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对黑色的崇尚由来已久,由尚黑到提倡"运墨而五色具"独特的墨色审美情趣,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系统。由尚黑到中国水墨画的形成,道家的思想是其根源和哲学基础,中国士大夫的宗教——禅宗,对中国水墨画审美情趣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共同影响了水墨绘画的用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对于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更是有其独特之处,从而形成了传统色彩观念。从最初的"五色"观念到"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又到"墨分五色"。传达出中国画对"色"的重视和探索。本文从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画面色彩入手,分析其色彩在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画面色彩的对比关系及色彩的装饰性表现,找到其作品色彩表现的规律,来指导今后自己的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3.
王征 《现代交际》2011,(3):114-115,113
水墨画历来主张"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石涛)①"有笔有墨谓之画。"(恽寿平)②都是不同时代关于"笔""墨"的关切之说。水墨画和包装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水墨画是纯绘画艺术,而包装设计是一种设计艺术。本文通过对笔墨技法特点的分析,指出水墨画和包装设计之间既有互相借鉴的地方,也有不同点。要很好地将水墨画笔墨技法运用在包装设计中,就必须将它放在设计中去具体分析和清楚地认知,才能设计出富有创意和民族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水墨画,是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纸、毛笔、绢为主要工具,把水墨流动的特性和丰富的空间层次充分发挥与表现意境的一种绘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水墨元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应用途径以及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水墨,即“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画。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水墨是设计师们愿意去尝试的一种元素。东方的设计师希望借此来表现东方人们的含蓄内敛,而西方的设计师带着对神秘东方的好奇心愿意去运用这个新鲜的元素。于是水墨、水彩以及晕染效果越来越多的出现在T台上,创造出丰富变化,充满意境,自由挥洒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其实已经有些年了,赵贵德就提出怎样让色彩独立的问题,意思是让色彩不只是助墨发彩,而是在画面上也像墨一样,独立发挥作用,承担任务和责任。暑期我和贵德一起画画,他画牛,我画山,都使用五彩斑斓辉煌富丽的色彩,并且我们又讨论了关于色彩问题的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简称为"山水",它是以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主导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具有的意境表现。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表现也是对山水画家的重要考量。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看此画令人生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相似文献   

8.
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的木板画历史源远流长。但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初,"版画"这一新词汇才引入到我国的艺术领域。也从那时起,中国版画才真正从"复制版画"走上"创作版画"之路。套色木刻版画是我国木刻版画的一个重要成绩,也是当代美术世界里很具特色的画种品类。艺术家以独特的创作过程充分而全面地表现创作意图,套色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就是一场凝炼概括与细致刻画的互动,套色的颜色一般不宜过多,那么就需要对其凝炼、概括,归纳颜色后制版,同时在画面内容上又存在着丰富细腻的刻画。版画色彩的运用是艺术家个人对色彩的主观意识,也是心理体验与感受。用色彩套印的版画,丰富了版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瑰丽多姿的色彩而引人喜爱。  相似文献   

9.
中国瓷器是一项精美的陶瓷艺术,瓷器上的装饰和绘画也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项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瓷器向来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称,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众多的艺术形式,陶瓷装饰艺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现代瓷器绘画艺术中的水墨画以其画面精美、色彩丰富、工艺独特、创意奇特以及观念的创新,为传统的瓷器绘画增添了新的内涵,以独特的工艺和出色的绘画使陶瓷文化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从瓷器水墨画设计的特点着手,深入探讨了水墨设计风格在现代瓷器绘画中的应用价值及范围,并遥望了一下现代瓷器绘画中的水墨设计未来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指画浅叙     
指画,又称指头画、爪痕画或叫指墨,是用手指代笔蘸水墨颜色在纸绢上所作的画,为传统绘画之旁支。  相似文献   

