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本文对Fe-Si-B-Cu系软磁合金在中国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的技术分布、产品种类、主要申请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该体系软磁合金生产企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三维打印技术在中国专利申请情况作了详细的统计,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申请主题、打印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岛科技大学1985—2007年专利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收录青岛科技大学1985-2007年申请的256件职务发明专利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专利发明人、专利IPC分类、专利有效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显示,发明专利占申请总量的76.6%,发明专利授权占发明申请总量的26.5%.专利申请量最多的是C类"化学、冶金",占申请量的45.5%.发明专利授权的有效率为61.5%,有效期不足5年的专利占有效专利的78.4%.结果表明,学校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势头,2005-2007年专利申请量占全部申请量的40.6%;200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0.4%.反映了学校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已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竞争实力在迅速提升.通过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专利申请战略的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专利申请是为实现企业的一定战略目标服务的,其本身也具有相当的战略色彩。企业专利申请战略主要涉及到申请决策、申请时机、申请种类、申请范围、申请国别等内容。在具体的申请实务中则存在相应的策略。企业运用好专利申请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专利战略和开展市场经营活动,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科技投入与专利申请状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近十年来高校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专利放弃量等各类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科技投入与中国专利申请量做了对比分析,叙述了我国高校目前专利申请的特点,提出了用发明专利作为衡量专利质量的指标.阐明了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专利申请的数量、专利申请的质量与高校科技地位、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专利法》诞生后最早提出专利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法》实施日(1985年4月1日)申请的专利是新中国《专利法》诞生后的“首日专利申请”,而非“最早专利申请”。最早的发明专利申请,当是申请人在《专利法》实施日之前,以邮寄专利申请文件的方式提出的,共计6件。按申请人国籍区分,包括国内申请3件,国外申请3件,其中国内最早的专利申请是在1985年1月13日,国外最早的专利申请是在1985年1月10日。这一认定研究对于我国现当代专利史、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专利资助政策是近年来中国专利申请量高歌猛进的重要推力,在我国专利申请繁荣的背后,专利维持时间较短、转化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与专利资助政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专利制度以市场为运行基础,专利制度下的发明活动实属市场行为,专利申请费等作为发明人获得专利权保护的代价之一,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使发明人理性对待专利,防止专利申请目的异化。然而,当前实施的专利资助政策从总体上看削弱了专利制度运行的市场基础,政府应当改变过度干预的行政理念。应调整以专利资助为代表的公共政策,将发明市场的正常活动,创新资源的配置,交由市场决定,政府的工作重心在于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强化专利审查力度、惩戒非正常申请、构建创新市场不可或缺的各种要素、运行条件以及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并以中国专利检索系统作为补充,对特殊钢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对特殊钢专利申请的年度分布、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揭示特殊钢行业的专利发展趋势,提高我国特殊钢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在国内外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领域申请量的变化规律、申请人的构成以及主要申请人分布,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受空气污染的影响,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经历了一个迅猛的发展期;国内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以及有效专利持有量均已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仍存在申请质量低、市场转化率低等突出问题;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将等离子技术与吸附、光催化等技术耦合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专利的基础知识 (一)申请文件的种类 1、申请人递交的文件 根据《中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 2、专利局出版的文件 (1)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的出版物代号为“A”。例如公开号CN1079225A。  相似文献   

11.
以国民待遇原则为出发点,对我国企业对外专利审批现状进行研究。选取具有领域代表性的创新主体中石化,对其在美申请以申请年份归类,对比研究其对美申请与同领域竞争对手以及该领域的平均审批周期、审查状态与结果、法条的应用等,比较我国创新主体对美审批过程中与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产生该差异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我国创新主体对外专利申请提供参考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国民待遇原则为出发点,对我国企业对外专利审批现状进行研究。选取具有领域代表性的创新主体华为,对其在美申请以申请年份归类,对比研究其对美申请与同领域竞争对手以及该领域的平均审批周期、审查状态与结果、法条的应用等,比较我国创新主体对美审批过程中与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产生该差异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我国创新主体对外专利申请提供参考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嫦娥工程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关于嫦娥工程专利保护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权属制度、激励机制、管理机制以及专利申请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但随着中国国防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嫦娥工程的市场化运作,现有专利保护制度忽视了科研单位专利权的保护,对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乏力,且存在管理机构协调性差、专利申请程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完善嫦娥工程专利保护制度需从明确专利权属方面入手,激励项目承担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健全专利管理和转化机制,发挥航天专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带动作用,并通过完善国际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配套法律,提高嫦娥工程专利的国际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选择THOMSON集团的DWPI英文专利数据库,采集1965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的LED驱动技术专利文献,建立英文专利数据库。再选择Derwent Innovation Index专利分析系统,分别从专利申请总量、重点专利技术和重点专利持有人等方面,对LED驱动技术专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LED驱动技术专利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LED驱动源技术的专利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WPI数据库和CNPAT数据库中国的检索结果为样本,从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国家、专利申请主要内容等方面,对高速钢生产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高速钢生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高速钢技术领域的申请人提供参考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对锆合金专利文献进行检索,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技术内容等方面,对核工业用锆合金领域的发明专利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我国锆合金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专利工作尚有较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政府过度强化申报和授权,忽视后期运用与管理。中小型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专利管理与运用制度欠缺。专利工作制度创新不足,推进速度较慢。专利社会中介机构建设滞后,人才队伍还有较大缺口。专利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专利工作社会氛围有待加强。要注意强化整体统筹,注重专利后期应用与管理。注重分层次辅导企业,突出企业专利标准化制度建设。通过创新专利社会制度建设,促进专利工作深层次开展。积极有序地规范专利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还要宣传普及专利知识,强化专利工作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工作的现状,讨论了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策略。分析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说明书中实施例范围的关系,结合案例重点研究了对独立权利要求及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行合理限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专利资助政策的困境与改革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利资助政策带来了专利申请的春天,但也面临“诱发垃圾专利”的责难。究其根源,在于资助程序设计存在瑕疵:专利资助政策罔顾我国专利初步审查制的缺陷,将不经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纳入资助范围,却缺乏相应的专利筛选机制,且资助额度设置不当,扭曲了部分专利权人的申请初衷。专利资助政策走出困境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借鉴他国利用检索报告限制行使不稳定专利权的做法,将专利权评价报告设置成资助前置程序;二是借用科技查新体系,将科技查新列入资助必经程序。以专利含金量为考量基点,限缩资助范围,择优资助,可克服专利领域的规制失灵现象,从而实现政府促进科技发展的规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