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现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大变动、大改革时期。这个时期教育思想迭起,教育流派纷立,以下介绍了部分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想,从介绍中我们会发现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或许能给当前的教育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人格尊严及其生命财产安全。弱国无外交,表现的虽然是国际交往中的不平等,但却是国际关系中长久存在的潜规则,是一个被历史和现实反复佐证的事实。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3.
1975年7月1日中国和泰国的正式建交是中泰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但化解了双方的敌对关系,也结束了1949年以来泰国对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误解,这是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和两国国内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5年中泰建交40年,分析两国建交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以史为鉴,使两国继续保持健康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服装的实用化。1840年以后的中国服饰的变化以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高艳萍 《职业时空》2008,4(11):153-154
人本思想简单来讲就是以人为本。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实践中的入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民间外交的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日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国同西欧国家建立的各种外交关系中,民间外交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民间外交为正常国家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世纪之初,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指导着新世纪的中国外交。  相似文献   

6.
美国外交家魏廉恩,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首任驻广州总领事。1929年生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服务队,1958年进入美国国务院,随即被派驻香港,1979年中美建交后不久,即担任了驻广州首任总领事。魏廉思的事业、生活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曾参与了中美关系的解冻、缓和与发展,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本刊特约记者罗峰曾数次采访魏廉思先生,本文即根据与他的多次谈话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7.
正他生于1840年,这一年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开始。他死于1939年,此时神州大地正受日寇铁蹄蹂躏。临终,他只能说:"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他就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一1852年,镇江到上海的一叶扁舟上,载着一个孤独的少年,他就是年仅12岁的马相伯。他在船上眺望远方,憧憬着未来。到上海后,他投入法  相似文献   

8.
刘维新 《城市》2012,(11):6-10
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间,一直处于西方列强欺压、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国破家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没有自己的工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本谈不上发展与城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这也才有了发展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的环境与条件。因此,研究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就必须先梳理历史,用创新思维来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84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开始启蒙,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现代化的布局是片面的,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启动全面现代化工程。1978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催化剂,社会发展领域各方面的现代化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最终成果体现在人的现代化,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心理的现代化和个人行为的现代化两方面来研究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李哲 《老年人》2013,(10):42-43
2013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瑞士,在与该国联邦主席毛雷尔会谈后对记者表示:双方同意在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扩大人文交流合作,就地区和国际事务密切沟通协作。双方还同意在经济等诸多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建立金融对话机制,相信在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的合作将创造更多奇迹。瑞士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自贸区和金融对话机制的欧洲大陆国家。李克强总理的访问,推动双边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50年1月17日,瑞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9月14日,中瑞正式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先后将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新中国刚刚成立,瑞士顶着美国的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翻开尘封63年的历史,让人清楚地看到当年瑞士联邦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1.
(二)东部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1、经济发展延缓期(1949~197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状况,采取向内地倾斜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模式,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以追求空间平等为目标,采用区域经济平推进模式。直接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投资中所  相似文献   

12.
正35年前的今天,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发生在1979年的这一历史事件堪称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史上最具战略意义的事件。它不仅翻开了中美两国关系新的一页,而且对国际形势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35年来,在中美几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走过了风风雨雨,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1979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仅24.5亿美元;2013年,已突破5000亿美元。双向投资也从建交初期的微乎其微发展到目前超过1000亿美元。今天,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微型处理器和计算机软件业发展迅猛,计算机行业成为带动美国经济的龙头行业,为美国的计算机行业和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资金。20世纪美国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年到1965年,是计算机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65年到1978年,是微型处理器诞生和软件发展的初始阶段;第三阶段是1978年到1993年,是台式计算机和软件共同发展的阶段,也是计算机业界大量积累资金的阶段;第四阶段是1993年以后,是计算机的互联网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土关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土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史,尤其是1971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以后,双边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尽管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并不十分顺利,但总体上取得了较大进步。进入21世纪后,两国都步入崛起阶段,双方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审视相互关系的走势。本文通过回顾中土关系的历史,梳理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展望未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大的改革,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广大事业单位将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国家建立的统一标准和计算方法核定,主要体现公平原则。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崩溃,近代社会变革到来的交替时期。现实主义这一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西方绘画风格,在这场革命中被赋予了远远超出艺术自身的革命意义和社会内涵,成为20世纪影响中国绘画最为深刻的流派。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到解放前(1919-1949);第二阶段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9);第三个阶段则是从80年代到现在(1979-)。在这三个阶段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现实主义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少和 《城市》2014,(5):22-29
正1999年世界人居会议指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在近代(1840年~1949年)受专制主义、帝国主义的制约而畸形发展,建国后(1949年~1978年)又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发展缓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才开始了由市场经济、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进程,并逐渐融入全球化浪潮,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1979年,我国城市化率为18.96%;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达到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2月1 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到访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了克里,外交部长王毅与克里举行了会谈,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此访的两个时间点值得关注:一个是"2014",恰逢中美建交35周年;一个是"2月14日",恰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式提出两周年。今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到访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了克里,外交部长王毅与克里举行了会谈,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推动了中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阶段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对孪生兄弟,同是现代化的同义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处于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同时亦处于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得到较快的增长和发展,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提高到1995年的28.85%,城镇总人口达3.5亿。 从横向看,城市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事实证明,伊斯兰因素对中沙交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经历了从中华民国时期天然联系到新中国早期阻碍延滞的曲折发展后,从1979年始,中沙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点:阿富汗抵抗运动与中沙接近;宗教联系与中沙建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中沙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