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柳宗元好佛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的好佛问题,学术界争议较多。柳宗元嗜浮图言,不排佛道,结交僧禅,书撰僧碑;兴建佛寺,相信轮回果报。从其行为来看,好佛是没有疑义的。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却又如此好佛,这一现象在理论上该作何解释呢?有论者把好佛归为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局限性”的表现,明显有护短之嫌。也有论者根据好佛对柳宗元的学说简单否定,此种态度亦不可取。这两种观点都圃于对佛教的偏见而未对柳宗元的好佛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在他们看来,一个思想家无论其理论多么伟大,只要他对佛教的学说有所爱好,立刻就判为哲学立场问题上的失足,不再理会其具体内容是否有可供挖掘的价值,结果往往使丰富的哲学史趋于单一化、片面化。倘若我们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发现,在柳宗元涉足佛教的思想中,仍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份,而且还将发现在柳宗元好佛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的同志根据柳宗元自称“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的表白;根据他同佛教徒、僧侣密切来往,说佛论禅的情况;根据他的著作中涉及佛教、佛学、佛寺以及浮图、僧侣的碑、铭、墓志、序记等占他著作的较大比重等等情况,推定柳宗元“佞佛”,即迷信佛教,说他的哲学是佛教唯心主义。我认为这个评价所根据的情况虽属应注意的事实,但并没有表现柳宗元哲学的本质和主流。如果只停留在部分现象的数量和表面而不进行全面地深入地分析研究,难免会得出肤浅的、片面性的以至错误的结论,因而不能把握柳宗元哲学的本质特点。关键性问题是弄清他所说:“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的真实含义。从他的思想主流和一生的社会活动来看,他的“好佛”是爱好研究佛教而不是佞佛,不是迷信佛教。事实  相似文献   

3.
唐代思想解放,诸子学说重兴,沉寂多年的墨学亦受到重视,唐中期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墨学做过研究。柳宗元曾辩墨、佛之优劣,提出“墨不如佛”,又曾就墨学流传加以研究。柳宗元“儒佛同道”、“墨不如佛”诸论的出现,既受孟子以来“尊儒辟墨”的儒家学术传统的影响,又与彼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术背景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对柳宗元学术思想的讨论,近年来有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他与佛教思想的关系。柳宗元曾有“统合儒释”的提法,这不单是他个人的思想,还牵涉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的思想关系问题。本文拟对柳宗元统合儒释的观点,兼对唐代儒佛两家思想的矛盾与交融问题,试作剖析和评议。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大多集中在谪居永荒的十年间,而此时正是他倾心沉溺于佛典之时,其动物寓言,无论文体形式,还是题材内容都深受佛经寓言的影响。而柳宗元虽然好佛,并不因之排斥儒学,故对"宗元佞佛"的说法应当辩证地理解。柳宗元凭借其寓言的大量创作实践及其成就,对中国寓言文体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他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他的著作中,既有大量论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文章,也有不少尊崇佛教的文章,这说明他的世界观是非常矛盾的。那么它的基本倾向是什么呢?怎样正确对待这个矛盾?在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根本未提柳宗元尊佛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但他又自称“自幼好佛”,并且“求其道积三十年”。对于这一“矛盾现象”,学术界众说纷法,莫衷一是。佛教在唐代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柳宗元能够正视这一现实,并从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求其道”,既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对待一种社会存在(包括思想的存在)所应持的态度,也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的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丈生活的组成之一。一柳宗元“好佛”,大致经历了幼时的盲目、为政时期的附会时尚和贬官后的自觉三个阶段,前后达三十余年。好佛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以及港、台的论著中,皆较多地注意到了韩愈和李翱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并推韩、李为开宋明理学之端绪,不无道理。但对于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几乎很少涉及。在唐以后他的学说似乎断了线,这是不公允的。其所以如此,国内可能是泥于宋明理学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者柳宗元不相类之故。本文试图探讨柳宗元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以就教于诸同志。唐中叶以后,政治上藩镇割据,国势日蹙;思想上释、道、儒三教鼎立,佛盛儒衰。鉴于此情,一些思想家便要求改革时弊,振兴国家。出现了黜佛、道而兴儒学的思潮。这个思潮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与佛教禅宗的问题杜寒风关于柳宗元与佛教的问题,一向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柳宗元与佛教禅宗的问题,对冯友兰、郭绍林先生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抛砖引玉,期望学术界对柳宗元佛学思想的研究能有新的创意。一柳宗元对于佛道衰弱讲排最糟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主张"统合儒释",融合百家.在"释"方面,他对天台、净土、律、禅诸宗都有评论.以往的学者注意到他一方面撰写大量禅师碑文,一方面对禅宗的教理颇有微词,并将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归结为柳宗元在义理上认同天台宗,从而拒斥与之矛盾的禅宗.但这一解释不尽充分,不仅是因为佛教名理繁复,单凭义理断定并不可靠;而且如此则无法解释柳宗元为何大量撰写禅师碑文.其实,柳宗元对禅宗的批评与台禅两宗法统上的矛盾有关,他对两宗的态度是从"正统”和"旁传”的角度出发而非义理上的简单认同和排斥.同时,通过与李华的碑文比较可以看出,天台九祖荆溪湛然主导的教风转变是如何影响到了奉佛文人的信仰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