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敏 《社区》2009,(7):10-10
中街社区位于骆驼街道中心地段,集居住、商贸于一体,社区内的住宅区几乎都是敞开式的,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相对滞后。社区两委会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居民的需求,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在银店弄小区(旧城改造原拆原建、商住合一的小区,一直没有物业公司接手管理)和东邑家园(原物业公司因收费率低难以维持日常开支而撤出)实行居民自治管理试点,让居民自己当“管家”。  相似文献   

2.
邢珊 《社区》2008,(12):18-20
提起物业管理,恐怕人们率先想到的是商品房、新小区,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天津市旧楼区整修工程的推进,很多旧楼区居民惊喜地发现:自己小区里来了“新管家”,在他们的“看管”下,小区里灯亮了,草绿了,卫生有人管了,大门有人看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安心了。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3,(2)
引题新闻 广州新兴白云花园小区业委会炒掉原物业管理公司而另请贤明,但原物业公司坚持不交权并称业委会不合法,业委会则号令“新管家强行进驻接管。”双方冲突由此发生,后因各方均保持克制,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居民与物业 谁是社区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辽宁的一名社区干部,我所在的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小区里的基础设施差,环境也不如人意,治安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平时哪出了问题,我们社区干部就想办法去协调解决,但是仅靠我们几个人,对于小区的日常管理有些无能为力。现在,物业管理在一些新小区已经开始逐渐地普及,可是对于这样的物业管理,我们老小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一般的物业公司都是盈利性的,老社区的环境差,治理难度大,接管起来势必费力,费用也会相对高一些。但是,小区里有很多下岗职工和一些老弱病残的困难居民,他们对物业管理收费服务一开始都难以接受。而且,老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5.
社区里的人都知道,保安和收荒匠似乎是“天敌”,像猫和老鼠,因其职业特征的不同而本能地对立着。保安的职责是守门,把一切有可能影响小区安全和安静的因素堵在小区大门外。而收荒匠的职业特征,则是要在小区的旮旯里四处转悠,把城里人不要了的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以近乎白给的价格收回去,再转卖到乡下,他们南腔北调的吆喝,就成了影响小区安静的主要因素,因而他们也成为保安们主要防范的对象。在我所住的小区里,前些日子新来了一个小保安。由于物管公司的经营不是很理想,保安的生活待遇一降再降,因而换保安之类的事也算平常。小保安来了很长一…  相似文献   

6.
肖雪 《社区》2014,(28):42-43
在社区工作已经三年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雨,那些土地,在脑海里,一件一件地闪过,就像是昨天·样,清晰而又亲切。我们社区所在的居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单位,道路上没有路灯,居民几乎天天往意见箱里塞信。这些问题要在新住宅小区,根本不是问题。可是在老旧小区,却需要尊重历史,要向上级打报告,前几任也打过报告,但政府没有给住宅小区安装璐吐-『的先例。社区多次呼吁居民“自己的权益要自己维护”,但居民意见不能完全统一,只能搁置。  相似文献   

7.
郝宝璋 《社区》2008,(7):4-4
家住北京天通苑社区五区的退休工人杜景荣大妈,每天都要围着小区转上两三圈,不是遛弯锻炼,而是给小区出人口站岗的保安送水。杜大妈说她这样做的出发点就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这一行动,杜大妈已经坚持了两年多。她的行动在社区中得到了许多居民的赞许。  相似文献   

8.
叶家兴 《社区》2005,(4):23-23
近年来,小区物业纠纷频繁发生,各种冲突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但在这诸多不和谐的音符中,北京西城区德外街道新风中直小区,却是一个例外:他们将物业纳入社区建设之中,物业管理站的站长参加小区居委会的领导班子,居委会派人参加小区产权人代表大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协调物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对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进行评议。在管理方面,社区居委会按法律要求设立的各个专业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实行归口管理。居委会的各个主任与物业的各个专业队一一对应。如负责卫生的对应保洁队;负责治安的对应保安组;负责环境…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23日上午9点,家住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富民小区西马道7号楼的王大爷准时来到了小区的社区中老年健康服务站。谁料想,已经有六七位老人排队等候在这里了,王大爷不得不在门外翘首等候。记者看到,在这间不过14平方米的房间里,坐了六七位中老年人。其中四位端坐在椅子上接受高电位理疗,一位妇女则正接受着“管家”的按摩和推拿。“别看这间小屋不大,但却是小区里的焦点。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到免费的纳米治疗仪、远红外床垫等理疗……”说起社区里的这家服务站,居民们都称其为“健康屋”,称呼健康屋里的工作人员为“管家”。因为健康屋…  相似文献   

10.
黄楠 《社区》2006,(19)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为促进社区治安防范而创新实施的“社区联保限额保险”制度,继在非物业管理居民中实施后,又开始向有物业管理小区拓展推行——去年以来,市南区非物业管理的社区近6万户居民拥有了“社区联保限额保险”、有96户失窃居民陆续从保险公司拿到了相应赔偿;8月23日,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12,(24):38-38
山东菏泽水岸嘉园小区孔先生:小区保安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年轻力壮、手脚敏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可我们小区保安的年龄却普遍偏大,不少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这些保安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说起话来个个都像个哲学家。每次我开车进小区时,明明有出入证,可他们仍旧拦住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人哭笑不得。我向物业公司反映问题,他们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说.“年轻的我们雇不起”。  相似文献   

