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孟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125-126
留青竹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沉积形式,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艺术瑰宝,在历史的沉浮和时代的变迁中得以留存和发扬,在2008年进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对此,本文通过探究留青竹刻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发展时期留青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不同时代留青文化的精髓和差异化发展,并分析在美学研究过程中留青艺术形式的功能,以期为留青竹刻的发展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学生在开始演唱时总爱大声喊唱,他们会认为,声音大就好听,其实不然。为了避免大声喊唱,笔者建议应进行较多的轻唱练习,有了之前的练习做基础,再加上演唱者声情并茂的演唱,不但能唱准音准,还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就为以后保持声音的良好状态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朴趾源是十八世纪朝鲜北学派著名学者。他于乾隆四十五年八月随朝鲜祝寿使团来到热河,并在其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中对热河之行做了详细记录。本文以《热河日记》为中心,对朴氏的热河之行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4.
恩施经济启示录(上)──超常规的奥秘郑茜,翟建华在那些长满水杉树与青竹木的山坡上,在那些芦苇飘荡而田池纵横、农舍沉寂的平凡村野里,我们攫住了恩施经济的精神──在大面积贫困的土地上,寻找新的经济的生长点,培植新经济赖以生长的有机土壤。贫困山地里的少数民...  相似文献   

5.
朴趾源是十八世纪朝鲜北学派著名学者.他于乾隆四十五年八月随朝鲜祝寿使团来到热河,并在其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中对热河之行做了详细记录.本文以《热河日记》为中心,对朴氏的热河之行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6.
留青竹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沉积形式,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艺术瑰宝,在历史的沉浮和时代的变迁中得以留存和发扬,在2008年进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对此,本文通过探究留青竹刻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发展时期留青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不同时代留青文化的精髓和差异化发展,并分析在美学研究过程中留青艺术形式的功能,以期为留青竹刻的发展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7.
拾天灯     
拾天灯拾天灯,是壮、瑶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行于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一带。天灯形如水桶,以青竹为架,外糊一层纸,底部放L小油灯。油灯点燃后,天灯内气温逐渐升高,待气温增到一定程度,天灯便徐徐升到空中,随风飘荡.至油灯熄灭才下降,比赛开始时,先鸣炮二...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清代中期)朝鲜学者朴趾源,随朝鲜使臣赴中国祝贺乾隆帝70寿诞。期间,他以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乾隆盛世的风物人事,将所见、所闻、所思记述在《热河日记》中。其中也包括了有关六世班禅、黄教(藏传佛教)、乾隆对班禅的态度、对藏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为今天清代西藏的研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天山之子     
天山之子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记者贾光杰和他交谈,没有高调官腔,没有矫柔造作,你始终感到的是一种坦诚、友善的平民气息。他说的话是那么平常,那么真实……前不久,我如约拜访了铁木尔副委员长。他依然不减当年英气蓬勃,腰板挺直,步履稳健,黑...  相似文献   

10.
草原骄子──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哲盟高级畜牧师张永祥孙建国他60年代从中原大地来到科尔沁草原,才24岁;如今,已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34个春秋过去,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壮举,没有丰功伟业,但却踩出一串闪光的脚印:他踏遍哲里木大地,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倾注...  相似文献   

11.
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心仪很久的地方,那个纯厚而崇高的“乡下人”──沈从文就歇息在这里。  这是一个山岙,竹林葱茏,绿草茵茵;山下有潺潺的溪水,水中摇曳的水草青晰可辨;再下就是蓊郁的山影凝重而迷离,透彻中隐着某种神秘。唯有对岸那排不成格局的水泥房子不免有些煞风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它说明了“当代文明”的无序闯入,是很有些霸蛮而没有文化的。  这个在外面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游子,在历经漫长的流浪之后终于又回到了这块土地上,为自己的人生轨迹画了个完整的圆。用他表侄画家黄永玉的碑题,那就是“一个士兵不战死沙场…  相似文献   

