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芳 《职业》2012,(20):140
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优先训练英语听说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很多外语方面的专家在此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本文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增加听力语言材料的刺激量及训练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求更好地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中的一个中心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汉语阻碍英语的负迁移作用方面,而大多忽略了其促进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本文基于普遍语法和语言共性等理论,指出汉语与英语在语音、语汇、语义和句法等方面的共性,试论汉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欣  韩艳 《现代交际》2012,(10):237
语言训练与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应用这一新的方法,有利于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力地奠定了语言教学的基础,功能意念教学法的实施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对英汉语中分句做定语的现象从句法层面进行描述和分析。指出:英汉语中都存在分句做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现象,汉语语法往往将其划分为主谓短语或述宾短语+"的"字结构。但英汉语中修饰语与中心词的位置关系在句法结构上表现不同,英语为中心词前置,汉语为后置。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应用于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中去,进而减少错误,提高语言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和思维上的极大差异,翻译实践与对外交流中屡见不合规范、不知所云的"中式英语"。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就主要探讨语言、思维、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以这一学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并提出一些关于对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晓华 《职业时空》2012,(6):106-107,110
鉴于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主要从语言哲学视角,考察语言游戏说,解析语言学习的实践性特征。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以创建高职英语整体化综合实训基地为例,阐明了依托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实施外语课程综合实践是提升外语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本文通过介绍语言磨蚀研究中的干扰理论及其研究背景,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阐述在中国汉语环境下研究英语学习者外语磨蚀的干扰问题和开展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的必要性,以期为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与改革中从抗磨蚀角度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语言的差异,在外语教学中,老师要加大对语言文化知识背景内容的教学。文中强调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详细探讨了文化因素的具体内容和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现状的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英汉语言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互为影响,有内在的关联性。汉语能力强的学生其英语应用能力也相应较强,学生汉语的运用能力与英语的运用能力成正比,反之则不然。提高学生语言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是适合高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亟待提高。思维方式制约着表达习惯,所以中英思维差异在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由于英语与汉语语言本身的不同,中国大学生在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思想时出现了困难。了解中英思维差异,找出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掌握英语的写作规律,是提高英语写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不同、词汇的内涵意义不同、语音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语用语言失误的产生。中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差别很大,本章从语音的语用失误、词汇的语用失误和语法的语用失误三个方面探讨语用语言失误。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初以来,在现代语言学领域,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性别差异才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作为一种言语标记,说话人的性别应当同其年龄、地位、角色身份这些内容同等对待,因而应当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研究变量。语言性别差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本身性别歧视,说话人的说话方式显示出他们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态度;一类是男女使用语言的差异。本文主要是针对男女使用语言的差异展开谈论的。男女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句法和语用方面。通过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分析,发现它对外语教学有很大帮助。了解男性与女性语言的诸多差异,在外语教学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以英语为本族语的男性与女性的说话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淑琳 《职业》2008,(14):54-5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汉语语言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并且能转化为职业语言能力.职业语言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运用语言完成一定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尹康敏 《现代交际》2011,(7):175-176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在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办学理念上,只看到英语的“工具性”,缺乏完善的培养规格。本文强调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大学外语教师不单在传授外语知识,而且是在对学生进行着广角度、深层次的文化渗透教育。因此,教师自身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导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在制定某单元、某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教育点和语言点之外,还要明确应该而且能够渗透的文化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通识教育,构建校园文化,这些都对学生文化软实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形合意合是两种基本的语言衔接手段,也是汉语和英语在语言上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本文旨在从文化、语言的角度对比分析形合意合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英汉语言结构中的表现形式,并依此探讨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何玉婷 《职业》2011,(18):47-4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被视为公认的难题。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而语言则是其具体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没有无语言的文化,也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英语和汉语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其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更在于英汉文化的根本差异。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减少这些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李欣 《职业时空》2008,4(10):244-244
从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度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文化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外语教学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语法正确,还必须是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便使他们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成功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多义介词现象,语言使用者必须依靠语境来判断某一特定介词在该处的确切语义。但总体来看,汉语中的介词比英语中的介词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其语义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也要相对较弱,这主要是由两种语言中介词的不同来源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实现,而语言材料的复现是在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充分认识复现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掌握有效的复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