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篇名著《桃花源记》与《瑞普·凡·温克尔》的异同点的分析,得出中美短篇小说的发源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像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 ,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经常被指责其文本只注重学术性本身的探讨 ,而缺乏对情感的关注 ,特别是其文本的语言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上述的观点未免有些偏颇 ,事实上保罗·德·曼不仅注意情感问题的探讨 ,而且将这种探讨置于理性的框架之内 ,创造了一种情感与修辞相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很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评伊迪丝·沃顿《伊坦·弗洛姆》的描写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背景、人物性格、性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姆》,展示了作品中富含的隐喻和象征描写手法及其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Kahneman)和美国乔治 -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L .Smith)因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方面的奠基性贡献而获得 2 0 0 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卡尼曼和史密斯的获奖代表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体裁与形式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两部小说创作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典型意义,两部作品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意义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怎样正确认识和看待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而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交通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常读常新的魅力在于作者以乡土文学的广阔视野和百姓语言“白话”,真实地记录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国情;在于作者“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使其深层结构所蕴涵的意义有一份天真,更有一份深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其人其作.  相似文献   

10.
选取16世纪英国作家约翰·多恩诗作和美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作品,从女性视角角度对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研读这些作品中,深刻体会英美等西方国家在近现代社会变革中女性的所属地位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吐温笔下 ,“汤姆”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小男孩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但却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入某一个类型 ,抽象为某一类典型 ,因此很难为“汤姆·索耶”这一形象下定义。这样 ,“汤姆·索耶”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更接近了真实。  相似文献   

12.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博学”的顽童。这一既矛盾又和谐的特点使汤姆显得更加可爱和真实。  相似文献   

13.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生命哲学与庄子的生命哲学有许多近似之处,但由于两人思想背景不同,他们的生命哲学又具有各自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纯粹的美国气质,标志着地道的美国本土文学的诞生与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马克·吐温小说独特的幽默艺术。第一,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不仅建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上,而且以当时美国的边疆生活作为根基,因此显得厚实、深沉、凝重与生动;第二,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是其幽默理论的具体实践,体现着幽默的内在品质,蕴含着丰富的闪光的真理;第三,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具有异彩纷呈的表现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有四种,而每一种又都是极具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趣而又意味深长 ,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而在美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马了·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译文的审美方面的问题,分析了审美过程中原文、译文、原文作者、译文作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内容与形式、修辞和意境、结构和音律三个组合层面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与法国前期象征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美国美利坚百科全书》、《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简明文学百科》等众多权威辞书中 ,象征主义这一辞条是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 (EdgarAllanPoe,180 9- 184 9)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伦·坡的诗歌、小说及其理论对法国象征主义尤其是前期象征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而反过来 ,法国前期象征派又是爱伦·坡走向世界的桥梁 ,是他们的努力才使爱伦·坡跻身于现代主义的先驱和文学大师之列。  相似文献   

18.
透过考察周代东封的历史背景来训释《诗·小雅·大东》的疑难词句,可知"小东"与"大东"分别指周的"东国"与"北国"。"舟人"指"貉国"之人,"私人"则指燕国之人。此诗作于厉王之世,王室贪暴引起了周东封诸国的愤怒,对这些关键词句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厉王失国史迹的研究。《诗·小雅·大东》绎释则从文本研究的角度逐字逐句贯通与深化了对此诗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9.
盖·威尔逊·艾伦致力于惠特曼研究 ,长达半个多世纪 ,业绩卓著 ,也引动了 2 0世纪的一批学者和批评家进行相关的研究 ,从而使惠特曼及其作品摆脱了文学艺术偏见和误解 ,逐渐为学术界和阅读大众所普遍接受 ,并使其创作遗产融入美国文学经典与文化资源的核心部分。但是由于“冷战”时期的历史原因 ,艾伦对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接受惠特曼的情况所知甚少 ,因此他的某些评价显然是政治性的误读 ,不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以其幽默讽刺的笔调,严肃尖锐的主题被誉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汤姆·索耶探案集》和《傻瓜威尔逊》为例展示他在一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鲜为人知的通俗面,尤其是他对侦探小说手法的部分运用和对完整侦探小说创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