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但由于过去征地补偿工作不够规范和现在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征收个别社土地补偿经费没有及时到位,导致农民反映征地补偿问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人多地少,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十分有限。因此,征收土地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实质是土地利益的社会再调整再分配,故备受社会关注。而我国原有征地制度难以充分保障和显化农民利益,已很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地制度改革,早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曾提出"改革征收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  相似文献   

3.
实施《物权法》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概念 我国的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对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方式、范围、标准、原则等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与农民财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使农民的财产权益更是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我们急需采取一系列的法律措施,如明确"公共利益"的范畴,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农地征收程序;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和科学的安置方案;完善征地纠纷解决机制等,以规范我国的农地征收行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土地成为关键因素,征地拆迁不可避免,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难度、压力也会加大。同时,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同群体利益分配关系复杂,社会敏感度和关注度高,紧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行征地政策存在的弊端一是现行采取有限制条件的"先转后征"模式,征地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跨度长,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6.
吴迎斌 《现代妇女》2014,(12):39-3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资源,法律对地制度架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土地利用的效率,更是关乎社会的稳定。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更应该重视土地法律制度。本文主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征收目的规定的缺陷、土地征收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不足,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征收补偿是土地被征收后,土地原所有者可获得的、与土地价值相等的国家补偿,需遵循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该制度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然而,现实中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存在诸多问题,失去土地的农民既得不到足额补偿金,也不能与城市居民身份接轨,群众矛盾的增加和社会关系的不稳定均严重阻碍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究其内在原因,是由于我国土地征收的制度不足以满足现行市场经济规律而导致的。基于此,为了使我国土地征收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以及形成良性循环,需要改革和创新土地征收制度,来保障社会民生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镇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镇规划范围的扩大,土地征收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土地征收及补偿行政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土地征收关系到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平衡,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损害各方利益,影响土地征收的顺利进行,从而激发社会冲突。对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在农地流转、土地征收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强化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初步建立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保护了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利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也就是说,征地必须要出于公共利益目的。对征地的公共利益目的的实用范围,有专家认为:“许多地方征地时,《宪法》所赋予的公共利益的权利被滥用;地方政府‘借地生财’,将许多经营性项目搭乘了‘公共利益’这辆便车,大量圈占土地,导致农民利益严重受损,先征地后拍卖现象是行政权利滥用的表现,破坏了社会最基本的财产秩序,严重地侵犯了原土地权利人的权利”。甚至有人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还没有一部统一、完整的土地征收法,而相关行政立法近年来又是反复地修改、制订.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会给民众带来困惑,使民众越发难以理解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甚至给社会造成混乱.中国应分别针对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征收设立统一程序,尽早通过公正合理的程序和正当的补偿,实现土地征收法制的安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较快地提高了给农民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但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和群体上访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快速上升之势." 最近关于征地补偿的问题引起社会热议.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通过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全国几乎所有门户网站均在第二天以"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或将提高10倍"为题,在头条进行了报道.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户的土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选择有效的补偿安置模式是其中主要难题之一。笔者通过分析中国各种补偿安置模式的利弊,从而对越南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非农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征地拆迁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性也越来越突出。成都市现行的征地补偿安置依据为200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成都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即成都市人民政府78号令,此令在成都市2000年的地价、房价基础上制定,时距今日已有7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当代老年》2010,(9):4-4
国土部7月13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房屋拆迁按建筑重置成本补偿,宅基地征收按当地规定的征地标准补偿。同时,征地补偿应做到同地同价。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在物权法草案中争论得沸沸扬扬的土地征收对土地使用权人(土地承包权人)进行补偿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土地征收继续沿用国家对土地所有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补偿,再由土地所有权人对土地使用权人进行补偿安置的方式。国家征地补偿费用要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中间环节才能到农民手中。而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征地补偿安置机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颖  宋志英 《城市》2009,(2):71-74
一、征地补偿安置现状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存在一定缺陷,被征地农民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安置。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医疗和养老等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城中村”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以及近年来土地征用信访案件数量上升等.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2007年,先于全国其他省市,《关于公布实施天津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区片价标准")发布,其补偿原则、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相对以往更加科学合理,在天津市各项建设用地征地补偿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然而,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地价的上涨,区片价标准确定的征地补偿费标准低、补偿依据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显现,亟须调整  相似文献   

19.
完善现行征地制度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针对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制定缩小征地范围的政策措施,强化规划、计划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并尽快完善征地程序等相关法律法规.他同时建议应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中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不符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扩大土地所有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征地争议仲裁机制,由仲裁机构受理征地纠纷.  相似文献   

20.
数字     
10倍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此次修改,主要内容是提高征地补偿数额,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来源:国土资源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