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思想是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和基金,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是由当代西方经济学和人口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也探讨经济条件的变动对人口演变的影响。早在30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W·B·雷德韦就正式提出了人口经济学的命题。如他在1939年发表了《人口缩减经济学》一书,后又为1951年出版的《张伯伦百科全书》撰写了“人口经济学”词条。1944年美国《南方经济学》杂志第14期发表的美国人口经济学家J·J·斯彭格勒的《人口增长经济学概论》一文,也正式使用了“人口经济学”这个学科命题。从此往后,西方学术界研究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论文和著作开始使用这一学科命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可以从新古典经济学、制度主义学派、新保守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研究和批评入手分析得出。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各自不同的路径及其原因。这些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贝克尔关于家庭对孩子需求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腾飞,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已趋于稳定,其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变化就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由于生育决策最终是在家庭内部做出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开始热衷于有关生育率的家庭经济决策的分析研究,他们以家庭为考察对象,争相探讨家庭收入与家庭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从而促成了具有“新家庭经济学”之称的当代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产生。作为一派学科体系,与宏观人口经济学相比较,当代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在对生育率的家庭经济决策方面确实做了较为深透的分析研究,其中不乏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如加里·S·贝克尔(Cary S.Becker)的家庭对孩子的需求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该理论最早出现  相似文献   

5.
家庭经济与生育的关系是生育经济学,也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80年代以来,它日益受到中国人口学者的重视,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家庭收入水平与生活方式,已被看作是家庭生育行为和孩子生产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许多西方人口经济学说逐渐被用于解释中国现实存在的人口问题,尤其是生育问题。在家庭经济和生育方面,经常被提到的西方人口经济学观点主要有:哈维·莱宾斯坦(H.Leibenstein)有关孩子  相似文献   

6.
储蓄与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增长从总供给方面对储蓄的影响以及从总需求方面对投资的影响,是宏观人口经济学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出发点。人口因素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早在三十年代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长期以来,西方人口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学者就人口  相似文献   

7.
<正> 一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是在西方人口学和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既然称它为新兴科学,就说明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还是比较短的。但对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较早的年代。如有的学者认为最早进行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的是意大利的乔万尼·保太罗(1544—1617年)。但第一次进行全  相似文献   

8.
<正> 1937年凯恩斯以《人口减少的若干经济后果为题(参见Keynes,J.M.“Some Econmic Consequences of a Declining Population”,Eugenics Review,April 1937),在优生学会发表了一次专论人口的演说。当时,欧洲人口转变已经完成,欧洲人口增长率日益下降。凯恩斯也终于看到这一点。人口减少对经济发展产生样后果呢?这时的凯恩斯已不同于1919年的凯恩斯,那时,他曾经热烈地宣传人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新家庭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说为理论前提 ,进行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分析。文章对家庭生育行为所具有自利性、理性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特征进行理性剖析  相似文献   

10.
家庭人口投资是决定育龄夫妇生育意愿、影响儿童文化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早在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这一范畴就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注意。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从家庭人口投资入手研究宏观人口过程的变动原因,更成为西方人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西方有关“家庭人口投资”的学说进行科学的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推动我国的人口学理论研究,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分析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西方主流的人口经济学理论,都把经济发展作为生育率下降的决定因素,尽管双方对“经济”的理解不同;还有不少西方学者否认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因为许多国家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论点。本文同意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又是间接的,而且影响的路径和中介环节是复杂多样的,它决定了生育率与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但并不能依此否认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本文总结了有关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分析理论,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说明了这一框架的基本内容,并运用这一框架对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 ,在老龄经济学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重点对计量标准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以飨国内学者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是一种很重要的认识理论与分析工具。均衡是从物理学引进到经济学领域的。均衡(equilibrium)和平衡(balance)有所不同。西方经济学所指的均衡,讲的是供求数量一致和价格均衡。而平衡是指供求双方所代表的社会劳动量的一致和价值量的平衡。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非均衡理论发展很快,这种理论对从瓦尔拉斯到当代的一般均衡理论中的供求一致提出否定,并强调数量信号。均衡理论和非均衡理论,都对人口学尤其是人口经济学有很大应用价值。西方适度人口理论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均衡分析和最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在我…  相似文献   

14.
一 引言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人口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探究和分析生育率的经济决定因素,提出了“生育率经济学”或“生育率经济理论”。最早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列宾斯坦。50年代,他借助纯理论的简单模型第一次阐明决定生育率水平或降低生育率的机制。他认为,夫妇之所以决心生育孩子,只是由于孩子的边际效用大于边际负效用。得自孩子的效用有三种:一是直接得自孩  相似文献   

15.
直至前不久,我国理论界对于西方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较零散的、泛泛的介绍性阶段。虽然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人口经济学家的著作,但还不曾有过全面、系统地介绍、评价这些思想观点的专著。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彭松建同志编著的《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一书,以其庞大的体系、流畅的文字,第一次全面地介绍了西方人口经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历史上就有先例 ,最近 2 0年移民新浪潮就像一百年前一样 ,具有经济特征 ,而不像西方舆论说得那样 ,有什么政治企图。从历史经济学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用政治行政手段规范调节移民政策 ,有利于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口思想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倪跃峰先生积多年科研与教学工作成果撰写的一部佳作。是一部从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出发、全面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人口思想的学术专著。从《纲要》的内容可以看到作者在学术上敢于排除极“左”思想干扰,勇于探索真理的作风。 《纲要》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克服和纠正了以往极“左”思想的消极影响,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评价西方人口思想。《纲要》把西方人口思想各主要学派和著名思想家的人口思想放到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考察和分析,从而得出既合乎逻辑、又具独到见解的结论。第二,与大多数同类著作相比较,《纲要》更加全面、系统地对西方人口思想展开了评论与分析。它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经济思想,而且还涵盖了对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和宗教学等各个方面人口思想的介绍与评论。《纲要》以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为宏观背景,更全面地展示和论述了西方人口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历史影响。第三,《纲要》对西方人口思想的论述和分析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这些特征使《纲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于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关心。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之多、争论之烈,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古典西方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许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但最早对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人们熟知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模型。因此,本文拟从马尔萨斯时期开始,介绍国外不同时期各流派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考察的只是宏观的人口与经济关系,而没有具体探讨诸如出生、死亡、迁移  相似文献   

19.
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质量的经济学探讨是人口质量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作者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质量观为指导,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现实的人口质量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一、人口质量存量的测定;二、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人口质量投资及其决定(微观和宏观)。分析中,作者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本的分析手段,并得出了若干颇有价值的结论。 该书初稿系作者1989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博览群书,好学不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该文在硕士论文答辩会上甫一面世,便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  相似文献   

20.
阿弗里德·马歇尔(1942—1924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原理》(1890年)、《工业和贸易》(1919年)、《货币、信用和商业》(1923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论述了对人口问题的看法,反映了他的人口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