12.
赵国庆  冯启榕 《社区》2005,(15):24-25
近些日子,江苏省南通市区北濠山庄的业主们都在关心一个共同的问题——下半年小区究竟该选哪家物业管理公司?换了“管家”又遇困惑北濠山庄共有180多户居民,其中20多户的住宅是别墅型小楼。2000年下半年,业主陆续入住后,由某物业公司负责山庄的物业管理。这家公司在管理上动了不少脑筋,2001年时,该山庄还荣获了南通市“住宅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的称号。然而好景不长,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矛盾最终还是凸显出来。矛盾主要集中在公共维修基金的保管、经费使用账目的公开、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小区档案资料移交等问题上。2003年底,双方矛盾激化,更…  相似文献   

13.
徐宁 《社区》2006,(22)
小偷频频到小区里行窃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业主为此伤透了脑筋。为了防盗,业主和物业公司想出了很多的方法:保安巡逻、摄像监控、安装防盗护栏……然而防不胜防,仍有流窜窃贼入室行窃。近日,江苏省南京市警方想到了用最新的“神秘武器”来对付这些小偷,这种铜丝“武器”看似无影、却让小偷一触即现形,它就隐藏在居民楼的墙面上,守卫着居民的安全。10月9日凌晨3时许,南京市下关区五所村社区门卫室的自动报警器突然响了起来,“405号有情况!”一瞬间,四所村派出所民警、保安、社区居民都扑了过来,很快将一名涉嫌偷窃的男子抓获。“警察咋来得这…  相似文献   

14.
大胡子保安     
魏福春 《社区》2004,(23):54-54
大家都叫他大胡子保安,很少有人说得出他姓什么叫什么。小区是老小区,保安是前几个月才出现的,不多,就6个人,日夜三班倒。那天,一脸浓密连鬓胡子的保安站在小区门口时令不少人为之侧目,这保安脸上冰冷,一天到晚也没个笑脸,很多人说这叫“酷”,但有些小孩竟吓得不敢进小区,就有居民找物业部门问从哪找来这么个凶神恶煞般的保安?那保安第二天就把一脸的连鬓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然而依然没有露过笑脸,人们也没再改过口,大胡子保安就这么叫下来了。大胡子保安很尽责,站在门口时身板笔直,两眼几乎不眨一下。小区里进进出出人多,这保安似乎都认识,一…  相似文献   

15.
说说咱小区     
《社区》2013,(6):12-13
咱小区里有说不尽的事儿,扯不完的理…… 小区澡堂为孤寡老人配“保镖” 安徽省合肥市莲花新村小区刘大妈:在我们小区,有家特殊的澡堂,这家澡堂三年来不仅对我们这样的孤寡老人免费开放,并且还派专人负责照看我们,确保洗澡时的安全。我们社区居民都亲切地叫它“爱心澡堂”。这家澡堂的老板姓刘,以前是在市内做小生意的,  相似文献   

16.
金磊 《社区》2004,(2):30-31
新加坡的物业管理新加坡的公寓楼房,当地称为“共管式公寓”。每天早晨,在居民上班之前,清洁工人就开始打扫卫生。居民如深夜回家,值班的门卫会道晚安,在地下停车场还会碰上巡夜的保安。在一天24小时中,总会有服务人员在为社区忙碌着。新加坡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居民住宅及物业管理都制定了很细的规章制度,并形成法律,不管是物业管理公司还是居民都必须依法遵章行事,所以不管是高级公寓楼还是政府组屋区,管理都是井井有条,同时避免了各种矛盾或纠纷的发生。从政府职能方面看,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是负责实施政府建屋计划和统筹物业管理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15,(10):30-30
一位社区居民来信询问:物业服务公司的归口管理单位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吗?我们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是否应该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反映?答: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物业服务公司的归口管理应该是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8.
小区是社区的基础,小区组织化是小区自治的基础,也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基础。小区组织化与社区组织化存在着差异。X小区十年间三次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市场化运作,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三次获得了成功。考察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于小区组织体系是否完善及运行状况是否良好。通过组织化,把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纳入组织体系,在组织化过程中让居民接受社区建设教育,逐步形成社区建设的新文化、新传统,才是社区建设的通途。实践和研究发现:小区组织力量是发现、培育和积累的过程,小区组织化需要相应的社区治理理念建设,小区组织化是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小区组织化发展要抓住时机和注重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20.
以往小区告示栏里内容最多的是某某拾到串钥匙、哪儿有老鼠药供应这些小事。2000年以来,南京市白下区洪武路街道的9个社区在告示栏里竖起了“居民功德榜”。居民只要瞧瞧告示栏里贴的“功德榜”就知道身边发生了些什么新鲜事。 2002年1月底,火瓦巷社区的居民们在小区的“功德榜”上看到这样一件事:2月上旬,一个名叫崔成礼的老台胞找到火瓦巷社委会。他自称原住在火瓦巷93号,1949年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