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随着城乡居民汇率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在适当的汇率水平将一种低息货币换成另一种高息货币存款保值成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由于近期日元大幅走高,3月6日在纽约外汇市场创下历史低点1美元兑92.40日元,远低于94年11月2日在纽约外汇市场所创下的全球低点1美元兑96.11日元;由于人民币汇率采取盯住美元计价,在美元大幅度下滑,其它货币大幅上扬的情况下,诸如日元等货币兑人民币黑市价也连创历史新高,3月6日100  相似文献   

2.
宋凌峰  阳浪 《管理科学》2016,19(11):103-113
基于资产负债表分析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信用风险传导,利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中显性负债和隐性担保项目构建信用风险反馈模型分析银行部门和政府间信用风险反馈,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对银行救助特点,分析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救助方式与救助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对上市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风险传导影响显著,风险通过隐性担保在银行部门和政府之间反馈了恶化两部门的信用风险,并且监管宽容会增加政府救助成本。建议政府调控货币供应量、控制汇率波动性、降低监管宽容程度、建立动态系统性风险损失准备金。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产负债表分析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信用风险传导,利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中显性负债和隐性担保项目构建信用风险反馈模型分析银行部门和政府间信用风险反馈,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对银行救助特点,分析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救助方式与救助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对上市企业部门、银行和政府间风险传导影响显著,风险通过隐性担保在银行部门和政府之间反馈了恶化两部门的信用风险,并且监管宽容会增加政府救助成本.建议政府调控货币供应量、控制汇率波动性、降低监管宽容程度、建立动态系统性风险损失准备金.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以及其他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直接影响着境外工程项目的经营业绩,汇率风险是企业执行境外工程项目时必须重点给予关注的风险因素。提前策划和制定合理可行的汇率风险应对方案,适时跟踪汇率走势,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是规避境外工程项目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培民 《经营管理者》2011,(13):226-227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计价模式,它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是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同时也将对与之相关的工程合同的履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合同的履行效率,降低合同履行风险,就合同履行现状及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合同做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相对以往的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面临更多的风险。本文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中投标、合同订立、合同实施三个阶段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英 《经营管理者》2002,(11):36-37
<正>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企业跨国经营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有效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将会避免或减轻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增加收益,反之就可能蒙受巨额损失。企业外汇风险一般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本文主要对经济风险的计量和防范做一些探讨。经济风险的存在 经济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对企业产销数量、价格、成本等经济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利润和现金流量变动的一种潜在风险,最终影响企  相似文献   

8.
深刻分析施工合同客观上存在风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的风险,防止企业利益损失是每个施工企业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施工合同风险分析,提出了如何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文结合贸易全球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这两大趋势,从垂直专业化及计价货币出发,以现实中人民币长达8年的升值影响为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多边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了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冲击时所采取的依市定价(PTM)行为。研究发现:(1)在贸易品美元计价的情况下,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企业均采取了一定程度的PTM行为,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企业通过采取较大程度PTM行为来稳定国外市场上以当地货币计价出口价格的能力越大;(2)即使面对相同的人民币升值冲击,若进口中间品来源国与最终品出口目的国不一致,哪怕出口产品垂直专业化程度很高,其依然没有能力采取较高程度的PTM行为;(3)进一步考虑到用人民币结算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对比探讨在人民币计价与美元计价下,发现短期内人民币计价出口企业比采用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依市定价程度小。即在短期内采用人民币计价的出口企业能更好地将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传递出去,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亚洲货币单位对东亚货币合作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初,以美元为核心、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体制下,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自由浮动,跌落起伏,外汇风险扑面而来。防范外汇风险也因此成为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以及其业务与外汇有关的团体、政府当局的重大课题。各种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和工具应运而生,花样翻新,产生于1972年的外汇期货交易是在借鉴传统的商品期货交易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张雅冰 《经营管理者》2011,(19):184+14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与其它风险防范类型相比,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在于,法律风险发生的原因多样、参与部门广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全局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相关部门对合同风险的协同管理,在明确各部门职能的同时,注重合同审查部门之间、合同管理上下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同时,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合同运行流程,将协同管理制度化、常态化,从而实现合同风险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建模背景,在汇率风险和需求风险聚集(pooling)在下游零售商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有无批发价激励情形下的两个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相应的均衡。通过分析相应的均衡,结果表明,(1)在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汇率风险对冲行为具有稳定供应链生产行为的作用,但批发价激励能够提高零售商的汇率风险对冲比例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价格;(2)与无批发价激励的情形相比,有批发价激励时的制造商利润较高,从而制造商有使用批发价激励零售商对冲汇率风险的动机;(3)在风险聚集下,"通过较低的批发价来激励零售商对冲汇率风险"这一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盈利水平与风险承担之间的权衡:需求和汇率风险增加均会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盈利水平降低,同时也将降低风险聚集处的节点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方差。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人民币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汇率风险较以前大大提高。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已深感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压力和风险,而这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进出口企业的常态。因此,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大汇率风险管理,选择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对进出口企业来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正1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可能发生损失或影响获益的机会。对商业银行来说,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金融环境的动荡等等都有可能对银行经营安全构成威胁。金融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商业银行经营的是商品经济中使用最频繁、地位最特殊的商品——货币。人人都使用货币,人人都需要与银行打交道。特别是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6.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按照折算差额产生的正差和负差,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汇兑收益要计入收入总额,而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资产成本和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部分外,可以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采用可调式计价合同的工程,在工程施工期间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技术措施费、综合费用等方面产生的价格调整对发包人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作了一定的探讨,同时提出在工程计价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11%左右,这无疑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到的若干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我国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企业也采用更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和计价货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的研究。分别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国际营销、计价货币和宏观因素四个方面综述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