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本文依然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这里所指的新闻,是指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播。它既包括对新近变动的事实传播,也包括对已经变动、正在变动、即将变动的事实传播。而新闻传播在这里是指人类传播新闻的手段。”(见1987年《新闻研究资料》第37辑,第121页)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基本特征应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新闻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反映客观世界新近状况,注重具体反映,注重以真为尺度进行反映,真中求善;注重及时而公开的传播,注重传真性;注重信息性及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闻是一类反映科技领域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报道.文章从科技新闻的内容及形式着手,着重分析了评估科技新闻价值大小的若干标准,同时指出只有不断完善科技新闻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新闻",一直是新闻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定义的分析,对新闻定义的相关问题作了探索,并对新闻定义重新作了界定,即新闻是为公众关注的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陈述.  相似文献   

5.
胡愈之在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他认为现代新闻媒介应具有传播信息、反映舆论和发布广告的三大功能,新闻传播具有启迪民智作用。一个国家的外交以民意作后盾,必须实现外交与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三位一体的互相影响。新闻媒介及其传播的内容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报道要忠实于事实,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传播要迅速,新闻传播不仅要旗帜鲜明,还要讲究策略,内容具有针对性,报道范围全面,满足读者需要,分析深刻。  相似文献   

6.
现场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形象、生动、迅速地再现新闻事实、新闻场景与新闻气氛,使人们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喜闻乐见之感的新闻写作样式。现场新闻具有真实客观性、新颖独创性、超前针对性的显著特征,由新闻事实、新闻背景、传播动机、传播方案等几个要素构成。现场新闻离不了人,没有人物活动的现场新闻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把人物写"活"是现场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是现场新闻通过再现特定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基本特性对作者的提示。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诉诸公众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新闻传播要取得最佳效应,固然与自身信息量的丰厚密切相关,但也绝不可忽视信息链条上的反馈因素。在新闻改革中,重视和强化新闻信息反馈,对拓深新闻报道,提高新闻传播效应,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信息反馈之一般概念为了搞清什么是新闻信息反馈,不可避免地要粗浅地涉及到控制理论与信息理论。反馈,原本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英文为Feedback,也可译为“回馈”、“回输”、“回流”。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新闻传播者选择什么样的事实予以传播,其依据首先是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其构成因素是新事实,新信息和普遍的兴趣。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是其影响的因素。当然,传播者的选择还必须依据新闻法规和新闻政策。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市人事局决定于2001年11月  相似文献   

9.
新闻内在规律包括新闻的形成规律与新闻的传播规律。新闻的形成规律包含如下内容:新闻与事实之间体现为一定的可以把握的关系,所报道的事实应当确有新闻价值,对事实的报道应当不失真,新闻要确实有“新”可“闻”。新闻的有效传播是传者、媒介、受传者三者协调互动的产物。新闻的传播规律可以归结为:传者受到媒介和受众的双重制约,传者与受传者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双向交流,传者和媒介对受众负有满足其需要和提高其水平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现场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形象、生动、迅速地再现新闻事实、新闻场景与新闻气氛,使人们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喜闻乐见之感的新闻写作样式。现场新闻具有真实客观性、新颖独创性、超前针对性的显著特征,由新闻事实、新闻背景、传播动机、传播方案等几个要素构成。现场新闻离不了人,没有人物活动的现场新闻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把人物写“活”是现场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是现场新闻通过再现特定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基本特性对作者的提示。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者费斯克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化方式阐释新闻,认为"新闻是历史的拼贴",是建构意义的知识权力.新闻文本与受众是一种互动关系,新闻文本的意义通过新闻制作者与受众达成协商来推理建构,而受众结构的异质性决定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新闻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还是一场新闻意义建构者与受众理解的抗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新闻传播的专业性和专属性受到巨大冲击与挑战,令新闻传播的公共性在信息传播的社会化中得以凸显。对新闻报道而言,"观点"作为主观性意见和个体性认知,不仅以话语的姿态呈现于事实的逻辑表达中,也同时以一种选择性策略投射出社情民意,从而聚合成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的信息处理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媒体报道中的新闻观点化和观点新闻化取径。作为对媒介生态变迁的顺应,这样的报道取径可以概称为"作为新闻的观点"的话语生产与媒体话语实践。在此过程中,新闻传播的社会属性、社交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媒体与社会通过新闻生产的对话可能亦得到增进。以此媒体话语参与公共传播的社会表达实践来观照当下的观点新闻及意见生产,本文认为:新闻报道的范式转型将是媒介、技术、人文交互整合与调适之结晶,也是其形塑的媒体话语走向深度智识、助力心智和谐的重构公共理性的责任所在及能动回应。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宣传政治原则的论述是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内容。新闻宣传的政治原则主要有五1、党性原则;2、群众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5、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这五大原则作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至今仍然是中国新闻宣传人员的行动指南。坚持这些原则,对于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将会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担当着监测社会环境的"守门人"功能,是民主化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倘若新闻媒体出现腐败变质,必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客观、权威性。分析新闻媒体腐败现象种种,揭示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而造成新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对新闻媒体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对此,应在建立有效的媒体监督机构的同时,大力整顿媒体从业队伍,强化社会舆论对媒体的有效监督,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构建强大的"反腐败"社会力量之下。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介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媒体为抢夺新闻资源“买新闻”,“新闻线人”为获取利益而“卖新闻”。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环境中这两种现象,规范新闻市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而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所谓新闻,其实不是新闻,而是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又完全不同,新闻炒作属于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有它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及注重传播技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担当着监测社会环境的"守门人"功能,是民主化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倘若新闻媒体出现腐败变质,必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客观、权威性.分析新闻媒体腐败现象种种,揭示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而造成新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对新闻媒体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对此,应在建立有效的媒体监督机构的同时,大力整顿媒体从业队伍,强化社会舆论对媒体的有效监督,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构建强大的"反腐败"社会力量之下,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2008,(12):6-6
这个时候,职场人士人人自危,所以“178家企业大裁员名单”成了被转发次数最多的邮件。对于众多的工薪职场人来说,赖以生存糊口的职位和薪水,在这封邮件面前显得如此危机四伏。而金融危机已经不只是一则爆炸性新闻,而演变成了一枚威胁自己生计的“炸弹”,随时可能会在自己身边炸响。“裁员名单”仅仅是最具威慑力的“坏信息”之一,时时进入耳中的那些道听途说的降薪、裁员消息,似乎都有当事人浸满血泪的现场感。于是。职场人做能做的,就是解除脆弱的心防,来相信那些看上去离谱的裁员数据和降薪幅度,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新闻伦理的研究主要偏重于采编环节,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新闻评论伦理研究。在具体操作中,新闻评论可能产生三类伦理问题:其一是在事实的引述方面,其二是在论证的逻辑方面,其三是在评论的态度方面。通过几个具体的新闻评论失范现象作为现实背景,结合相应的业界规范,对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作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2008,(9):6-6
“大手大脚,上身偏长,身高1.87米臂展却有2.01米.条状肌肉减阻力,超级滑行过10米,血液与乳酸基本‘绝缘’——只相当于其他顶尖高手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这是为游泳而生的身体——游泳天才菲尔普斯的身体数据,同时证明遭遇到这个泳坛“外星人”的游泳运动员,除了叹为观止,更多就是壮志难酬的遗憾,所以会有评论家说,“和天才一个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