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重 《社区》2011,(13):5-5
搜索发现,“乞讨”的网店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金额多是一元起步,乞讨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有自称创业没有本金寻求资助的,还有借钱买房娶老婆的。虽然大部分“乞讨网店”的卖家还销售诸如上网卡、衣服等商品,纯粹“乞讨”、“借钱”的只是极少数,但网络乞讨的出现,无疑已引发公众的纷纭热议,有网友就提出这样的网店应该马上封了。而我却认为,容忍“乞讨网店”也是一种善。  相似文献   

2.
王玉 《北京纪事》2010,(4):48-50
美味在舌尖上舞蹈傅小攀,可可芭蕾巧克力艺术沙龙的创始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丫头。2003年,毕业于电影学院,之后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创意指导工作。而傅小攀的创业故事则要从2006年说起。傅小攀在淘宝网上开了她的第一家巧克力网店——可可芭蕾巧克力艺术沙龙,寓意“美味在舌尖上舞蹈”。  相似文献   

3.
纪明国 《社区》2010,(7):30-30
“我一直想闯出一条自己创业的路子,但总找不到要领。通过听了他的创业经历,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创业理论,增强了创业信心。”听完讲座后,社区居民王长军感慨地说。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向阳街道纸浆社区“咱老百姓就业创业援助团”成员王家科为98名辖区无业居民举办了就业创业知识讲座,他在知识讲座上介绍了自己创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田虹 《成才与就业》2009,(20):63-64
职校生小李一直梦想毕业后开一家自己的店铺,经过几个月的悉心观察发现,时下“十字绣”已成为许多时尚女性的新宠儿,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大学校园.不时会看到女白领和女大学生在飞针走线,乐此不疲地当着“绣娘”。小李很看好这个市场,决定开一家专门经营“十字绣”的店铺,从而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叶子 《新天地》2016,(2):24-25
下岗再创业,原来是当托儿 2012年6月的一天,哈尔滨市某机关干部苏景龙正在家看电视,妻子顾秀洁领着一个年约40岁名叫倪莲莲的女人回来了.倪莲莲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策划师,她对顾秀洁说:“大姐,现在很多下岗职工都在创业,你口才好,形象端庄,做我们的宣传员,准行.”顾秀洁高兴地说:“我正愁找不到机会呢,你可帮了我的忙了.”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喜欢动漫玩偶和模型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潘曙就是其中之一。从爱玩模型、人偶到萌生自主创业的念头,从纵横驰聘的网店到固若金汤的实体店,潘曙凭着一股热情,一份纯粹的对爱好的追求,不断抢先占据"蓝海",在热烈的创业生活中收获满满。  相似文献   

7.
“电脑音乐”(Computermusic)———这个极富时代感的新词汇 ,它对从事电脑工作的人和搞音乐专业的人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电脑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音乐也在不断地向高科技靠近 ,“电脑音乐”使得创作者和演奏者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而它无论在严肃音乐领域 ,还是在通俗音乐领域 ,都显示出其日形重要的地位。在”电脑音乐”与常规乐器和人声全然不同的种种所形成的新的“音响环境”(Sonicenvironment)中 ,使得作曲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并且对今天如此繁荣的音乐文化市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力 ,丰富着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随着电子计算机性能的飞速发展 ,以及使用者的普及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音乐创造活动的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因此 ,越来越多的“电脑人”和“音乐人”都不约而同地关心起同一个话题 :何时我也能用电脑来“玩”或“搞”音乐 !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我叫刘玮,2000年毕业于上海华夏学院涉外文秘专业,现就职于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法务部。说到我“孝星典范”的历史,可能有些朋友还记忆犹新。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奶奶双目失明,母亲重病缠身,父亲是低视力残疾人。我,作为全家唯一的希望,坚持不懈地与命运作抗争,和父亲一起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为此,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表彰和帮助,使我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工作中的心得。有许多人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要找一份好工  相似文献   

