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韩霞 《现代交际》2013,(11):71-72
《聊斋志异》堪称中国古典文言文小说巅峰之作,因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高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文坛骚客的点评,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点评对后世影响最大。其中冯镇峦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述与中国古代文学巨作中人物、语言、情节描述相对照,第一次指出了浪漫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真实性是情理的事实,还第一次阐明了文言小说集兼收笔记与传奇的合理性及其审美价值。冯镇峦在点评中将"追忆"现象运用在点评中,故而与其他点评家相比,其点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在研究《水浒传》时,对梁山好汉往往冠以"水浒英雄"的称号.但是,当我们从《水浒》文本出发,不难发现其文本中的"英雄"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英雄"一词的语义并不尽相同.据此,笔者对《水浒》中的"英雄"一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当下,如果学者还对其冠以"英雄"之名,无疑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方文山是中国华语乐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他以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歌词创作的革命,在他的笔下,歌词不再只是单纯地用于娱乐大众,这更是一种文学现象。他将李清照《词论》中的核心观点,融入到当代歌词的写作中,体现了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贡献颇大。本文将从内容的主情致、尚故实,风格的尚文雅、巧铺叙、尚浑成两个方面,来阐述方文山创作过程中对李清照《词论》中核心理论的秉承。  相似文献   

4.
5.
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前人对方位词"东"的起源和成词理据,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看法大概可以分为两派:同意许慎《说文解字》观点的"《说文》派"和反对其观点的"假借派"。笔者更倾向于同意说文派的观点,即"东"字在造字之初即表示方位之意,而不是由其它义项假借而来。  相似文献   

6.
杨煜 《现代交际》2014,(11):62-62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甚小。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本文以《归去来兮辞》为底本,来论述陶渊明的田园情怀在《归去来兮辞》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法式之论,上古有之。《尚书舜典》记载舜之时,即以垂为共工,语及造物之巧设与自然和谐法;宋李仲明作《营造法式》开篇即言明"櫼栌栱柱相支,规矩准绳先治"的根本立场,因之"斫轮之手,巧或失真",故而"考阅旧章,稽参众智",由此开启法式并举的先例。计成为《园冶》,"存式百状",唯独于掇山,不列一式,由此开造园掇山有法无式之端绪。本文即以《园冶》、《识语》诸文本及明末历史语境为依据,探讨营造之法与园林之式,兼涉《园冶》所论之"体、宜、因、借"和"规矩"、"国能"之说。  相似文献   

8.
从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诞生以来,"物哀"被认为是《源氏物语》的主题。读《源氏物语》,不了解这种发自内心的"哀",就不能理解书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更体会不到美。本文试图从"恋情之哀美"和"自然之哀美"两个角度,体味书中"随心而动,物我合一"的哀美。  相似文献   

9.
《神思》主要是论述和探讨作家创作构思时的艺术想象问题。在文章开头,刘勰就给"神思"这一术语下了如下定义:"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神思"一词,最早是由晋宋之际的画家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出这一概念,后来晋人陆机在其名篇《文赋》中对艺术思维和想象的特点也做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题画词在清一代发展至繁盛,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与陈维崧、纳兰性德并称"清词三大家"的朱彝尊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词。通过细读和统计的研究方法,得出《全清词》收录朱彝尊词共六百五十六首,其中收录他的题画词有三十四首之多的结论。力宗南宋格律派的浙西首领朱彝尊,其题画词亦体现出婉约派的清丽与空灵。在朱彝尊的三十多首题画词中,虽有不少赠答酬唱之作,但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其题画词的内容大致为抒发人生慨叹、反映民生、以及应酬之作,它们当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日语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汉语、和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四种词汇。其中,占到总量近半数的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是“在日本产生的汉语词汇,是原本汉语中没有的词汇,这就是日制汉语词,又称和制汉语。本文中,笔者以福泽谕吉代表作《文明论之概略》一书为中心,对该书中出现的日制汉语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文学作品的外译,减少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阻碍,帮助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基于维索尔伦语境顺应论,以白睿文的英译本《活着》为例,结合奈达和邢福义对文化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译者顺应目标语文化,避免翻译中的文化亏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西方系列著作陆续传入中国。《远西奇器图说》是其中一本著作,在《远西奇器图说》中发现"风琴"一词,并对其探源和考释。《汉语外来词词典》把其定位为日源词,不妥。通过词典和文献查找,比较分析,证明"风琴"古已有之,其今义是中国在原有词基础上,赋予其新义来对译西洋乐器,后传入日本。通过这种探源,可以补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的疏漏,对研究汉语史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蔡圣朝: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首届江淮名医。现任全国灸法学会副主任委员,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卫生厅学术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出版有《灸治疗法》《图解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华刺络放血图》《古今医家论灸法》等。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六上午,二、四下午。据考证,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砭而刺之"可减轻身体疼痛;火被发现和使用以后,人们又学会了"热而熨之"来治病。前者发展为针法,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不可说"思想,《逻辑哲学论》为思想的表达划定一条界线"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可说的世界是语言可以说清楚的世界,"不可说"也是维特根斯坦的著述《逻辑哲学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可说"是"伦理"、"宗教"、"美学"、"形而上学"等不表达关于世界事实的东西,不能思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集》,其词多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之作,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的艳情词,其作者多为西蜀文人,却收录了并非西蜀文人皇甫松的词十二首,数量虽不多,但每首都包含真情,有别于《花间》中举目皆是的无病呻吟之作。  相似文献   

17.
自18世纪,俄罗斯上层社会受到西欧中国学热潮的影响,对中华文明"一见倾心",对孔子、老子的学说更是仰慕不已。《论语》共20篇,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负载词"仁""义""礼""信"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些文化负载词也就成了整部《论语》翻译的点睛之笔。选择古今中外翻译家的经典译文,从耳熟能详、集中表达孔子思想的语句入手,对比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伍振戈 《老年人》2004,(12):49-4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飞卿)、韦庄(端己)、李煜(重光)三人的词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秀,从语言的审美艺术角度看,指“篇中之独拔者也”,即篇中形象鲜明、秀美俊丽、光彩照人之处。王国维的  相似文献   

19.
郑纯 《安家》2007,(10):40-41
从"管理"到"服务"不止一词之差 新修改的《物业管理条例》中最亮眼的一处是将"物业管理企业"改为"物业服务企业".北京京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伦认为,从"管理"到"服务",是一种理念上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亚亚 《老人世界》2011,(9):44-45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其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词风哀感顽艳,直抒胸臆,独发灵性。《纳兰词》出版后曾产生“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纳兰容若被推崇为北宋之后的词坛第一人。读《纳兰词》,最使我感到心灵震撼的是:谈到历代文学,除唐诗、宋词外,清代诗词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而纳兰容若,就是所有清代词人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