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术套路练习的存在和发展又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武术套路表现为高度的程式化,它作为一种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武术套路的流传和发展是由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2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武术套路的产一。武术是中国和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武术套路是以具有攻防技术价值的动作为主要内容的,它和格斗技术有着密切…  相似文献   

2.
《校园功夫扇》以传承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思想,以中国武术动作为主要内容,把太极拳的动作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动作融为一体,使扇子的挥舞和武术的攻防技巧灵活结合,从而达到丰富中学生大课间内容、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体育锻炼形式.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即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特性,是东方文化之瑰宝。武术进军2008年奥运会,标志着武术的全球化走向。为使武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需要对武术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与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比较,寻找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扇文化嬗变的轨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文化既是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又是一种形态丰富的精神文化。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扇入诗、以扇入画、以扇入戏、以扇入小说,不同时代和不同层次的社会风貌、人物风情、精神品格无不飘逸在扇子的清风淡荡中,从而形成了绚丽多彩而又具中国特质的扇文化。中国扇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是我们传统文化宝库中熠熠闪烁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武术在传统文化传承上发挥其重要作用.从武术教学中隐含的文化的冲击和教学误区分析入手分析,高校武术教学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应采用体悟传统文化的武术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阴阳五行学说与传统武术及武侠文学刘学谦关键词阴阳五行,武术,武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B227中国武术以及在武术文化中升华出来的中国武侠文学,萌生和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吸取母体文化营养的同时,也必然受其指导和规范。本文就传统文化中的阴阳...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武术是一个永远的主题,之所以这样定义武术,不仅仅是因其攻防自卫,养生健体。艺术审美的功能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中国武术源源不断,无比丰富的养料来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等在不同风格的武术体现,凝结了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知识。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化传播的归化与异化理论,分析指出:1."为奥运化改革"的现代武术与传统武术位置"异化";2.被国内文化权力机构"异化"的"武术套路"文化和被国际竞技秩序"归化"的"竞技武术"严重与传统武术文化相剥离;3.保持传统武术文化的异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存之本。只有改变中华武术迷茫与被"归化"的现状,促进中华武术与现代中西方体育融合,才能在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促繁荣。  相似文献   

9.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武术文化的传播必须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断创新。中国武术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体育实践形式,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为我国武术文化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网络、影视、报刊等媒介为传播手段的武术文化活动日益频繁,说明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对武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符号的选择呈现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武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功能。通过对61部武侠电影的内容量化分析显示:武侠电影包含丰富的武术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体现和传播武术(中国)文化内涵;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符号的选择呈现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易选择动态的、有特色、表现力强的以及在大众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武术文化符号,且与电影风格类型、时代变迁及大众文化消费偏向有关;武术明星符号集中承载着武术文化内涵的展示和意义生成;在全球化背景下武侠电影主题和价值表达应该调适到普世性,不能囿于狭隘传统叙事。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内涵博大。其中的武术套路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和艺术美感,劲力协调,姿势优美,关节灵活,反应敏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观赏性是武术套路中劲力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的“和而不同”思想的核心是重视主观和客观世界可以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奥运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事物,两者可以和谐共处,但不能机械混合。由于武术文化普及的艰难性,奥林匹克项目体系接纳中华武术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这一有着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项目,在几千年的发展里程中曲折延续至今,这不仅取决于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所特有的生命力,更取决于其自身的文化资质和客观的价值功能.武术已遍及五大洲且拥有77个会员国.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 ,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 ,民族文化一直影响武术的审美意识 ,武术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骨气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生态资源开发是民族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以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为背景,以武术之乡湖南新化梅山武术拳种为具体对象,对梅山武术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凝聚的传统生态元素进行剖析,并探析其传统生态资源开发路径,可见,各地传统武术在传统生态资源开发路径上,应结合各自凝聚的传统生态元素,在区域性本土文化圈打造、本土武术竞技性能挖掘、民间社团组织的建立以及本土武术文化进校园等路径建设上下功夫,为当地民众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形成了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武术文化体系。本文就中国武术文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武术文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文化学意义上的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以及“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下的梅山武术传承和发展现状来看,“蛮”是梅山武术的精神要核,梅山武术的“文化悖谬”主要体现为文化传统与现实诉求的矛盾;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差异是梅山武术生存危机的直接导因,社会基础的变迁是梅山武术现代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升华梅山武术的现代精神价值理念,确立对梅山武术文化的认同与适应,重视传统的维系与超越是梅山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体系中优秀的拳种之一,一招一式表达了人与人在对抗技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太极拳理论把技击、修炼、养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武术理论之精品。在以往对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的理论引用频率很高,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其实太极拳的理论所包含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生活之道,生存之道,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和发扬,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代表,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近代以来,中国武术文化遭受西方体育文化强势、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各方面的冲击,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国武术文化的保护,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和现实任务.当前,必须合理制定武术的发展模式,对武术文化遗产进行明确的定位,构建完整的武术文化保护理论体系.这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工作全面展开的基础,也是促进中国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武德是随着武术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高层次文化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这部分人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道德水平的走向,所以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德育建设.武术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里有很好的普及和基础,在教授武术的过程中,渗透武德,可以有效开展大学生德育建设.文章从新时期武德的内涵,提高学生武德的方法和途径、新时期武德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