9.
生逢“到处是机遇”的年代,有点能力、本事,或有点ambition(事业心)的人都有着“创业”的梦想,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那种愿将梦想付诸行动的人。寻找“备胎”回首自己所走之路,我觉得大学生在校学习时,为自己找一个“备胎”很重要。无论你有创业的打算,还是只想“今后有份不错的工作”,都应该为尽早融入社会这个大舞台而做准备、去积累经验。我是2001年考入大学的,那时,  相似文献   

10.
王晓磊 《社区》2009,(3):56-57
有这么一群“掌柜”,他们足不出户,买家却遍及各地;他们的店铺不在临街闹市,却收入可观;他们用即时聊天软件谈生意,通过快递公司下单发货,需要的工具仅仅是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他们就是经营网上虚拟商店的“网店掌柜”。  相似文献   

11.
高路  汤池 《今日南国》2009,(11):22-23
距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工作还无着落的毕业生们正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对于高校里奔忙在“学业”与“就业”之间的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创业”一词离他们还挺远。在当前各界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故事和心声,也向同龄人传递出颇多值得寻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怀念铅笔     
邵俊强 《社区》2009,(15):63-63
写东西离不了笔(别跟我抬杠说电脑,电脑是“打”不是“写”)。最初开始写字的时候,是用铅笔的。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幼稚的小手还握不动钢笔,只能用轻巧的铅笔进行涂鸦。铅笔最大的好处是落笔轻,易修改。使用铅笔的时候,还有两样必备的工具,一样是小刀,一样是橡皮擦。  相似文献   

13.
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接近-273.15℃)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就是辐射.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  相似文献   

14.
王建飞 《社区》2014,(10):16-16
“如果没有社区的帮助,我的企业不会有这么好的发展。”近日,江苏省沐阳县健伟羊毛衫厂老板王伟感慨地说。2013年4月,王伟响应号召返乡创业,准备创办一个毛衫厂,但因其本人长期在外,对沐阳的创业政策不了解,就向沭域街道长庄社区党总支咨询。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7,(12):53-53
人都说顾客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神”。可是,我偏偏遇到了这么多菜鸟级的“神”…… 1.一天,一个“神”打电话说:我昨天在你那买的电脑,我想看DVD碟,请问怎么看?  相似文献   

16.
赴澳大利亚留学生陈俊:上海大学通讯工 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上海通信公司工作,后决 定出国深造。 2003年2月经“中智留学”公司推荐赴澳 大利亚“Monah”大学就读“Master of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二年制硕士课程)”, 成绩优异,现已取得移民资格。 陈俊深有感触地说: “大学毕业生能出国 深造对他们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国外的 课程内容丰富,选择面广,要求很高,不刻苦 努力是通不过的。我曾将自己的作业题目发给 在国内‘IT’公司工作的同学看,他们根本不 相信老师会出这么难的作业题。所以,我觉得 留学很有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一路保送到博士毕业,工作三年后开始创业,不到三年就成功上市。顺利得像跑上了高速公路,“这是我们的主旋律。”杜军红说。  相似文献   

18.
"创业点心工坊"是我们曹杨职校极具人气的社团。首任社长郭莹宇如今已经在福建创业,经营着一家蛋糕房,她说:"这份创业的勇气和自信源自在曹杨职校念书时参加了‘创业点心工坊’这个社团。在社团的一年里,我改变了自己的就业心态,学会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更学到了创业者必备的素养,从而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那么,"创业点心工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团,何以让郭莹宇迅速成长?我和郭莹宇是同时进"创业点心工坊"的学生,就以她和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吧!  相似文献   

19.
丁愚 《成才与就业》2013,(21):44-45
他来自江西婺源,青少年时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他技校毕业在老家务农一年后,怀揣着梦想来到上海:到上海后他刻苦学习,拿到了维修电工高级证书,还参加了成人高考并被徐汇区业余大学录取;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上海市优秀农民工”“上海市2010-2012年终身学习优秀学员”,并享受户籍进沪政策。他说:“学习有助于工作,我要学习、工作两不误,将学习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自主创业,不仅是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就业的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的现代人应有三本“护照”:一是文凭类“教育护照”;二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护照”;三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类的“创业护照”。在上世纪末,国际教育界也曾做过这样的预测:21世纪全世界将有过半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