12.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安永红在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赤诚为这片热土无私地奉献着。他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1977年,在西北农学院就读的安永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他不加思索地回到了他所热爱的肃南山区,成了裕固族第一个水利技术员。肃南的水利工程大多都在边远偏僻,环境险恶的地带施工,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安永红以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有一年,他在大河区一排松施工,这里海拔高,气候变化异常,他和几位牧民住在…  相似文献   

13.
如果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形容北京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再恰当不过了,那么,他肯定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更不是整天患得患失、这个怕得罪、那个不敢触及的人。而是一个秉笔直书、为民请命、济世怀众、忧国忧民、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问题时刻焦灼不安的人,他有一种民众利益至上的献身精神,他倾注全部心血写好每一份建议和议案的“文章”,他始终把弘扬道德和正义、维护法律公平作为己任。  相似文献   

14.
最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对“七·一七”绑架儿童案的罪犯郑仁哲、李哲云进行了公开审判,依法判处二犯死刑,立即执行。到会的一千多名各族群众热烈拥护政法机关的这一判决。郑犯捕前曾因偷窃被劳动教养,李犯捕前是延吉市某乡农民。二犯曾于1985年7月初密谋绑架沈阳市某公司李经理之子,未能得逞。他们返回延吉市后,又密谋绑架兴安乡兴安村朴京镐(朝鲜族)的儿子朴明哲(8岁),然后胁迫朴京镐用巨款赎领。今年7月17日上午,郑、李二犯将朴明哲从学校里骗出,乘上出租汽车来到烟集乡新岩村路口,实施了犯罪计划的第一步。当晚7时,郑、李二犯将朴明哲用绳子捆起  相似文献   

15.
阿芝  春天 《民族论坛》2011,(4):36-38
世界上有一种诚实守信的人,没有山盟海誓,但他的爱情,却至纯至洁;世界上有一种爱,没有花前月下,却可以让被爱的人温暖如春。他的妻子身患绝症,家里再也拿不出一分救命钱,他能想到的就是为爱妻开凿一条石梯,搀扶她上山去锻炼身体。寒来暑往;几度春秋,他的妻子,竟起死回生,像健康人一样生活着。此时,我们才发现:爱,原来不分贵贱;爱,原来一直珍藏在爱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6.
崇尚真善美是藏民族的特质,大凡熟悉并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说:格桑为人真诚,即便是他当上了州长、州委书记或省民委主任都没有架子,他那略被高原的太阳晒黑了的脸庞总是挂着诚挚的笑容。因此,无论是他的上级还是下级都会称呼他那藏族中吉祥的名字“格桑”。他逢人也...  相似文献   

17.
2000年 5月 21 日、 10月 16日和 11月 5日,湖南新闻联播和湖南卫视中间站连续三次播放了张家界市一位土家残疾青年的感人事迹。新闻和专访播发后,很快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这位名叫田胜华的土家汉子的命运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面对腿残、母弃、眼近乎失明的不幸,他没有悲观失望,没有沉沦堕落。相反,凭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恒心,几经拼搏,田胜华最终成为了一名法律工作者。工作之余,他开餐馆、提供木材信息、做房地产生意,挣得百万家产。富裕之后,他不计前嫌,接回抛弃自己远嫁他乡的母亲;拿出十多万元资助残疾人和…  相似文献   

18.
谢玲玲  李丹 《民族论坛》2011,(1X):46-49
<正>湖南的深秋,风和日丽,桂花飘香。《民族论坛·财富版》杂志社总策划晓亮先生一行驱车前往长沙青竹湖湘绣有限公司采访。半路里杀出个吴耀存湘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  相似文献   

19.
一张南峰现任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副教授。他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在香港大学主修翻译和英语语言学,又在英国华威大学获得了翻译研究哲学博士学位。长期的专业训练、实践练习和学术研究经历让他形成了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意识和独特的学术思维,《中西译学批评》(清华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20.
印在心扉的爱孙金喜,玉鸽名医田仓,弯腰扶起了向他虔诚跪拜,痴心求学的一个孩于,深沉地说:“我老了,本不想再收徒弟,可你与众不同,今天我破例了。”这孩子,就是当时年方8岁的蒙古族残疾人阿日本札。旧社会家贫,他小学刚毕业就失学了。为了混口饭,他拖着一条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