11.
正姜耀南先生是国画界的一名宿将,也是以中国水墨画来表现乡土题材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以农立国",乡土写实绘画是中国本土画中影响巨大的一支,从改革开放初期罗中立的《父亲》开始,植根土地,追寻生活的乡土味,用画笔表现广袤田野上的乡里乡亲,就成为很多艺术家的追求。在这些艺术家中,姜耀南先生的水墨人物作品又有其独特之处。其代表作《村郊牧牛》,放牧的老人家倚石而坐,布满褶皱的皮肤、粗糙的手指、皲裂的嘴唇、发黄破旧的老棉袄……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牛儿温顺地趴在老人家脚下,老人家饱经沧桑的脸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自谦、自律、自省的。老子主张为人要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提倡做人要低调、谦让。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要经常地反思自己。儒家的精髓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置于首位,就是说修身立德是最关键的。这种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滋养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曾经铸就了一个农业文明时代的强大帝国。当今中国,正以一种与世界各国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崛起,这是中国之幸。但是,当今中国也滋生了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国民性。这种国民性就是整个社会充斥着暴发户的心态和暴发户的行径,也就是任性。诚然,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合理的运用色彩,使作品充分展示出其独有的魅力,从而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对中国画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中国人物题材画作在运用色彩方面特点较为鲜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通过探讨中国画人物题材中色彩运用的特点和内容,以期促进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赵成志 《老人世界》2008,(11):40-40
虚实变化。景物与景物之间如果没有虚实变化,莞墨容易打架,层次不清。故山水画创作中常用主体实(墨色浓)客体虚(墨色淡)来表现宾主关系,以便主题更加突出。当然,也有采用主体虚客体实的方法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绘画,其中两宋时期工笔画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花鸟画的发展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后世画家和绘画史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本文从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进行学习与研究。通过分析主要时期主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色彩艺术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不同的色彩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安家》2007,(10):175
在中国水墨画中的东方意境和气质写意在建筑的肌理和空间中,透视在西方绘画中是定义观众和围拢他们的环境之间的关键元素,但同时也带来了空间依靠透视而形成的分离,透视中的空间是唯一的,孤立的.不同的场景山水和时间表在中国的水墨画中却是同时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家居搭配上,我们不仅仅要考虑造型设计,还要重视色彩搭配。每一个色彩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同类色搭配同类色是在一个角度上衍生出不同明度或者不同饱和度的颜色变化,比如黄与深黄、浅黄就是同类色。就像墙体选择浅黄色墙漆,则沙发、茶几的颜色选择黄色为主体,这样看起来会更加舒服统一。  相似文献   

18.
"店家"、"老板娘"、"放贷",如果把这些极具中国传统语言色彩的名字扣在两个金发碧眼的洋妞身上,一定不能想象会是什么效果."我开"就是一个美国人为中国穷人开办的网站. 该网站号召有良知和悲悯心怀的美国人把自己的闲钱捐献出来,专门为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中国贫困人口提供贷款.钱不多,却能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9.
苏醒 《公关世界》2016,(4):112-114
道家思想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许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画家陈天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敦厚平实、不善言谈。哪怕在自己的画展上,他也总是静静偏立一隅,独自研究画作,似乎周围喧嚣的环境与他无关。这其实也是他在当今画坛上长期保持的一种姿势——不追逐表象上所谓的"声"与"色",而是潜心研究画事画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画者不可于规矩之中作茧自缚,亦不可画理未明而纵情任性"。  相似文献   

20.
正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的艺术形式,到两宋时已相当成熟。传统工笔画"尽其精微,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无论人物山水,花鸟,均工于"形"。"形"在工笔画中举足轻重,更关乎"细节",亦即"写实"。工笔画有着纷繁复杂的作画程序,故有"三矾九染"之说。技术层面上的作画技巧难免带进了"匠气",也滞后了传统工笔画的发展,然而工笔画的精巧和色彩的丰富又使东西方绘画产生碰撞与共鸣,并与之抗衡,现代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