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家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逐年加大,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有效开展实行有效的监督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主建设水平、农民参与方式、农村会计制度和农村民主机构设置成为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的因素,采用对江苏省苏南苏北地区农村的实证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越来越成为各地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浚县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农业人口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县委、县政府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当做一项改善民生、惠及农民的全局性基础工程,积极进行谋划,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浚县实际的新路子、新方法.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何力 《决策导刊》2007,(5):29-30
近年来,大足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综合能力逐步增强,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但与其他先进区县相比,大足的现代农业实践仪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农业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墓是殡葬设施的重要组成构成部分,是公益性殡葬的现实化,对实现和谐社会和节约土地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是当代殡葬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殡葬改革的进程。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事件,为促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顺利进行获得理论支持,对当代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现存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便具备了必要性。选取重庆市作为调查研究的取样地,就重庆市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对策探析。探讨了重庆当前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纲寻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问题的应答策略。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的改进方向和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为重庆市目前殡葬改革遇到的困难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重庆市农村公益性公墓以及殡葬行业的合理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福利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的计量分析表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和村庄道路建设的不足分别显著提高和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而灌溉困难降低了专业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因此,今后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资,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尽可能将全天候公路延伸至农户门前。  相似文献   

6.
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改革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实现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运作方式的转变,但规模化的供水系统与分散的农户经营相矛盾,导致了农田灌溉市场经营机制失灵。在现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条件下,可以通过创新乡村治理,协调农户之间的利益,建立市场化的农田水利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18):23-23
4月29日,以向四川北川禹羌投资公司授信50亿元,与汶川羌禹投资公司签署意向性授信协议为标志,中国农业银行在四川、浙江、山东、河南、广西、陕西和甘肃7省(区)先行试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在成都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农行在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今年内在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8.
公墓是殡葬设施的重要组成构成部分,是公益性殡葬的现实化,对实现和谐社会和节约土地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是当代殡葬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殡葬改革的进程。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事件,为促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顺利进行获得理论支持,对当代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现存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便具备了必要性。选取重庆市作为调查研究的取样地,就重庆市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对策探析。探讨了重庆当前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纲寻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问题的应答策略。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的改进方向和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为重庆市目前殡葬改革遇到的困难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重庆市农村公益性公墓以及殡葬行业的合理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贵基 《决策探索》2004,(12):16-16
一、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六大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三是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经营管理水平。深化“小城镇经营管理年”活动.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0.
新政扫描     
《经营管理者》2013,(10):9-9
国务院发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9月下旬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重点加强建设公共交通、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生态园林建设等领域。明确在政府投入基础之上,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改革,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业内人士预估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迎来匕万亿元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11.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2):1-1
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2.
崔丙奎 《经营管理者》2012,(1X):329-329
中央近年连续颁布一号文件,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本文从统计学原理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统计调查制度现状,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期望能给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无疑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北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建立政府、市场、志愿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联合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应该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本省份和邻省份的农民收入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省份之间随着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纯收入的边际作用逐渐下降并呈现出收敛特征,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边际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并最终收敛。不同省份之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边际作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倒S型特征并最终发散。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军 《领导科学》2007,(1):14-16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问题。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最大的弱项,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的根源,是广大农民长期致困的重要原因。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宜宾市翠屏区谢坝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说起,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制作一探索。一、谢坝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模式考察宜宾市翠屏区谢坝村辖8个社,553户,1820人,面积7.2平方公里。谢坝村整合财政、…  相似文献   

16.
高层言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我们必须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  相似文献   

17.
王仔  辛华 《经营管理者》2008,(11):64-65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专家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表明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家媛 《经营管理者》2012,(11):218+216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农村文化建设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但对于较全国农村更为落后的宁夏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和迫切,本文从宁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决策探索》2010,(10):F0003-F0003
三年来,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该市坚持以生产发展为根本,生活宽裕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从实施“村村整治千村达标百村示范”工程入手,狠抓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树 《经营管理者》2011,(7X):260-260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乡镇企业以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顽强的生命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农村乡镇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