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文化在青藏地区的传播,正是儒家文化对青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的过程。而这种影响首先是通过儒学对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产生影响,进而对回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数民族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产生影响。一方面,儒家文化不断丰富、充实了各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内涵;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与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对儒家价值观不断认同、创新、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增进了汉族与青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相互了解与沟通,而且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以及不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仕麟 《阴山学刊》2007,20(1):85-89
在汉藏交往史上,儒家文化曾经对藏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儒家伦理的普世性倾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儒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思想主张符合藏民族需要的结果;是儒家文化本身的亲和力倾向对藏民族产生强大吸引力的结果;是中央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向藏民族灌输和渗透儒家思想文化的结果;是藏民族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自身向中原文明靠拢的结果;是汉族民众在与藏族民众长期的民间交往过程中,促使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思想直接在民间产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8日至16日在长春市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南朝鲜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25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与会学者以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主题,围绕着儒家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儒家文化对亚洲各国的影响,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宋东亮 《河北学刊》2001,21(3):115-119
中日两国现代化的不同 ,一直是学者们颇为关注的问题 ,近来从非经济因素的角度去探寻两者的差异为了一个颇显新颖和深刻的突破口。本文结合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等东亚国家成功的现代化 ,分析了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重点强调了儒家文化对现代化的合理因素、积极因素 ,但同时也说明了中日等国儒家文化的不同 ,认为儒家文化只有通过适应现代化的改造、发展才能获得新生 ,对中国的现代化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振星 《齐鲁学刊》2004,(2):110-112
儒家文化人格对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作为一对卓显的儒家文化人格符号,对《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李逵这对文学形象的孕育、塑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深层次上,宋江和李逵的形象不是《三国志演义》影响的结果,而是儒家文化人格浸润使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0年底基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前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博学多思、涉猎广泛,但对他早期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政治忧患意识、政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来较为深入地探讨儒家文化对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文化对古代朝鲜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文化对古代朝鲜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一方面儒家文化保住了朝鲜民族,使其作为弱小民族,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与国土完整绵延数千年;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也塑造了朝鲜民族,使朝鲜民族所独有的鲜明的文化个性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至今令世人瞩目,也因此使儒家文化真正成为超越国界、民族的普遍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代绘画艺术由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漆器纹样、瓦当纹样等门类构成 ,其中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数量多 ,影响大 ,成为汉画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此 ,本文对汉画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剖析 ,也主要依据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进行。汉代绘画的审美意蕴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阴阳五行文化、原始巫术文化遗存等多种文化精神要素构成。这些精神文化要素在汉代绘画艺术审美意蕴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虽有强弱不同的呈现 ,但是从整体上看 ,特别是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方针之后 ,随着儒家文化成为具有时代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0年底基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前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博学多思、涉猎广泛,但对他早期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政治忧患意识、政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来较为深入地探讨儒家文化对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儒家文化弹性与现代生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要继承传统 ,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 ,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生命力强 ,源于其保守与改良并存 ,反对极端、调和矛盾的文化弹性。儒家文化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必须与传统解构 ,复归现实 ,实现融入现代伦理和文化生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对中国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儒家文化从唐代开始就不断向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传播,并且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到了近代,代表农业文明的儒家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面前显得落后了,处于被...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0年底基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前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博学多思、涉猎广泛,但对他早期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政治忧患意识、政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来较为深入地探讨儒家文化时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孕育了中华文化这一屹立于世界文明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文化中,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塑造了我们的内在精神品性,外化成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环境、文治教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比如"孟母三迁".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观念态度、性格气质、行为习惯等都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兴趣喜好、性格气质、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这给我们启发,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塑造可以运用儒家文化,而且青少年具备适应这一文化要求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汹涌而来的各种文化正波及影响着现在的青少年,因此挖掘我们自身的文化精髓,将青少年培养成才,让其树立文化自信,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白鹿原》中的神秘现象、性爱关系描写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民之 《殷都学刊》2004,42(3):81-85
《白鹿原》被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 ,是新时期正面集中反映儒家文化的作品。作品中有许多对神秘现象和性爱关系的描写 ,这些内容可以从儒家文化来加以解读。神秘现象揭示出儒家文化后来被神秘主义化的某些痕迹 ;性爱关系的描写则反映了儒家文化对性爱的态度以及对人的最为隐秘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产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干地位。随着封建时代的没落和社会发展趋势必然转向近现代方向之时,儒家文化能否适应和如何适应社会潮流的走向,是我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值得深思的问题。另外,儒家文化虽导源于中国,但对当今的日本、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却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这一点亦为当前学术界所关注。那么,儒家文化在它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与西方强势文明的全面输入,儒家文化圈的既有格局开始发生裂变.在近代中西文明的大碰撞中,“中弱西强”的现实不仅动摇了中国作为儒家文化圈核心的地位,也使儒家文化圈中的各主要国家对儒家文化相继展开反思与批判,并分别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展开了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历程,儒家文化的影响渐趋式微.但从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考察,儒家文化圈正逐步走出历史发展的低谷,迎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光明日报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社科院承办的"2010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至28日在衢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内二十几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一些国家的5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在"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主题下,围绕"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儒家文化的创新"、"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这里说的是一个关于儒家文化的老话题,不过,本文希冀做到的是,把儒家思想在日本产生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作为文化切片,探讨一下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一、儒家学说在日本的不同命运日本是世界上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度。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在《日本人》中称:“几乎一亿日本人都是孔孟之徒”。①这说法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它道出了中日儒家文化的渊源关系。儒家文化传入日本的确切时期该在6世纪初,公元513年6月,百济派五经(《尚书》、《周易》、《诗经》、《春秋》、风记》)博士段杨尔赴日讲学,开儒学传入日…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之间的思想斗争,当代学人多视之为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斗争。这种看法自有它的道理。但韩柳二人都是儒者,他们都努力于丰富和发展儒家文化。只是由于两人的学风不同,对待异族、异域文化和儒家以外的其他华夏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他们在儒家文化发展道路上所代表的方向,以及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若从这一角度来观察韩、柳之间的思想斗争,也可以说是封闭、保守的儒家文化发展路线与开放、进取的儒家文化发展路线的斗争。这一斗争及其结果,对中国儒家文化发展史的影响至大且深。下面试述管见,唯识者正之。  相似文献   

20.
魏骅  尤吾兵 《学术界》2012,(11):65-73,283
死亡恐惧是人类的本能表现,而我们民族强烈的死亡恐惧更多是传统儒家文化塑成的。"恶死、讳死、慎死、哀死"是传统儒家文化对死亡认识的四个维度,而这又使儒家文化在生死问题上凸显出"喜生厌死"的伦理性格,也就是主要在这种生死伦理文化观的影响下,造成了我们民族对待死亡的强烈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