和水平是影响西藏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是近年来西藏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演化为J型结构的主要原因。因此,西藏产业结构政策不能仅仅依据区域自身或把西藏作为一个封闭经济体,而是必须要从我国整体经济的全局视角或区域分工视角来制定设计,而进一步推进市场深化将有利于西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扩大,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发展起来。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①以机器大工业  相似文献   

7.
罗布 《西藏研究》2004,(2):83-91
实现社会的现代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任何国家、民族和社会都不例外。西藏社会自进入 2 0世纪后也在内忧外患中先后出现了以清末新政开发和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旨在变革图强的带有现代色彩的事件和活动 ,但在总体上均以失败告终而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出发 ,对传统西藏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 ,试图找出影响和阻碍西藏社会实现现代转型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一书的经验线索,即波利尼西亚的赠礼制度、美拉尼西亚的库拉、西北美洲的夸富宴为主线,在不同的呈献体系中展现古式社会的礼物交换形式。礼物交换中普遍存在着的"送礼、回礼、收礼"义务,使得礼物形成一个流动圈,进而形成一个礼尚往来的社会。礼物之灵赋予礼物一种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共融的特点,体现了礼物的社会性、整体性。礼物交换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部落间、氏族间的行为。古式社会中礼尚往来的特点表现为:从非竞争式交换到竞争式交换、从平衡式交换到不平衡式交换、从被动交换到主动交换的发展,体现了莫斯的进化论视角。重新回顾、梳理古式社会中礼物交换的现象,明晰古式社会礼尚往来的形成、发展机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二、这个座谈会开得好中央考察组在林芝期间,主要就企业经营管理、能源开发、森林资源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先后视察了林芝毛纺厂、八一电厂、更张林场、西藏农牧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例,从共有资源、社会交换、交易三个不同的场域,考察了西藏拉萨市城郊巴日库村民的"吉度"行为及其意义,并在制度框架内总结了"吉度"的五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与庄园同时并存的是大量的村落。村落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处于不同时期。南方边境地区的居民某些聚落点,甚至还没有发展到村落阶段,某些则刚刚进入到居民聚居的村落阶段。至于牧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出现聚居情况就更晚。但牧区以部落为中心的三五户组合的小聚居,或定点放牧,或流动游牧,则出现较早。某些已进入农牧参半的定居村落,仍以意为部落的“德”(?)称之。  相似文献   

12.
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究其根源 ,自然地理所导致的发展环境约束是最基础的原因。因此 ,尽管 5 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但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仍十分薄弱 ,乡村呈现出整体的相对贫困状态。本文认为西藏农牧民增收与反贫困攻坚的基础 ,归根到底就是乡村建设。西藏的贫困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状态 ,对西藏贫困现象的治理也必须有一种综合、整体的系统思想。乡村建设正是从乡村农牧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从基础性和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扶贫行动和扶贫资源的配置 ,把扶贫行动与乡村社区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体现新阶段反贫困的深化和系统化 ,使西藏 2 1世纪的扶贫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内外有关西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历史、宗教、传统文化、西藏与中央政权关系、西藏与英、印关系等领域。相比之下,对西藏经济形态的专门研究要少得多。直到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注重经济发展,中国学者对西藏经济的研究才逐步加强起来。不言而喻,分析和理解西藏的经济,研究它的发展形态和演变过程,对于理解西藏的社会、政治、民族关系、文化和宗教是极为重要的。举民族关系为例,民族矛盾时常与各族之间的经济矛盾有关,各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资源占有、贸易交换)时常以民族矛盾的形式体现出来。在不少情况下,宗教集团拥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且积极参与经济事务。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派别。这个教派的僧人都戴黄色的僧帽,因此也称为黄帽派,或简称黄教。格鲁派是在所有藏传佛教派别中最晚出现的一个。它是由宗喀巴于公元1409年建成甘丹寺以后正式创立的。它虽然是最晚出现的一个教派,但它对西藏社会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下乡促成了村庄内部市场交换的产生.通过对村级集市和村庄内部生产交换的分析,认为村庄内部市场交换满足着目前乡村社会生产和生活上的分工与合作需求,从中衍生出的"团体格局"人际关系,并不是对原有的"差序格局"的打破、取代,而是在农业生产科技化的场景下,村民们获取社会资本和利益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当前,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概括地讲,一是保持农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力争2000年实现粮油肉基本自给;二是保证农牧民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本世纪末,使绝大多数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到小康,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对此,本文结合西藏农业特征和农村小康经济综合指标,就如何实现西藏农村小康经济的途径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虽然自人类社会最初主体间性就一直存在,但它被人自觉意识并成为哲学研究对象,则开始于现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语言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认识论哲学转向语言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主体间性问题的繁荣开始于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运动、哲学解释学、分析哲学以及人本主义的兴起,海德格尔通过"此在"与他人共在的分析,阐发了一种共主体性,推动了理论界对主体间性问题的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18.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十七条协议中的第九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第十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八年来,尽管西藏上层反动集团阳奉阴违,多方阻挠,以至到今年三月十日原西藏地方政府背信弃义全面撕毁协议为止,中央一贯忠实地执行了协议的  相似文献   

19.
原始交换与市场起源问题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红 《世界民族》2003,21(3):36-43
关于人类早期交换与市场起源这一命题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它涉及到社会分工、原始交换方式、市场的产生与变迁规律或者发展趋势 ,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同时 ,这一问题的研究 ,还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商品生产与交换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鉴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以及在目前国内商品和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状况下的现实意义 ,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回顾 ,笔者认为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交换与市场起源”研究关于交换与市场的起源问题 ,向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  相似文献   

20.
试论西藏的农牧结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牧结合这种经营形式是藏族人民充分合理利用西藏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高原地区农业的一种创造,也是西藏农业的重要特征。农牧结合这一经验,不仅在过去的西藏农业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当前和今后对发展高原地区的农业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西藏的经济结构、农牧结合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群众生活特点以及有利于农牧互相促进等方面进行分析,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