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电视屏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电视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栏目是专业化频道的支柱,也是频道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优质的品牌会带给栏目和频道优异的效益.然而对于当下中国电视特别是省级影视剧频道而言,节目雷同、创新乏力、高度同质化已成为制约影视剧频道发展的瓶颈,因此重提节目创新并对节目创新进行系统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广播电视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专业化频率、频道的种类越来越多,在新生专业化频率、频道脱颖而出的同时,一些原本享有盛誉的广播电视专业化频率、频道日渐衰败,有的甚至难以维系。光电总局根据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新形势,为推动广播电视业的繁荣发展及抵御外来媒体的渗透,于2001年12月6日在北京隆重成立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该集团的成立是以提高我国广播影视质量为重点,加快体制创新,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这不仅鼓舞了广播电视人参与国际竞争的士气,也使广播电视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样就严重冲击到了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当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消息及时、传播迅速等等;但是,它的新闻真实性却远远比不上电视媒体。我国电视新闻频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受众,就需要不断的推出具有特色的栏目,以此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电视新闻频道的编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电视新闻频道的专业化编排,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上海的《纪录片编辑室》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打出纪录片旗号的栏目,为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操作探索和经验贡献。十年的坚持、十年的起起落落,它当前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尽快走出纪录片创作的初级阶段,迈向真正的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5.
王薇琳 《现代妇女》2014,(8):309-310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发端以来,已经发展了近56年。从早期的照搬俄罗斯的“形象化政论”,到20世纪80年代本土化意识的觉醒,20世纪90年代记录风格的形成,直到新世纪以来逐渐向国际化靠近的多元化风格变化,中国纪录片随着时代特色的变迁不断向前发展。而作为“社会记录者”的电视纪录片,“人”都应该始终是其表现的主体。尤其是近期再度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国2》更是凸显了人文精神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回顾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的人文精神,阐明人文精神应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承载的重心。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中国纪录片曾经在一个历史时期形成过一点“运动”迹象的话,那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出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因为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以真实性标榜的纪录片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一些叙事结构上的变化。叙事对象的个体化同叙事的情节化,让电视纪录片变得好看,而电视纪录片中大量细节手法的运用则使得电视纪录片变得丰满起来,不可否认悬念在电视纪录片的运用确实使得电视纪录片故事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位少将电视人:刘效礼□马彦平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望长城》、《毛泽东》在中国电视史上被誉为三座里程碑,《邓小平》则创造了电视史上一个新的辉煌……刘效礼,电视界一个熟悉的名字。进入80年代初期,伴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刘效礼的创作进入高产期。...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之于中国,一直以来是一种"不愠不火"的状态,随着近年来优秀纪录片作品的不断涌现,纪录片话题成为媒介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回望历史,探究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再立足当今,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以及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闫博 《现代妇女》2014,(8):311-311
最初认识纪录片,还是听前辈们聊天时提起,那时候大都是“新闻纪录片”,短短10分钟,讲述一个小故事,很有趣。那也许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前身。我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诞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内涵深刻、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强的优秀作品。像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望长城》,还有最近很受观众们喜爱的《舌尖上的中国》等,片子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文化内涵、新颖的巧妙构思和新奇的拍摄手法,让许多专业学者和纪录片爱好者,都赞不绝口。那么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拍出好的纪录片,需要用心去思考。本片论文,以一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制作的纪录片《雪的故事》为例,浅谈新闻工作者创作纪录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20年来,一直都以神秘著称,很难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独立纪录片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论述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环境,旨在为中国独立纪录片呼吁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女性天地》2013,(4):61-61
央视纪录频道曾播出3集英国纪录片《七年》,以7年为一个单位,用影像写下14个英国普通孩子的时间简史。  相似文献   

13.
王荣 《现代妇女》2014,(12):286-287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关食类纪录片却轰动一时,率先在网络上走红。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部纪录片红火的速度,凭借着新媒体的互动与传播,大家口口相传,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美食类纪录片的传播效果。故本篇论文主以美食类纪录片为例,借助新媒体平台,研究在新媒体语境下,美食类纪录片的传承与发展,以期美食类纪录片可以借助这样一个方便灵活的新媒体,使其在传统媒体上有一个新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0,(4)
电视吞掉你的寿命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拿起电视遥控器,从第一个频道一直调到最后一个频道——这是如今很多人业余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电视不仅吞掉了我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8日,大型纪录片《海上丝路》启动工作会议暨四方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广州举行。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新,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助理王新建,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同志分别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签署大型纪录片《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电视市场上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额,其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本文对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类节目形态进行了从历史发展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势的全方位的关注、新角度的思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把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分类,并通过针对不同类别的音乐娱乐电视节目的现状,从大众音乐传播和电视音乐传播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的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关键元素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她5次闯入非洲腹地,成年累月在黑人部落里生活;惊险刺激的经历,令西方探险家为之瞠目;她到东京举办个人摄影展,一下就轰动了整个日本;她拍摄的《房东先生》获得中国电视学会年度最佳电视纪录片大奖和韩国EBS国际纪录片金奖;她被网友誉为"中国最勇敢的旅行作家";她在腾讯的博客没做任何推广,点击率却突破千万……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诉求.然而在过去的教育现实中,教师的存在只是为向学生这一中心进行单向的传递,而完全忽略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重要环节.教育的发展需要迫切要求教育研究者在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逐步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观察》2014,(4):F0002-F0002
6月18日,大型纪录片《海上丝路》启动工作会议暨四方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广州举行。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新,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助理王新建,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同志分别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签署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四方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0.
她5次闯入非洲腹地,成年累月在黑人部落里生活。惊险刺激的经历,令西方探险家为之瞠目;她到东京举办个人摄影展,一下就轰动整个日本;她拍摄的《房东先生》获得中国电视学会年度最佳电视纪录片大奖和韩国EBS国际纪录片金奖;她被网友誉为"中国最勇敢的旅行作家",她在腾讯的博客没作任何推广,点击率却突破千万……她究竟是谁?这位传奇女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