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全球环境与资源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建设者,他们的生态安全意识如何,对国家生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重视生态安全、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国防教育课主渠道环节加强教育培养、培养自觉性与主动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以、加强关注等一系列的培养途径,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小班"授课;采取"团队专题式"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吸引力;建设网络课堂,延伸教学空间;加强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途径等,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与安全技能层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河南省大学生在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上存在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水平不高,安全技能匮乏,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当前全球化进程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它冲击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经济龙头作用弱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西方强权文化又淡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对此,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对其内容、途径、载体、方法等做出合乎时代发展的调整,以此来增强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增强全员安全意识.石油物探企业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拓展思路,适时转变观念,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创新创效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导致教育全球化,在此背景下,有关教育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因此,我们应强化思想上的教育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教育法规;增强教育竞争力;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循序渐进地开放教育市场;建立教育安全预警系统;主动出击,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社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笔者认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思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安全文化来加强我国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终身的安全教育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是减少社会安全事故突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扶持文化骨干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各类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加快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整合文化资源,拓展特色文化品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新疆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的德育资源经过改造和发展,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如为人民、为集体、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加强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仁爱"、孝敬父母的美德;诚信、明辨义利的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有利于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发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社会环境、自身生命、个人信息和日常生活中安全意识的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缺乏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为此,应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管理者两方面探讨,解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困惑,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途径,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打下基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大学审美文化是大学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能够提升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力与创造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文化。大学审美教育是实现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功能的手段与途径,通过将具有审美意蕴与价值的文化施与受教者,使受教者的人文素质与文化品格得以提升。大学审美文化建构依托于课堂教育中的审美文化传承与彰显,依托于人文精神的培植,以及社会文化健康因素的浸润,使学生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审美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文化安全观发生了战略性转变,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提升。正确应对文化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面对的课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并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展是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王红阳 《理论界》2013,(10):181-184
大学精神对国家、社会、大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大学精神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当前的大学精神虽然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而这些方面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们当前的文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要解决当今社会文化存在的问题,路径之一就是进行文化自觉,要匡正大学精神也要必须进行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有宏观上的文化自觉,有微观上的文化自觉.对于大学而言,微观的文化自觉也就是校园内的文化自觉,只有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改善局部的文化小气候,才能为大学精神的匡正提供坚实的文化基底,才能从根本上还大学精神本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徐吉洪 《阴山学刊》2006,20(1):112-115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文化沉淀。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因此,在大力提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今天,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进行诠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揭示大学校训背后隐藏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内涵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人的生活方式,对于人的存在具有本体的意义。文化内涵包括理念、行为、制度和器物四个层面的要素。在哲学视角观照下,大学文化是大学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吸收、升华。并融入学校自身特点与条件形成的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共同遵循和分享的文化形态。比照文化内涵要素,大学文化由环境、行为、制度、精神文化四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构成。尽管大学文化中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但与其他文化相比较,它具有先进性、多元性、创新性、主体性与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加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通过对理工科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进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安全文化构建是目前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关于校园安全教学、科研保障、关爱师生生命的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想、新策略,也是校园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安全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设计以及主要措施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探讨,以期促进高校安全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子系统,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搞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在积极挖掘、研究、开发,创新和利用地域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大学精神文化教育,培育先进大学精神文化增长点和校地文化互动新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和人类精神家园,成为地域文化精神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是基于适应新加坡社会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文化历史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其实施途径主要有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课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是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项贤明 《学术界》2002,(1):34-39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化增势的寻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的去殖民化和社会文化去殖民化是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土生长”是其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