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音乐教育存在基础差、专职音乐教师缺乏、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切实保证农村音乐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素养、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关键。文章从启迪学生欣赏美、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想象美以及发展学生创造美这四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在农村扎实地进行音乐教学,一点一滴改善音乐教育现状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雷涛  来志玉 《现代交际》2013,(11):147-147
音乐是开启人智慧的钥匙,通过音乐艺术的感染,能起到教育、审美、愉悦的功能。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小学音乐律动活动是非常受低年级学生欢迎和喜欢的音乐活动,学生跟着音乐或节奏做有规律的简单模仿动作是律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有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接受音乐教育,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因此,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育这种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当代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文中主要就审美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现高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途径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此篇论文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蒋艳琦 《现代交际》2010,(12):118-118
人和事物的形态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音乐的鉴赏也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关于音乐的表演及音乐的审美等理论知识来加以指导,让音乐表演者将音乐演绎得更完善,让欣赏者能从深层次提高欣赏水平。这样的一门学科就是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而欣赏就是感受它审美特征的最好途径。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欣赏课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通过感受与鉴赏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中,音乐教师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通过各种有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体会到音乐自身散发出的美。  相似文献   

6.
包慧颖 《现代妇女》2014,(5):275-275
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文学形式,音韵、格律和节奏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因此,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如何传达和再现原诗的音乐美就成了译者应该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英诗汉译为例,分析了英诗音乐美的构成,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在英诗汉译过程中再现原诗的音乐美,对诗歌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8.
刘向红  王玉凌 《职业》2007,(36):74-75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传递着情感.……  相似文献   

9.
赵大利 《职业》2014,(21):183-183
目前,技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普遍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作者从学生的音乐基础训练抓起,借助有效教学方法等内容,对如何上好技校的音乐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提高和培养技校学生的欣赏兴趣与能力,为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感知音乐表现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欣赏型德育让广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到了德育的美,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造美、体现英语教学的语言美、营造英语教学的情境美、感悟英语的应用美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是让人们欣赏美、感受美、追求美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教育者不断挖掘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创造过程以及历史的演变等人文资源,注重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实质的美结合,进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美,受到更加浓烈的熏陶。当前,人文精神融入学校的课堂教学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给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契机,提高中华民族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很多的。本文主要从展示个性中的美,内容设计中的美、情感沟通中的美,谈了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列举了教学中的实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现实的情况千差万别,关键是教师以一种欣赏的心态看待教学,善于发现其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得到愉悦。  相似文献   

13.
审美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工作、学习的审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就离不开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其中,音乐教育欣赏就是进行审美心理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体验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以,音乐欣赏与审美心理的培养成为摆在音乐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欣赏音乐也是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与音乐的情感交流,感受音乐情境,提高音乐素养。学生与音乐产生了共鸣的情感,可以提高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感知音乐意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何武 《公关世界》2008,(1):35-37
一次精彩的导游讲解,就如同一桌丰美的文化大宴。游客在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更会收获精神美、意境美、文化美和知识美。所以说,一名出色的导游,应当引导人们探寻美、发现美、欣赏美并获得美,架起游客通向旅游欣赏物的桥梁,达到物我交融的境地。而导游的讲解正是充当了这种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但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却缺少音乐美感、情感魅力,枯燥、乏味、不轻松、不愉悦.一些音乐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精辟分析,却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怎样使音乐教学,特别是职校的欣赏教学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应呢?  相似文献   

17.
视唱练耳是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音乐的必修基础课,它肩负着能否更好地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的重要使命。它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试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在学习乐器及声乐过程中积累表演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晶 《职业时空》2006,2(11):36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很多的.本文主要从展示个性中的美,内容设计中的美、情感沟通中的美,谈了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列举了教学中的实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现实的情况千差万别,关键是教师以一种欣赏的心态看待教学,善于发现其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得到愉悦.  相似文献   

19.
音乐游戏是让学习者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享受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内涵,从而提高音乐学习欣赏能力;寓音乐于游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双海 《职业时空》2010,6(7):107-108
音乐美育能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而歌剧欣赏能很好地起到音乐美育的效果,因此,应让大学生学会欣赏歌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